返回

大明第一狗县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章 若铁路贯通全国!大明将天下无敌啊!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五万石,按照大明朝如今的粮价来计算的话,那就是两万五千两白银! 有了这火车,运输粮食,不需要雇佣大批的劳工,更加不需要大批大批的随行护卫。 这间接性减少了多大的成本呢? 要知道,古代交通不便。 五万石的粮草,走陆路的话,从应天府运输到顺天府,你得带十万石粮食! 因为这一路上,所有的随行人员,包括驮马在内,都需要吃饭! 到了地方了,你还得给人家发薪水! 但如果用火车的话,五万石粮草,从应天府到顺天府,来回最多也就七日。 并且不需要大批大批的苦役以及侍卫。 只需要十几名侍卫便可轻松。 十几名侍卫,来回七日,能吃多少粮食? 就算他们吃一石的。 七日,十个人,一石相当于一百多斤,完全足够了吧? 这得为大明朝节约多少的运输成本啊! 所以,比起这火车的造价来看,它所能够为大明朝带来的价值,简直是无法想象的啊! 想到这,朱元璋越发的激动了起来! 他瞪着眼珠子,盯着朱英雄,道:“朱大人!” “这玩意儿若是能够大批量的投入使用的话……” “就不说利民的问题了,利民是肯定利民的。” “除了利民,朝廷每年征收的赋税,也会多出来一大截啊!” 这个问题,也很简单。、 例如,云南承宣布政使司,到了年初,收上来的赋税,是五万石,这五万石,如果通过陆运转水运在转陆运的话。 来来回回,少则一个月,多则数个月才能够运输到京师。 等到了京师,这五万石的赋税,估计能剩下一半,就要谢天谢地了! 但如果有了火车,五万石的赋税,到了京师,也就少了一石! 这就差距! 大明朝,光是税粮的数量,就足矣提升整整一倍! 更不要说民间了。 某地爆发旱灾。 朝廷要大开粮仓。 用以赈灾。 那么,也只需要三日,便可抵达全国任何一个地方! 将粮食送到灾民的手中! 一想到这,朱元璋都乐得合不拢嘴了! 朱英雄此刻,也是微微一笑。 开口道:“马老说的没错。” “这蒸汽火车,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 “不过,虽说火车的造价不高。” “但铁路的造价却很高。” “一里的铁路,造价就超过了五千两白银。” “十里,就是五万两,一百里,便是五十万两!” “一千里,那就是五百玩两!” “若想让铁路贯通全国!” “至少需要万里铁路!” “那就是五千万两!” 听到这个数字,朱元璋眼前顿时一黑! 怪不得…… 怪不得这朱英雄,需要那么多的钱呢啊! 原来,是因为这铁路的造价,实在是过于昂贵了啊! 五千万两! 这是什么概念? 朝廷一年的税收,算上粮食,也不过一千万两。 也就是说,朝廷要连续五年,不给百官发放俸禄,皇上也不吃不喝的,才能攒够这些钱啊! 想到这,朱元璋满脸迷茫的看着朱英雄。 这的确太过昂贵了啊! 朝廷根本负担不起啊! 朝廷都负担不起,民间难不成有人负担得起? 可下一秒,朱英雄的话,却让朱元璋笑出了声。 朱英雄开口道:“马老啊,您要这么想。” “铁路的修建,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完成的。” “如果想修建一条万里铁路,至少需要个十年八年的时间。” “而在这期间,每贯通一条铁路,朝廷就能够增加一份收入。” “也就是,铁路在修,虽然烧钱,但同时,那些修好了的铁路,也在赚钱啊!” “如此一来,也只是刚开始的时候,朝廷需要大出血一下。” “等铁路网初具规模后,完全就可以用铁路的营收,来修建新的铁路了。” “朝廷正常的税收,完全不需要拿出来补贴铁路。” 听到这,朱元璋这才恍然大悟! 是啊! 这铁路,又不是只烧钱。 它也会赚钱的啊! 你修好一段,就等一段时间,等赚够了钱,在去修另一段,不就好了吗? 朱英雄这时又开口道:“更何况,钱这个东西,并不是你刚印出来的时候,就会贬值的。” “朝廷若是实在是入不敷出了,也可以继续印钱。” “只是,这些新印的钱呢,某种意义上来说,算是国家债券。” “嗯……就是国家债券,朝廷若是没钱了,可以发行债券。” “这些债券呢,就相当于是朝廷给百姓的欠条。” “等朝廷财政稳定下来了,朝廷还可以在花钱收回这些债券。” “总之,如果朝廷需要用钱,有无数种方法。” “完全不需要硬攒那些钱。” “钱这个东西,对于国家来说,只会越攒越少。” “毕竟,市场上流通的钱,就那么多,你把税收上去了,你不花,留着。” “那久而久之,百姓手里,不就没钱了吗?” “就算,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变少了,货币的购买力就增强了。” “但你突然把攒下的钱,又都拿出来搞建设了。” “那么这一瞬间,大量的货币涌入市场,百姓手里的钱,不就不值钱了吗?” 朱元璋闻言,又是一阵恍然大悟! 咱这个大孙子啊,还真是个千古奇才啊! 这想法,户部那群白痴,想一百年也想不通! 可这个朱英雄,三两句话就给说的明明白白! 朱元璋此刻,看向朱英雄的眼神,充满了慈爱! 这才是咱的宝贝孙子啊! 不仅精通国事,对待百姓,也是没得说。 又善于钻研,善于发明! 现在,在经济上,也有如此独到的见解啊! 如此一来的话,朝廷还愁没钱花吗? 当然了,朱英雄的办法,虽然管用。 但也不能滥用。 滥用的话,朝廷总有一天,会欠的比赚的多。 每年光是还利息,都不够。 到那个时候,财政可就真的要崩溃了。 不过,朱元璋相信。 如果大明朝能够如朱英雄所说,进入工业时代的话。 朝廷欠在多的钱,最终,这笔钱也是还得起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