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第一狗县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2章 死法怪异的陶成道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是一名万户,善于钻研火器。” “早在父皇还是吴王的时候,就曾找到过他,陶成道老先生当时,带着一众的弟子,给父皇造出了很多很多火器。” “靠着这些火器,履历奇功!” “最后,父皇在登基后,册封陶成道为万户。” “只不过,他似乎已经去世了,就在前段时间,我在批阅奏折的时候,发现浙江金华县的知县,送过来了一幅折子,上面说明了当地的一名万户,陶成道去世了。” 听到这,朱英雄缓缓点了点头。 唉! 可惜了啊! 他本有机会成为华夏的莱特兄弟的。 不过,也无所谓。 反正,历史上的轨迹也的确如此。 即便是他成不了莱特兄弟。 也会被历史所铭记。 虽然死的有些憋屈。 但至少,他名垂青史了不是吗? 虽然,他的死法,在现代人开来,的确有些可笑。 但他勇敢的尝试,也是给了后人们一些勇气,让后人们没有放弃人类飞天的梦想。 “他怎么死的?” 一旁的朱棣忽然开口问道。 朱棣对火器,很是看中。 他一听说陶成道这么一号人。 善于研究火器? 便立马来了兴致。 想要问一问,这个陶成道到底是怎么死的。 朱标闻言。 表情有些怪异。 道:“这……说出来,也怪匪夷所思的。” “陶成道晚年,每天都钻研着如何飞天。” ‘然后,就在前两个月,他让他的几个弟子,给他在椅子上绑了几个窜天猴,非常大的窜天猴!" “然后,他就坐在椅子上,手上拿着两个大风筝。” “就让弟子们点火。” 朱棣闻言,愣了一下。 “然后呢?” “然后?他可能是老糊涂了吧,光知道窜天猴能飞天,但却忘了,那玩意儿还会爆炸啊!” “那他那些徒儿,就没一个提醒他的?” 朱标摇了摇头,道:“我哪知道,我也只是在奏折上简单的看了看。” “毕竟,人家大小也是个万户,一个万户死了,本就应该上报朝廷的。” “哦……” 朱棣缓缓点了点头。 这死法,还真是怪异。 他真的没想到窜天猴上天之后,还会爆炸? 朱棣耸了耸肩。 干脆不去考虑这个问题了。 这种问题啊,越想越头疼。 有时候,你就是搞不清楚那些所谓的“天才”们的脑回路。 朱棣就是个俗人。 对上天入地这种事情,也丝毫不会放在心上。 不过,历史上,脑回路不简单的人,可大有人在。 甚至明代还有个皇帝,沉迷修仙,无法自拔呢。 在几人的闲聊中。 很快,火车便在竹林县的火车站,缓缓停下了。 竹林县的火车站并不大。 只有两座站台。 一行人下了车之后。 看到火车的后方。 是无数辆货运火车,正在等待着卸货呢。 竹林县居住在火车站附近的工人,基本上都是在火车站工作的。 竹林县,只有两种人。 一种,是火车站的卸货工人。 另一种,便是码头工作的码头工人了。 现在的琉球,别说失业率了。 完全就是用工荒啊! 朱标送过来的那十万人。 朱英雄当场就给其中三万人,发放了竹林县的户籍。 竹林县也摇身一变,成为了竹林府了。 不过,现在朱标送过来的那十万人,还没完全到。 而现在,琉球上各个工厂,也的确是急需工人。 在琉球岛上,女人甚至都要参加工作了。 因为实在是无人可用了。 女人可以做一些精细的手工行业。 但依旧是为工业提供服务的。 一行人走出火车站后,又乘坐了马车。 一路上辗转反侧。 来到了码头。 码头上,如今建立了三座船坞! 三座船坞也是同时开工。 现在,已经有两艘铁甲舰下水了。 不过,两艘铁甲舰,还是远远不够用的。 几人来到码头边。 朱标只看到,一艘只露出了半个身子的铁甲舰,就在眼前的码头边停着呢。 码头边,还有几名穿着怪异的白色制服的士兵,排成一列。 正在训练。 朱标好奇的开口问道:“这群水师士兵,都不身着甲胄的吗?” 的确,甲胄在火器面前,不堪一击。 所以,完全没有装备甲胄的必要。 但那是在现代。 因为,敌人也用着步枪呢,所以甲胄的存在自然显得十分的没有必要了。 但这是明朝。 虽然,你的枪可以轻易破甲。 但敌人的没有枪啊! 所以,现在,甲胄依旧有着很强大的必要性。 但朱英雄的人,之所以没有装备甲胄,原因也很简单。 没有铁啊! 整个琉球的两处铁矿,都要采冒烟了! 也是供不应求。 光是造这三艘铁甲舰,就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更别提给士兵们装备甲胄了。 想到这,朱英雄叹了口气,道:“唉!不是本官不给他们装备甲胄,是实在是缺少铁啊!” “你看,这铁,现在都用在铁甲舰上了,哪还有多余的铁给他们做甲胄?” “还有他们的衣服,那种衣服,叫水手服。” 当然,这里的水手服,并不是小日子的JK制服。 而是正儿八经的水手服。 水手们穿的水手服啊! 朱英雄叹了口气。 铁这个东西,还真是太有必要开采了。 朱标闻言,缓缓点了点头。 虽然他觉得,士兵不穿甲胄的话,在战场上死伤会十分的严重。 但他同时也知道。 眼前的这艘只露出了半个身子的铁甲船,似乎比起给士兵穿戴甲胄来说,更加有必要! 一行人很快,便来到了船只面前。 一名水兵军官,这时对着朱英雄敬礼,道:“总督大人!” 朱英雄连忙摆了摆手,道:“以后叫我宣慰使吧!” 总督现在已经不适用了。 毕竟,琉球现在已经不是殖民地了,而是大明朝的固有领土。 自己这个琉球的最高官员,也不能叫总督了。 得叫宣慰使。 现在,琉球的全称是,琉球宣慰司。 听到这话。 眼前的军官也是立马点了点头,大喊道:“好的!宣慰使大人!” “你们这现在有多少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