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第一狗县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5章 洪武通宝霸权!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那么,在短时间内,大明朝的生产力,绝对能够上升不止一个档次! 可? 混迹商场多年的沈老,同时,也清楚另外一个问题。 那就是…… 生产力一旦提高。 那么,物价必定会下跌。 毕竟,产能过高的话,百姓负担不起。 最终,那些商品也只有放在仓库里吃灰的份。 可,大明朝的百姓,如何能够消费得起成吨的工业品呢? 对于这个答案。 朱英雄并没有明确说明。 他只是短短的来了一句:“产能过剩,也好过如今这个世道。” 没错,朱英雄宁愿产能过剩。 相比漂亮国的大萧条。 清末的封建帝国,才是真正的毒瘤啊! 漂亮国的大萧条,死了多少人? 清末的饥荒,又死了多少人? 而关于产能过剩的这个问题,朱英雄也早有解决办法。 现在,流通在市场上的洪武通宝,实在是太少太少了。 如果产能过剩,百姓消费不起商品的话。 为了刺激消费,老朱就不得不继续印钱。 继续印钱,那么,更多的洪武通宝就会流入市场。 而产能过剩,也会导致百姓们更快的接受纸币。 如此一来的话,朱英雄手中的纸币,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发挥作用。 为了防止手中的现金跌的一文不值。 朱英雄也早有对策。 反正现在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呢。 到时候,自己一次性,把手上的所有洪武通宝,都给换成相应的产业! 总之,绕来绕去,最终,朱英雄的目的,依然只有一个! ——赚钱! 金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金钱,却是万万不能的! 到时候,朱英雄只需要一句话! 抱歉,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不仅如此。 产能过剩的话,还会加速朱英雄的另一个目的! ——通宝霸权! 如果产能过剩,那么,来自大明朝的高级工业品。 便会出海去寻求新的卖家。 海外的卖家,只能用真金白银来交易。 可大明朝并不流通真金白银。 他们便只能用真金白银,来换大明朝的洪武通宝! 如此一来…… 那些海外小国,就都得大量的兑换洪武通宝了! 用不了多久…… 想到这,朱英雄的嘴角微微一笑。 金钱霸权,才是王道啊! 到时候,朝廷没钱就印钱。 反正有全世界帮着兜底! 朱英雄一想,就乐得不行! 很快,赵大人走了过来。 将手中的蒸汽机的图纸,小心翼翼的交给了沈老。 沈老拿着手中的信封。 满脸的不敢相信! 朱英雄却拱了拱手,道:“沈老放心吧!” “沈老,对在下,有知遇之恩。” “这蒸汽机的设计图纸,也只是小小敬意。” “朱大人!” 沈老这时语气激动的开口道:“朱大人,当初……老夫,没有看错你啊!” “哈哈哈哈!” 一旁的沈晴雨此刻,也十分开心的点了点头,道:“是啊!若不是当初张管家看朱大人一个少年挺可怜的,就给引荐给了爷爷,估计啊,我们沈家,远远走不到今天啊!” …… 几日后。 应天府。 东宫。 朱标看着铜镜之中的自己。 十分难受。 这一头的短发,要是让老朱看到了,非得打断自己的腿啊! 朱标此刻,纠结的不能在纠结了。 这时,太子妃吕氏走了过来。 现在她,一看到朱标的这个发型,就忍不住的想要笑。 不过,倒不是因为朱标的发型不好看。 主要是,这发型…… 和身边的人们比起来,简直格格不入! 不过,幸运的是。 每日上朝,朱标都要着正装。 蟒袍,配上官帽。 平日里,朱标都是带着乌纱帽的。 可现在,乌纱帽他也不敢带了。 毕竟,乌纱帽是透明的啊!能看到里面啊! 朱标干脆带不透明的官帽。 整理好了着装之后,朱标便立即朝着奉天殿走了过去。 进入奉天殿大殿之后。 朝会,也正式开始了。 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上。 面无表情。 不怒自威。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分裂两侧。 片刻之后。 蓝玉忽然上前一步。 拱手道:“皇上,末将有本要奏!” 平日里,这种事情,都是文官们居多。 武将还很少会在朝会上说事儿呢。 朱元璋不由得皱了皱眉。 下一秒。 蓝玉开口道:“启禀皇上,目前,北方已经集结了二十万大军。” “根据可靠情报显示,北元残部,已经集结了十万铁骑!” “这一仗,将会是一场硬仗!” “我军多为步兵,二十万大军,恐怕……不够啊!” 的确,中原王朝每次进攻游牧民族的时候。 都要集结数倍于敌人的部队,才敢于深入漠北。 毕竟,漠北那种地方,一马平川! 骑兵可以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步兵在那种地方,也只能靠人数优势来取胜。 可此刻的朱元璋。 却微微皱眉。 这若是放在平时。 朱元璋要是得知草原上的那群鞑子,能集结出十万人来。 老朱毫不犹豫的就会派四十万大军前去碾压! 毕竟,以老朱对那群鞑子们的了解来看。 十万人,对于那群鞑子们来说,已经是倾国之力了! 如果,这一仗,朱元璋能够派大军前去围剿。 那么,将会一战定乾坤! 这一仗,必将彻底粉碎北元的狼子野心! 可此刻的朱元璋,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这不由得让蓝玉有些诧异。 他微微皱眉。 连忙开口问道:“皇上!末将建议,应当继续集结!” “至少需要四十万大军,方可围剿北元残部!” “这十万人,可是北元的倾国之力!” “若能一举将其击溃,将一战定乾坤!” “从此,漠北,再也不会是我大明朝的威胁!” 朱元璋闻言,缓缓点了点头。 但依旧没有开口。 这时,户部尚书忽然站了出来,拱手道:“皇上,万万不可啊!” “四十万大军,所需要的后勤,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如今,朝廷连年征战!自洪武元年其,每隔几年,便会进行一次北伐。” “民间百姓,早已民不聊生!” “此时,当休养生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