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第一狗县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0章 要我说,我爷爷,皇上,就是一傻子!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还真是一身的反骨啊! 一百三十斤的体重,有一百二十九斤的反骨! 连自己家里人都算计! 朱元璋毫不怀疑,这朱英雄,甚至已经从那为倦了朝廷税银的商人手中捞着了不少便宜! 不然的话,以朱英雄的性子,怎么可能会给人家打掩护? 朱元璋顿时眼冒红光! 死死的盯着朱英雄,道:“殿下莫非是知道些什么?” 朱英雄依旧是面带微笑。 却一言不发。 其实,朱英雄也是挺为难的。、 并不是他不想说,而是因为,不能说啊! 现在,唐夫人的计划还没成功。 这个时候让朝廷知道了,那自己恐怕是要血本无归了啊! 想到此,朱英雄耸了耸肩。; 却依旧没有说话。 不过,耸肩的这一行为,就足矣说明问题了。 看到这一幕。 朱标和朱元璋两人,同时站起身来! 不过,爷俩对视了一眼。 又一起坐了回去。 朱元璋这时叹了口气,语重心长的说道:“哎呀!” “殿下,不是老夫多嘴,而是……这笔钱,可动不得啊!” “皇上现在很生气。” “这样,殿下,您告诉我们爷俩,是谁拿的这笔钱,现在人在哪。、” “您放心,少了的,就少了吧。、” “只要能把剩下的钱追回来,皇上会免了您的罪的。” 朱英雄闻言,摇了摇头。 道:“抱歉,马老,不是本王不告诉你们。” “而是,这笔钱,留在那人的手中,用处会更大。” “你!” 朱元璋一听这话,立即拍案而起!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这不很明显了么? 你这是在内涵咱啊! 你咱说咱,不会花钱是吧? 说咱败家是吧?! 哼! 咱的确是不太会花钱、。 但那咱也比那商贾会花钱啊! 难道咱还没有一个商人会花钱不成? 商人花钱,那准是投资,准是赚钱的买卖! 而咱花钱,那是在为老百姓某福祉啊! 你怎么能拿咱跟普通的小老百姓比呢? 哼! 想到这,朱英雄指着朱英雄,怒道:“你!你这说的叫什么话?” “难道,殿下觉得,当今皇上,还没有一个商人会花钱?!” 朱英雄闻言。 却毫不隐晦的点了点头。 耸了耸肩,道:“如果皇上会花钱,那大明朝也不至于穷到缺钱了。” “也不至于到五千万两白银,被一群贪官给挥霍一空了。” “你!” 此言一出! 朱元璋差点被气吐血! 可一旁的朱标此刻,却认真思考了起来。 是啊…… 朱英雄说的,极有道理啊! 朝廷若是会花钱。、 那这天下的百姓,就不会造反了啊! 要知道,单单是洪武朝,有记载的各地造反事件,就不下三十起! 要知道,洪武一共也就三十年。 平均每年造反一次。 而在看洪武皇帝呢? 朱元璋自然称得上是明君。 称得上是爱戴百姓的。 虽然称不上是爱民如子。 呃……毕竟,他对自己的儿子容忍度太高了。 杀几个人都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所谓的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在老朱这儿,完全就是个摆设。 不过,老朱对百姓,也的确算得上是好。 但是呢? 结果呢? 老朱还不是吃了没文化的亏。 纵观历朝历代,哪个朝代能穷到明朝这种地步吧! 你说明朝税少,藏富于民? 那造反又是怎么一回事? 明朝可不是藏富于民啊! 明朝是百姓和皇帝一起过苦日子啊! 百姓跟皇帝,都穷啊! 这就不是税高税底的问题了。 洪武朝建朝之初,三十税一。 这已经是极低的税率了。 可老百姓依旧穷的吃了上顿没下顿。 各地因为吃不上饭闹起义的,每年都能有那么一两回。 这问题,是出在政策上了啊! 出在朱元璋的小农社会上了啊! 而且,还有海禁。 重农抑商就不说什么了。 毕竟,历史上除了元朝,每个朝代都重农抑商。 即便是以经济贸易为主的宋朝,都重农抑商呢。 这倒是没毛病。 可朱元璋干脆把商人的地位,给贬的一文不值! 唐朝也重农抑商。 那李白,这一辈子都想当官,可等人到中年,老爹死了,自己被赶出家门了,才靠着榜上个朝廷重臣的女儿才当上个小小的翰林院学士。 这是为啥? 不就是因为唐朝重农抑商,不许商贾子嗣参加科举? 李白是商人世家,自然当不了官。 等老爹死了,净身出户后才当上个小官。 可即便如此,大唐不依旧富得流油? 所以,问题也不在重农抑商上啊! 但要说具体的问题在哪。 朱英雄一时间也说不上来。 毕竟,明朝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 要真要说起来。 几天几夜都说不清楚。 问题的根本,其实就在于老朱家的养猪政策。 导致藩王们,都是闲散王爷。 有封地不说,还领着朝廷的俸禄。 藩王的儿子,郡王,也要领俸禄。 郡王的儿子,郡王的孙子…… 子子代代都要领朝廷的钱,但却不干活! 就这个政策,明朝怎么可能富的起来啊! 现在,朝廷光是养藩王,每年就得花出去几十万两。 养郡王,也得花上几十万两。 这听起来,跟五千万两比起来,的确不多。 但是,问题是,这些藩王还控制着大面积的藩地啊! 这些藩地的产出,也归藩王所有啊! 还有一点,明朝简直可以用贪官横行来形容! 自打明朝建朝之初,一直到灭亡,这贪官的问题,就是解决不了! 老朱怎么杀,也杀不干净。 贪官如野草一般蛮横生长! 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一个字,穷! 对!就是穷! 明朝的官员,哪怕是一个县官。 他要是想靠着这点俸禄的话,那他这辈子都得靠着租房为生! 没错! 一辈子,连房子都买不起! 那可是一县之长啊! 一辈子,连个房子都买不起。 这不开玩笑呢吗? 朱元璋以为,只要给官员们足够低的工资,朝廷就不会缺钱。 可现实中,是恰恰相反! 正因为没钱,才要贪钱啊! 除此之外,自然还有一点。 那就是,科举上来的人,都是什么人,你自己心里没点数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