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第一狗县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84章 朱英雄的人选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一些原本受到朱英雄打击的贪官污吏开始重新活跃起来,他们暗中联合,试图通过各种手段,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而那些支持朱英雄的大臣们,则因为朱英雄的离开而感到失望。 他们感觉在朝廷中失去了依靠,面对贪官污吏的嚣张气焰,他们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在这种氛围下,朝廷的稳定受到了严重威胁。 那些贪官污吏开始肆无忌惮地剥削百姓,导致民间怨声载道。 而那些支持朱英雄的大臣们,则因为朱英雄的离开,而无法有效地制止这些贪官污吏的恶行。 在这种背景下,朝廷的权威逐渐受到质疑。 许多百姓开始对朝廷失去信心,甚至有人开始秘密策划起义,试图推翻朝廷,建立一个新的政权。 而朱英雄,则在远离朝廷的新大陆,追寻他的梦想。 他虽然心系祖国,但无法直接干预国内的事务。 他只能通过秘密渠道,向一些支持他的大臣提供情报和建议,希望他们能够为朝廷的改革尽一份力。 在这个动荡的时期,朝廷的命运变得扑朔迷离。 无论是贪官污吏,还是支持朱英雄的大臣们,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努力着。 而朱英雄,则在遥远的新大陆,默默地关注着祖国的发展,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回到朝廷,为大明帝国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在朱英雄离开朝廷之后,守旧派的文官集团们背后嘲讽朱英雄的场景,可谓是群情激昂。 他们在茶楼、酒肆、甚至是朝堂之上,以各种隐晦的方式,表达着他们对朱英雄的不屑和嘲讽。 “你们听说了吗?朱英雄已经离开了朝廷。” 一个守旧派的大臣在茶楼里神秘兮兮地说道。 “是啊,我早就说过,朱英雄他只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人。 现在他夹着尾巴逃走了,哈哈。” 另一个大臣嘲讽道。 “他那些激进的政策,根本就不切实际。 现在好了,他终于离开了朝廷,我们可以恢复往日的宁静了。” 一个文官模样的大臣端起茶杯,故作优雅地说道。 他们一边品茶,一边嘲讽着朱英雄。 在他们眼中,朱英雄的离开,意味着朝廷重新回到了他们的掌控之中。 他们可以继续在朝廷中为非作歹,而不用担心受到朱英雄的打压。 “朱英雄离开朝廷,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好事。 我们可以继续推行我们稳健的政策,让朝廷和百姓都过上安乐的生活。” 一个守旧派的大臣得意地说道。 “就是就是,朱英雄在的时候,我们可都得小心翼翼的。 就怕一不小心触犯了他的政策,引来杀身之祸。” 另一个大臣附和道。 他们在背后嘲讽朱英雄,暗自庆幸他的离开。 在他们眼中,朱英雄的离开,让他们重新找回了失去的权力。 他们可以在朝廷中为所欲为,再也没有人能够阻止他们。 然而,他们的嘲讽,并没有持续多久。 因为朱英雄的离开,朝廷的腐败开始逐渐暴露出来。 那些原本被朱英雄打压的贪官污吏,开始重新活跃起来。 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剥削百姓,导致民间怨声载道。 而那些守旧派的文官集团,虽然心中有些担忧,但他们仍然选择继续嘲讽朱英雄。 他们认为,即使朱英雄离开朝廷,他们仍然可以利用他的名声,来维护自己的地位和权力。 …… 在朱英雄离开的当天,朱元璋在处理完政务后,准备回到寝宫休息。在经过朱英雄的办公室时,他突然发现办公桌上有一封密封好的信件。朱元璋好奇心起,便拿起了这封信。 封信的外观并无特殊之处,但朱元璋觉得信封上的字迹有些熟悉,仔细一看,竟然是朱英雄的笔迹。他心中顿时产生了一丝不好的预感,立刻拆开信封,仔细阅读起来。 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陛下,臣朱英雄临行前,深知陛下对内阁首辅的人选问题烦恼不已。 经过深思熟虑,特向陛下推荐一人,此人曾在大明电气公司任职,名叫杨士奇。 杨士奇年纪虽轻,但才华横溢,眼光独到,政治手段高明,演讲能力出众。 臣认为,杨士奇是担任内阁首辅的不二人选。望陛下能够慎重考虑。” 信件的结尾,朱英雄还特意注明:“臣深知此事关系重大,故不敢面奏,恐陛下疑臣别有用心。愿陛下明察秋毫。” 看完这封信,朱元璋心中五味杂陈。 他明白朱英雄的用心良苦,但也担忧杨士奇的年轻是否能胜任内阁首辅的位子。 然而,信中朱英雄的诚挚之情,也让朱元璋对杨士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决定按照朱英雄的建议,先让杨士奇担任直隶省议员,进一步观察他的表现。 此时,朱元璋忽然想起,朱英雄离开之前曾和他提起过这封信,但他并未放在心上。 如今看来,朱英雄在离开之前,已经为朝廷的稳定做好了一切准备。 这让朱元璋对朱英雄的敬佩之情更加深厚。 随后,朱元璋安排人手,将这封信存档,以便日后查验。 同时,他也开始关注杨士奇的表现,期待着这位年轻才俊能为朝廷做出贡献。 然而,这一切只是开始。 在朱英雄离开后的日子里,朱元璋仍然面临着种种挑战,不仅要处理政务,还要应对朝廷内外的大小事务。 但他知道,他不能停下脚步,因为大明需要他,他需要为了百姓的安居乐业,为了朝廷的稳定繁荣,继续奋斗。 而那封朱英雄留下的密函,也成为了朱元璋心中的一个谜。 他不知道朱英雄在信中提到的这个人选,能否真的如朱英雄所说,成为内阁首辅的不二人选。 然而,他相信,只要他按照朱英雄的建议,逐步推进朝廷的改革,必定能够找到合适的人选,为大明带来新的希望。 在朱英雄离开之后,朱元璋深感失去了左膀右臂,对于下一任内阁首辅的人选问题,让他头疼不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