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力应用和发动机、通讯等技术的进步,让维克多手下研究团队有了窥探宇宙飞船的资格。
当然不是谁都有进入宇宙飞船的资格,只有那些对维克多极为忠诚,对科学极度热爱,能耐得住寂寞的人才有研究飞船的机会。
被选中的几名研究员在看到远超地球科技的外星飞船后都有种土包子进城的感觉。
看看这摸摸那,恨不得抱住某些设备狠狠亲上几口。
他们知道维克多资金雄厚,眼光独到,为他们提供了绝佳的研究环境和资源。
万万没有料到维克多还为他们准备了外星科技让他们研究。
他们这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幸运,有生之年能够见到地球几十甚至几百上千年后科技面貌,并参与其中研究,将之为地球带来变化。
之后的二三十年内很多有关材料、电子、通讯等发明创造的历史被改写,冠以克利德集团某某研发之名。
很多研究成果甚至连克利德集团自己的研究员都不知道出处。
他们也只是隐隐猜到出自多年前神秘消失的那批高级研究员。
克利德的竞争对手们也曾花费极大力气甚至派出商业间谍刺探关于那些研究员的情报,却最终一无所获。
唯一得到的消息就是克利德集团有一处秘密研究基地,专门针对高尖端科技研发。
至于那所研究基地在哪,他们根本无从查起,因为去往南极飞船的人员很多都是被阿萨佐瞬移带走。
当然,克利德集团暴露在外的研发成果只是表面成就。
目的只是在推动地球科技进步同时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利润,真正划时代的超前科技都掌握在自己手里。
在此期间,詹姆斯和维克多又回了几次加拿大,豪利特庄园的老管家布莱尔和詹姆斯的母亲伊丽莎白都相继病逝,让詹姆斯又伤心了一段时间。
詹姆斯的爷爷过世的早,在他心中布莱尔就像是他爷爷一般的存在。
自从维克多他们离开庄园后布莱尔一直在尽心尽责管理豪利特庄园。
让詹姆斯没有后顾之忧,为克利德集团培养输出可信任的人才。
在他精力不济之时又让他儿子子承父业继续担任管家之职,直到他去世。
为了报答布莱尔一家两代人的付出,詹姆斯没有让布莱尔家的第三代继续留在庄园。
而是接到美国上最好的学校,让他们将来有机会进入集团真正的高层。
对于母亲的去世詹姆斯伤心同时又有些解脱,好像束缚在自己身上的无形枷锁也随之掉落。
他从来没有想过放弃豪利特这个姓氏,那是他对父亲施密特·豪利特的情感所系。
而直到母亲去世后他才感觉自己真正继承了豪利特这个姓氏。
在两个庄园的居民听到有关维克多兄弟俩在美国加州的非凡事迹后都隐隐猜到两人的真实关系。
可没有人敢真正说破,再加上詹姆斯一直以豪利特自居,也算为伊丽莎白留下了最后一块遮羞布。
从庄园进入克利德集团的新生代往往都以克利德家族或豪利特家族的人自居。
但也只有庄园之人和第一批追随维克多去往加拿大的人才敢这么称呼自己,其他哪怕是后来升任的集团高层也只能以克利德集团的人自称。
在集团内部不管是克利德家族还是豪利特家族,两者都没有实质性区别。
因为在内部两家几乎成了一家人,维克多与詹姆斯的关系也早已成了一件不公开的秘密。
他们俩也是集团唯二的两个股东,区别只是集团管理绝大部分由维克多负责,詹姆斯几乎不管事,主要负责安保公司等关乎集团安全的部分。
詹姆斯在罗丝休眠之后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自虐式训练上。
疯狂训练的结果就是他的骨爪又隐隐有了突破的迹象,天赋可见一斑。
不过在一段时间疯狂训练之后他就有点松懈,显得动力不足。
在维克多无意间透漏将来世界会迎来更大危机后他才重新鼓起劲。
维克多在空闲之余也在思考发生在自己身上,属性加到一定程度衍生新能力的原因。
这种变化有些类似二次觉醒或再次觉醒,量变产生了质变。
就是不知道这种变化是融于X基因的变化还是另一种全新的进化方式。
现在也没有自我研究的条件,只有留待以后解除这个疑惑。
虽然有了金刚之体,他并没有过于放松对再生能力的加点,毕竟金刚之体是提高抗击打能力,而再生却关乎小命。
在与黑豹对战后他感觉自己在力量方面还是有些不足,有时虎爪不能破防的情况下,力量就显得极为重要。
在体质达到1000后他就将能量点着重加在体质以外的属性和能力上。
第二次工业革命让世界格局和人们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德美赶超英法,日、俄趁势崛起,其他国家也在尽量谋取工业革命红利。
世界全面进入内燃机和电气时代,铁轨遍布世界,汽车满地跑,人类甚至实现了飞天的梦想。
变革之后各大资本主义强国就变得不安分起来,开始为瓜分世界做准备。
大战终于在1914年爆发,以德国和奥匈帝国为首的同盟国与协约国英、法、日、俄……展开了历时四年多的大战,美国于1917年参战。
战争最终结果德国战败赔款,奥匈帝国解体,英法被打残……美国渔翁得利成了最大的赢家。
维克多自然也发了一大笔战争财,经过几十年发展,克利德集团已经是横跨美国军工、能源、汽车、制造等多个行业的巨无霸集团,只要是能赚大钱的地方几乎都有它的影子。
一战过后,美国进入战后繁荣时期,国内民众情绪高涨,干劲十足。
美国在大发战争财同时国际地位也得到了极大提升。
第一次有了和老大英国平起平坐的资格,甚至在很多方面已经赶超了英国,世界中心也开始渐渐向美国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