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第一狗县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4章 百姓都去读书了,谁来种地?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但之后呢? 土地兼并的问题,在任何一个王朝,都是无法避免的。 朱英雄搞的那出,主动兼并土地,也让老朱思考了许多。 并且也已经开始执行了。 主动兼并土地,自然也是有弊端的。 对于农业文明来说,主动兼并土地,意味着大批大批的百姓,将失去生存的方法。 但现在,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开放义务教育,让乡下的百姓进城务工,推动城市化与工业化。 如此一来,即便是失去了田亩的百姓,也能找到一份糊口的工作。 这个方法,不仅仅是单纯的为了防止以后可能会发生的土地兼并。 更多的,是要填补工业化所带来的用工荒的问题。 就如同西欧工业革命时期一样。 西欧解决工厂用工荒的原因,也是简单粗暴。 将粮食的价格压下来。 种地不赚钱了,农民自然就要出卖自己的土地,然后携家带口的进城务工。 进了城,不仅能赚到钱,也能购买粮食。 粮食价格地了,普通的农民自然是赚不到什么钱。 但对于地主来说呢? 有影响,但不大。 地主依旧能赚的了钱。 薄利多销嘛! 农民不种地了难道就不吃饭了? 他们进了城,也一样要吃饭啊! 没了底层农民,也就没了竞争者。 想到这,朱元璋看着朱标,缓缓点了点头,道:“好!就按照此法去办!” 可话音刚落。 方孝孺却立即站出来,道:“皇上!此举万万不可啊!” “如此一来,百姓都去读书了,那谁去种地啊?” “是啊!皇上!万万不可啊!” “臣附议!” “臣附议!” 霎时间,无数文臣们纷纷站了出来。 可朱元璋此刻,却十分的不耐烦。 现在土地都开始兼并了。 允许自由买卖土地了。 这天下一时间出现那么多没有土地的百姓。 百姓不用种地了,你还不让他们读书? 你们这是要逼死大明朝? 朱元璋闻言,冷哼一声,道:“哼!你们这群迂腐的家伙!” “咱也懒得跟你们讲道理了!” “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明朝,特别是朱元璋时期。 集权发展到了巅峰! 又因为没有了宰相。 所以,基本上就是皇上一家独大了。 皇上说什么,就是什么。 皇上没把握的事情,才找你们大臣们商量。 皇上有把握的事情,你们就别多嘴了。 说再多也没用。 果然。 朱元璋丝毫不顾百官们下跪请求。 自顾自的一甩长袖,直接便消失在了大殿之中。 朱标见状,也连忙跟了过去。 留下百官们,依旧跪在原地。 抬起头,看了看。 武将们与皇上,都走了。 只有这一群文官们还跪在地上。 顿时,这群文官们便尴尬无比。 最后,也只能缓缓起身,各回各家了。 在路上,文官们还商量着对策。 “此法万万不可啊!若是开启了义务教育,那……那……那这天下的百姓,都不去种地了,我大厦还不得倾倒?” “是啊!是啊!这个朱英雄,哼!” “都去琉球了,怎么还能给咱们找这么多的麻烦!” “不行,我必须得跟皇上好好说道说道这件事!” “你去?那我也去!” “我也去!” “成!那咱们几个,回家交代一下,就去皇上那边!” “皇上若是执意如此,咱就跪在皇上寝宫前不走了!” “好!” …… 另一边。 尚书房当中。 朱元璋气鼓鼓的坐在龙椅之上。 一把将手中的折子狠狠的摔在了地上。 朱标见状,连忙走上前去,捡起奏折。 放在了桌台之上。 并拱手道:“父皇,当心气坏了身子。” “哼!” 朱元璋冷哼一声,道:“这群腐儒!” “都什么时候了?还衣服大义凌然的说什么,不能让百姓读书,要让百姓种田。” “你们能读书,他们就不能了?” “你们家家都有钱送你们读私塾,那那些底层的穷苦百姓呢?哼!” “他们不过就是自私!就是担心全天下的百姓都读书,会抢了他们的饭碗!” 朱标闻言,默默点头。 他也知道,父皇说的言之有理。 那群人,的确就是这么想的。 的确就是担心没了饭碗。 可现在,又有什么办法呢? 要么,强制执行,要么,向妥协百官。 无疑就这两种办法。 双方都不愿意商量,也都没有商量的余地。 除此之外,更加引人注意的,还有一点。 那便是,这一次推行的义务教育,其实,也是势在必行的。 毕竟,现在土地自由交易的命令已经发出去了。 不知道会有多少百姓们,会出卖自家的田地,然后进城务工。 短时间内,也的确能够解决用工荒的问题。 但若从长远目光来看。 短时间解决的用工荒,也根本没法满足工业上对于人才的需求。 全国有多少秀才? 满打满算,不足百分之五。 这些秀才,又有多少放不下身段,不肯进入工厂的? 至少百分之五十! 这样算下来,也就只有五成的秀才,愿意进入工厂。 而这五成的秀才中,更是有一大部分,只是暂时进入工厂,赚一些生活费罢了。 一有机会,他们还是会去参加科举。 想解决这个问题。 唯一的办法,便是彻底开放义务教育。 这样的话,全国的百姓都能读书了。 而朝廷取士每次只取三百。 那大多数人,肯定也不指望这个。 如此一来,也便彻底解决了工厂用工荒的问题。 现在的大明朝,日新月异。 无时无刻不在改变。 每一天,都会发生新的改变。 去年,大明朝拥有三十座工厂。 而到了现在,大明朝足足有两千坐工厂! 这些大大小小的工厂,最大的可容纳数千人。 最小的,也能容纳数十人。 其中有重工业,也有轻工业,还有手工业、食品业等等。 有时候,也不得不佩服那群商贾们的想象力。 在发现了蒸汽机与流水线这两种东西之后,各地的富商们纷纷开动脑筋! 搞出了各种各样的新奇商品。 甚至能将肌肉加工成各种各样,能够保存长达一年的罐头食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