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念长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二人被少年带到一个雅座,重新落座,少年抱拳道:“在下史堂,不知二位尊姓大名。” 赵鼎上抱拳回礼:“赵安。” 徐清一拍头,无语道:“说真名。” 赵鼎上一阵惊讶,少年尴尬癌都犯了,没想到自己想了一晚的名字,竟然被一秒看破…… 他还想打打马虎眼:“姑娘说……说笑了,在下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就叫唐……呸,史堂。” 徐清摇了摇头:“唐少爷,你让我怎么说你,改名就算了,还穿着一身唐家的天水碧,衣服没换也就算了,还拿着你那把象征着唐家继承人的大剑处处招摇,你说,天下除了一把神剑,六把皇剑,和扬州城那把“汉唐”,还有哪把剑敢印龙纹?浑身破绽,我真是……一言难尽。” 唐诗眼看骗不过去,只能笑笑:“没错,本少爷就是是离人楼的常客,醉春风的副掌柜,千夜榜第二十三位,陇西节度使之子,唐老太爷最疼爱的重孙,未来天子的帝师,唐家第一顺位继承人——唐诗!” 赵鼎上和徐清完全被沉默了,要不要这么长。 唐诗还以为二人不信,拍了拍手:“二傻,给掌柜的拿来一份最新的千夜榜。” 一个店小二应道:“好嘞,掌柜的。” “喂,本少爷已经坦诚相待,你们还没告诉我,你们叫什么呢?”唐诗叉腰说道。 “赵安。”赵鼎上依旧回道。 “徐清。”徐清翻了个白眼。 “徐清……徐清,怎么好像在哪里听过。”唐诗沉吟着。 赵鼎上和徐清摇了摇头,饮了口桌上的茶。 “徐清……小凤凰?” 只见这玩世不恭的富家公子顿时严肃起来起身拜道:“拜见圣女!” 徐清摇了摇头:“坐吧。” 唐诗坐下挠了挠头:“让圣女见笑了,主要虚名太盛,这样能省下些麻烦。” 徐清给他递了杯茶:“树大招风,我明白。” 唐诗饮了口茶,心情平复后,看向赵鼎上的眼神大变,眼前之人和圣女关系如此亲近,自己竟然没有听说过。 这时,店小二癫癫的跑来:“掌柜的,你要的千夜榜。” 随后递过一份榜单,唐诗接过尴尬笑笑,随后摆摆手,店小二恭敬退下。 只是一瞥,最高处那两字太过刺眼。 千夜榜首榜首名——天凉山赵安! 赵鼎上差点一口老茶吐出来,这千叶阁消息未免也太灵通了。 嘶…… 唐诗倒吸一口凉气:“这这这……” 赵鼎上连忙安抚道:“都是虚名,愧不敢当。” 徐清掩嘴轻笑,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样子。 唐诗一句也没听进去,他知道,天下榜单何止万册? 为何这千夜榜最具盛名,只因这榜单最一针见血,榜上的位置代表了一个人的上限,无论后天如何努力,都改变不了,十六年前的林花朝,三百年前的苏秦,两千年前的道家祖师,无一不是在那榜上的最高处…… 唐诗笑道:“没想到我第一次游历江湖,就能遇到圣女和赵兄这样的天才,何其有幸?何其有幸!” “哈哈哈,今日我们便一醉方休。” 赵鼎上从没喝过酒,徐清大家闺秀,更是见都没见过,所以只有唐诗喝的开心。 三人交心后,相见恨晚,赵鼎上问道:“唐兄这样的家世,还用得着参加科举?” 唐诗喝的半醉,摆摆手道:“我是我,唐家是唐家,难道只当个二世祖就不无趣吗?韶华易逝,不闯荡一番怎对得起我一身的少年侠气?今日我因唐家荣光,明日我就要唐家以我为傲!” 言罢,提起那把汉唐剑,抓起一壶酒,将那台上胡言的说书人一把赶下,饮酒舞剑好不快活! 引得酒客们一阵喝彩,赵鼎上问道:“唐兄可有宏志?” 唐诗剑尖指天喊道:“致君尧禹上,再使朴风淳!” 赵鼎上哈哈大笑:“哈哈哈,好一个致君尧禹上,再使朴风淳!我赵安陪你!!” “哈哈哈……” ……………… 等三人走出酒楼,已是黄昏,唐诗醉的一塌糊涂,徐清拿着剑,赵安背着人。 赵鼎上问道:“唐兄家里应该很有钱吧。” 徐清摇了摇头,一阵无奈:“何止是有钱,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有一半都是他们家的。” 赵鼎上想起谢无谷那抠搜的样子:“这么夸张?” 徐清耐心解释道:“瀚海十国公,只有一个还活着,也只有一个不在天宁,就是唐家家主唐老太爷,现在的众国公见到他老人家都得行礼,尊一声老太爷,自太祖皇帝时,唐老太爷就鞍前马后,立下汗马功劳,更让人称奇的是,太祖登基时竟然说要与老太爷平分天下。” 赵鼎上点点头,这些他在史书上读过。 徐清继续道:“后来,太宗皇帝赐老太爷瀚海柱石匾额,临终前更是十二托孤大臣之首,直到清宗皇帝成年,他老人家才马放南山,功成身退,三朝元老不说,每朝都是位极人臣,如今虽已退隐,但声威仍在,唐家生意也是顺风顺水,弟子门生遍布天下,唐家第三代都官居要职,正所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家真真正正做到了,人不在庙堂,却影响着庙堂。” 赵鼎上深以为然:“如今老太爷多活一天,唐家就更强一分。” 徐清点点头:“没错,但老太爷是把忠义刻到骨子里的人,即使陛下掌权,老爷子也没多说一句话。” 赵鼎上道:“或许瀚海有易主之威时,这把汉唐剑就该回到唐家家主手中了。” 可能是唐老太爷,也可能是唐诗。 二人说到这,赵鼎上背上的少爷折腾起来:“我就要当那树……就要当,就要当!” 徐清一惊,看向赵鼎上,赵鼎上亦是一愣,微笑着说:“好,我等着看。” 听到他这么说,大少爷才又沉沉睡去。 唐诗自在了,可这对白衣犯了难。 赵鼎上苦笑道:“怎么办,把这少爷放哪儿?” 徐清思索片刻,眼眸一亮:“去离人楼吧,这大少爷不是那儿的常客吗。” 赵鼎上点点头:“也好,我也正想见识见识这十二楼之一的离人楼。” 下山后,从现实寻找书中的影子,便成了他兴趣所在,乐此不疲。 徐清也有些憧憬:“书上说离人楼是天下少有的风月之地,应是美不胜收。” 赵鼎上侧眉道:“清儿,难道你也没去过离人楼?” 徐清摇摇头:“七岁以后,就再也没出过宫了。” 赵鼎上有些心疼,一边走一边说道:“不急,以后我带你把这天下,一步步踏遍……” 徐清嘴角扬起,泪珠却落下来:“好。” 夜,深了,入冬以来少有晴朗的月色,二人的白衣也被同化,散发着柔和的白光,二人逆行朱雀街,穿过乌衣巷,途径洞庭湖,终于缓缓行至离人楼,远远看去异彩纷呈,人声鼎沸。 赵鼎上正说着:“累吗?” 徐清捂了捂微红的耳垂:“有点。” 赵鼎上微微一笑:“等把这少爷安置好,我背你回去。” 徐清摇摇头:“不要。” 赵鼎上侧目:“为什么?” “怕你累了。” 赵鼎上笑道:“背你,怎么都不累。” 徐清腾出手,掐了他一下:“以前怎么没发现,你这么贫。” 赵鼎上一阵吃痛:“我也不知,之前纵使逼我,我也说不出口,可……现在却……却……” 徐清拦住他,一双大眼睛紧盯着他:“怎么,还在我面前羞起来了?” 赵鼎上别开目光,落荒而逃,引得少女银铃阵阵。 他跑,她追,他插翅难飞。 谈笑间,便到了离人楼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