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朱元璋的皇长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章 工坊到手,刘和王福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老爷子,你还别不信,你就瞧着吧。” 朱应话不多说,直接让管家老马领人把漏斗水缸等家伙事全都组装起来。 一切组装完毕,弄潮热的红糖添加到了漏斗中。 随着一阵等待,红糖全部结晶成了固体。 朱应又是下令,把一勺勺的黄泥水从上面淋入。 随着黄泥水的冲刷,浑浊的黄泥水带走了红糖中的色素和杂质。 漏斗中的最上层,很快露出了一层晶莹如雪的洁白糖霜。 “真的可以?”朱元璋下巴都是差一点惊掉了。看書菈 从廉价的红糖,变成昂贵的白糖,竟然只需要这么简单的步骤? 随后,又是把最上层的糖霜翻炒烘干,粒粒晶莹的白糖就是到手了。 “老爷子,你尝尝。” 朱应取了一份白糖给朱元璋。 朱元璋捻起一小撮,放到了口中。 甜腻腻的滋味,瞬间充盈了整个嘴巴,竟然只有纯粹的甜味,并没有平常所见白糖的微微杂味和苦味。 “原来这才是真正的甜!” 朱元璋感慨道。 随后,朱应又是让蓝玉、常升、老马和佩儿都是品尝了一番。 所有人都是对于这白砂糖毫无抵抗力,只觉得比市面上的白糖好了十倍都不止。 “无论是品相,还是味道,甩那些破烂货十条街,小爷,你可是要当大明的财神爷了啊。”管家老马笑道。 对于管家老马的拍马屁,朱应却是毫不感冒。 “老马,赶紧多去招募工匠,就在咱们后院当作坊,赶紧开工!”朱应说道。 对于他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活路啊。 朱应此时的模样,没有一丝一毫的傻气,反而是透着一股子精明强干的模样。 朱元璋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自己的宝贝大孙子,这是真的开窍了啊。 “好大孙,咱问你,你想不想做官?”朱元璋忽然问道。 “做官?老爷子,你是不是糊涂了,咱们不都是要跑路了,还想着做官?”朱应感觉老爷子真可能是有些糊涂了。 “哈哈哈,你难道没有想过,你这么多的本事,要是给朝廷立功,就算牵扯什么大案,皇帝也能赦免你啊。”朱元璋说道。 朱应却是摇摇头,他又不是会傻子,岂能用性命来赌这个可能。 “老爷子,洪武皇帝制造的大案,你还想躲过去?我劝你别做梦了,只要朱允炆当皇太孙,就是蓝玉的丧命之时,咱们不抓紧跑就罢了,还敢伸脖子去当官,我看你真是老糊涂了。”朱应毫不客气的说道。 朱元璋顿时就是一阵气结,“好吧,既然你不肯当官,那咱就不给走门路了,不过你这玻璃工坊上缴这么多税银,替你求一个朝廷褒奖总可以。” 对于这个朱应倒是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老爷子,这个可以,有了朝廷褒奖,咱皇商名头就是打出去了,还能更快速赚银子不是嘛,对了,你的门路能够捞到什么褒奖?” 这种朝廷褒奖,通常是散官,也就是一个荣誉性官衔,除了一身官服外,没有俸禄没有津贴赏赐,唯一的好处就是凭着官服,可以见官不跪,脱出商人低贱的身份。 “现在皇帝正打算在凤阳重修皇陵,缺银子缺的厉害,你这一上贡税银,可就是帮皇帝大忙了,咱替你讨一个正六品忠武校尉的散官,绝对不成问题!”朱元璋拍着胸脯说道。 “凤阳重修皇陵?” 朱应一听这个,顿时想起来一件历史事件。 也正是今年,朱元璋的老家凤阳周边发生了春汛洪灾,淮河决堤水淹数百里,凤阳皇陵又一次被波及。 “对啊,重修皇陵,前年不是发大水给冲毁了不少。”朱元璋说道。 一提这事儿,朱元璋就是一肚子委屈,自从当了皇帝后,老家凤阳经常是三年一灾五年一害,真是邪门了。 “嘿嘿,老爷子,不是我乌鸦嘴,这凤阳皇陵恐怕今年还是修不成。”朱应说道。 此话一出,旁边的蓝玉、常升和管家老马都是吓了一跳,除了佩儿不知道朱元璋的身份,他们可都是门清这里面的忌讳。 朱元璋对于父母感怀万分,牙缝里挤出来的银子要重修皇陵。 你竟然敢诅咒今年又是修不成,真不知道其中的厉害啊。 果然,朱元璋的脸色顿时就是阴沉了下来,但是他没有发怒,反而沉住气问道。 “大孙子,你为何这么说?” “洪武皇帝真要是有银子,还是多囤粮食等着赈灾吧,别浪费银子修什么皇陵了。”朱应说道。 “这是啥意思?”朱元璋心一沉。 “今年雨水充沛,凤阳又要遭灾了。”朱应叹道。 “春雨贵如油,雨水虽然稍多一些,但是充沛是好事啊。”朱元璋眉头一皱,前两天凤阳的官吏还上奏报喜,说是今年必然不会有旱灾了。 “稍稍充沛一些,田地没事,但是河堤有事啊。”朱应说道。 “河堤?” “对啊,淮河大堤肯定要溃口了,凤阳一带又要洪灾了。”朱应说道。 历史上洪武年间的这一次淮河溃口,虽然持续时间不上,但是却让许多百姓受灾,多年积蓄毁于一旦,不仅皇陵被冲毁了,洪武皇帝的这些老乡们甚至因为饿肚子,差一点闹起来民变。 朱元璋一听,顿时勃然作色。 “不可能,淮河大堤年年修缮,花费好几十万两银子,怎么可能溃口!” “老爷子,你别这么大火气好不好,又不是我去挖开河堤的,不信的话,你就等着瞧吧。”朱应说道。 朱元璋听到这里,已经没有心思继续待下去了。 他必须要马上回宫找人搞清楚淮河大堤的情况,真要是尽心维护修缮,这么点雨水怎么可能溃口。 临走的时候,朱元璋还是有些不甘心的问道:“大孙子,你这件事情,是听谁讲的?” 正在指导培训白糖制取的朱应头也不抬,“就是那个白胡子老头,梦里告诉我的。” 这借口虽然拙劣,但是只要有用,朱应就打算一直用了。 “又是张真人,看来应该是他云游到凤阳的时候,发现了什么蛛丝马迹了。”朱元璋心中暗道。 一直到出了大门,朱元璋都是铁着脸不做声,蓝玉和常升跟在后面大气不敢出。 “蓝玉。” 走过拐角,朱元璋停住脚步说道。 “陛下,臣在!”蓝玉赶忙小声说道。 “今天的所见所闻,你俩一个字都不许吐露,听明白了吗?”朱元璋冷冷说道。 “陛下放心,臣一定守口如瓶!” 蓝玉和常升连忙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