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授法仙法难学
至那七月十五过后已过了小半月光阴,此日正午已至,赵家主府后院竹子林的僻院内,一主一仆正位于园中凉亭处,主者乃赵家的遗孤赵彩儿,而身旁侍奉的则是那日夜里,让冯彪如痴如醉的俏丫鬟银翠。
至那日后赵彩儿便大病一场,她体内的那个残魂更一直处于沉睡姿态,然而人活与世,终究得向前走,毕竟日子依然一天一天的过,不管有多难活得一天便需过一天。
如今的赵彩儿,有十三四岁的年纪,长的的确是邻家碧玉,虽说经了这些年“三阴索魂”的荼毒,与同龄人相比缺了分灵动,也清瘦了些,但却依然是一个秀色可餐的美人胚。
说来这六年除了“三阴索魂”这糟心的事外,徐家府邸内也不怎么安生,原因也很简单,赵彩儿是个外来户并不姓徐,在府中却享受着徐家子女的地位,但尴尬的是至于被徐坤带回府邸后,便自顾自闭了生死关,都过去六年了,这位救命的叔伯,徐家的主人依然没给这主仆二人一个正个八经的名分。
也正因如此,便有了些树欲静而风不止了,逼近徐坤可不是一般人,放眼大齐朝廷这万里河山中难得的封疆大吏,更不说这中州府城的重要与繁华,别看徐秀两家无多少人口,但盯着徐坤一家的有心无意者实在不计其数。
当年徐坤前往平城县乃星夜启程,随行者寥寥,然而毕竟调动的都是府中一等一的好手,即便这一来一回的看似无什动静,却还是瞒不过家府里那些有心人的眼线,特别是家主这次还捎回来了两个十分扎眼女娃儿。
此时在当时这可是徐将军府内一件了不得的秘辛,特别后有秀家人察觉,被带回来的赵彩儿的眉目间,竟隐隐像极了当年的秀玉磬,更生出数不清的猜疑,若非国夫子用了雷霆手段,后又徐坤又下了禁地令,不然恐怕这僻院,又是另一副光景了。
然而猜疑者的心思始终耐不过岁月变迁,徐坤虽然带回来了两个女娃儿,但此后便再不闻不问,甚至自顾自地闭了六年的生死关,加之早年一些安排,徐家府内老一辈的下人人去人来,六年前的那事儿现已经无多少人关注及提及,甚至很多下人竟不清楚林子里为何是禁地,而那个僻院儿也逐渐被传成了是徐家家主堆放家财的禁地,故而常人都会敬而远之,免得落下一个窥视家财的嫌疑。
有此传言,赵彩儿的僻院内,自然无什么人出入往来,但正因为无什人来打扰,却成了某人常驻的清闲福地。
此人便是那脾气古怪的国夫子了,说起来这人在徐家名头甚是大,乃秀虎“文武双煞”之一又称做双绝,手段确实了得脾气却臭,在徐家内外亦或是府城诸事,都是徐坤之下一言堂,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堪称得上小家主。
国夫子没事出入一是为了给赵彩儿看病,二便是这里清净无人打扰,是一个解书虫的瘾子的好地方,更重要的是他发现赵彩儿亦读书、爱书、识书,他托付给藏匿的珍本杂本不但从未有差错,甚至他取用阅读时,赵彩儿会把相对及佐证相关的其他杂本一并奉上,这一块是其他弟子却都做不到的,或许是胃口对了,这日子一久了,国夫子便顺势当上了赵彩儿的教书师傅甚至视作真传。
起初国夫子也不过只是瞅着顺眼闲着无聊随意教授,逼近在中州地界,慕名前来求学没个一千都好几百,只不过能跟上他的却是凤毛龙角,别的先生授学那是都是学子再其身边学了几年又学了几成,但国夫子可不一样,毕竟这夫子学识通杂。
可偏偏授课起来却随性至极,一堂课下来上一句还在说五代十国,下一句就成了针线女红,跟着他学本事的别说用功与否,只要在课堂上晃个眼愣个神,就不知道他说道哪里去了,更别提这位怪夫子说书往往是深浅不一又杂烩其中,因此一年下来被赶出十个八个可是常有之事,别人都说跟国夫子学艺不是说学了几成又几分,而是你能在其身旁呆得了几日又几个时辰。
然这六年来,还能紧紧跟着不放的也只有被困在僻院之内的赵彩儿一人了,如今这丫头已跟国夫子学了近六年光阴,虽不敢自夸满腹经纶,但不管还是琴棋书画、奇门八卦、宏图治国、旁门杂学,竟是染的一门不落,就连国夫子最引以为傲的岐黄医术也被彩儿得了七八分,别人看好的说这丫头聪慧,看坏的还以为这丫头给国夫子灌了什么迷汤干了什么龌蹉,但所有人不知的是赵彩儿为了能跟上学业,每日夜里挑灯不眠不休的学的究竟有多卖力。
至于赵彩儿为何这般努力自是不必多说,被三阴索命至今的她也并非单纯依靠身体内那些残魂续命,只不过人有穷力之时,这一次就连赵彩儿这样的也开始犯难得很。
此时候已近午,赵丫头却独坐于凉亭之中却无心膳食,如今她正挂着一脸的沮丧,苦巴巴地盯着面前书案之上的那几个正在卖力收拾的纸符小人,一股子不忿又不甘。
这大约是半年之前,都知道国夫子教授十分跳跃,也不知是蓄谋已久亦或是真那么随性而为,总之这老头儿在某次授课时,忽然非授赵彩儿仙人之术,这可真一下子,都不知应说把丫头乐坏了亦或是难坏了,要知道仙缘缥缈,可遇却不可求,别的道士开坛讲法,听讲的弟子至少给在门内查察半年以上,甚至听经前还需焚香、斋戒、沐浴等等,就未曾听说过还可以这般儿戏的。
然而另赵彩儿甚想不到的事,怪夫子说教便真的授下了,只是这仙人之法却比不得,琴棋书画、奇门八卦、宏图治国、旁门杂学、岐黄医术,后者哪怕再怎么旁杂,总归是桩桩件件有典可查,所谓勤能补拙,不会的夜里用功补足便是,但仙人之术自古以来讲究的都是仙资天缘,直白讲便是生来有命无法强求,更不是挑灯夜读便可解决的。
别看国夫子传下的那卷儿仙书,寥寥数十页,通篇不过两三千字儿,但写的那叫一个隐晦深涩,别说通篇读完即便你倒背如流亦始终逃不过一个悟字,就如国夫子所言一般,该明了时自然明了。
每每想到此处赵彩儿便是柳眉紧邹,因为她心中莫名有一种感觉,所想在后续平安度过第七年,这门仙人之术怕是极为关键,但是,哎~想到此赵彩儿却微微叹息,她再望了望书案另一侧的那堆同样是用纸符叠,却横七竖八的歪瓜裂枣的小纸人,欲哭无泪,因为那些才是彩儿的手艺。
若再学无所成恐怕早晚会因这,被自家师傅给踢出墙门再也不管,想着想着赵彩儿的脸色更是难看了些,那堆歪瓜裂枣别说是帮忙了,便是动弹亦不慎利索,也难怪今晨夫子督查作业竟头也不回直接甩袖子而去。
这般遭遇来还是自己学艺以来的头一回……无奈之下赵丫头只的继续自己的老办法,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她又一次掏出了国夫子传下来的仙人之法,期望能在内找到一丝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