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9章 259专项国债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对于未曾离京的商人,得到消息后很快就来求见。 王布犁停下虚构自己的工作笔记工作,把秘书蒋环叫进来,再请席策、陈世洲二人进堂叙话。 行礼之后,先是陈世洲极为激动,因为就是他先提的有关京杭大运河的困难,未曾想这么短时间,王布犁就宣布了动工的消息。 当时他还没有放在心上,毕竟见惯了官员的执行力。 嘴上说的好好的立即办,能三个月把事情给你办妥了,你就谢天谢地遇到一个好官了。 到了王布犁这里,也就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席策早就在来之前就想好了。 他们大多数人都烧不起碳,因此冬天要储存足够多的木柴才行。 陈世洲眉头微挑,他还没有听过这个词呢。 独占这个好处。 不就是让他儿子女婿出面哄一哄那些富商吗? “驸马爷,这个专项国债能抵税,乃是陛下给我们商人的脸面。 王布犁又给他们画了个饼。 偏偏是在签完字之后,驸马才说出这个消息,陈世洲又讪笑的道: 待到周亚夫打了胜仗之后,汉景帝也是一诺千金。 席策于是又走到县衙门口,照例给门子塞了一张纸钞: “小哥,方才我见驸马爷里的火炉很是暖和,这是从哪里买的?” “那我能不能买一万股?” 什么寅吃卯粮? 尽是想要忽悠朕。 这种事,也不是要所有人都参与进来的。 凭什么啊? 想他们一介商人,如何能有这机会面见太子啊? 这便宜必须得占一占。 王布犁也是很满意,毕竟能空口白牙就卖出去三万股,那也是不错的开端。 今后朝廷再发行这种专项国债,那就方便多了。” “驸马爷,这一股专项国债多少钱?” 对于金融手段的厉害之处,朱元璋还是第一次遇到,并且一直都在惊叹王布犁的操作。 对于这件事,胡惟庸几乎是不理解。 关键是一下子就占了十分之一,好大的胃口。 待到人走了,他又仔细扒拉一下大厅里的炉子,聊胜于无吧。 蒋环也觉得这炉子可真叫好,大冬天在屋子里也暖和的。 恐怕是白忙活一场。 无论是人品还是机遇而言,他都是极佳的。 “朝廷拨款,同时也是找你们这些商人来购买一些修缮运河的专项国债。” 可能商战就是这么的没看头吧,哪有那么多的惊心动魄与阴谋诡计啊。 朱元璋说完之后,就捏着手里一沓专项国债的证明。 咱可以继续发打云南的专项国债,这样朝廷也用不着花钱,就能把事情给办喽。 他知道王布犁前期说朝廷没有钱,可又开出如此价码高的工钱来,搞得整个应天府都轰动。 陈世洲有些迟疑,朝廷同商人借钱,那是借钱吗? 这种事不是没有,债台高筑就是周赧王欠债很多,无法偿还,被债主逼得躲在一座高台上。 这简直是天赐良机。 到时候咱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兴许就不是我来发了。” 陈世洲下意识的瞥了他一眼,这小子仗着年轻嘴可真快。 陈世洲开始后悔自己方才怎么小家子气了,就买了两万股。 当然了这件事并没有让朱元璋出马,他叫朱标干这件事,毕竟万一将来要是不合他心意,皇帝也用不着自己打自己的脸。 否则就一直吃喝用凉水吧,人迟早得冻僵喽。 刘濞还很重视境内的福利,百姓日子过得好,而且还享受额外的照顾。 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啊?” 这个国债,比咱印的大明宝钞还能敛财啊! 将近二十三万两,足可以支撑王布犁干的这个一期运河工程,随便花钱都用不完。 驸马爷能不能行行好之类的话。 倒是让不少人赔了钱。 “不错,这个专项国债正好试验一二,看看今后还有什么错漏之处,全都补上。” 一旦地方上的百姓被中央朝廷征去服兵役,吴国地方还会为这些人支付雇佣费。 你娘的。 胡惟庸也见识到了那个疯狂的场面。 那些商人几乎是求着王布犁,让自己有机会能够给他送钱的! 来晚的人捶胸顿足的大吼,我来晚了。 如此的行径,完全就是一个朝廷圈钱的法子,还不是汉景帝那种要给他们十倍利息。 “布犁啊!” 朱元璋更愿意相信王布犁的计策,是一诺千金起到的效果。 今天总算是得了机会,如何能表现的小家子气的? 必须一出手就得把王布犁给镇住,并且不给其余人反应的机会,必须拔得头筹。 纷纷想要抢购。 虽然现在我们手里的钱多了,可完全是寅吃卯粮的手段。” “行。” 辖区内的豫章郡,有巨大的铜山,可以用来铸造钱币。 当然主要也是王布犁先往上面放的,大家学习之后,也会放点杂七杂八的玩意。 可是这种事驸马爷方才都说了,他还不放在心上,想要搞事情。 朝廷还给配备小箱子,省的被虫子磕坏喽。 陈世洲伸出手指也补了一句。 席策倒是没有纠结。 王布犁打量了一下眼前的老头子,客气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除非别人都不愿意吃这口肉还有剩下的,要不然你就别惦记了,也不要妄想当什么吕不韦,否则什么都得搭进去。” 目前家族只需要稳妥发展就好,待到下一任继承人稳稳的即可。 二人的诉求是不一样的。 席策连连点头:“倒是不贵,驸马爷,最低需要买多少?有没有限制要买多少啊?” 只不过是用一贯五百文购买一贯钱的抵税券。 朱元璋觉得不能全都返给他们,能够让他们少交税,就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 现如今县衙里的衙役们都围着炉子转悠,除了烧水喝大碗茶之外,更多的便是学会了烤板栗。 箱子上面也都写着名字。 席策出了门之后,才把心中的疑问给问出来: “陈老,方才驸马爷房间里的铁炉分外奇怪,我从来都没有见过。” “驸马爷,朝廷真的愿意修缮运河吗?” 朝廷给的俸禄根本不够,除了搜刮民脂民膏,还能剩下什么手段? 陈世洲对于王布犁所言的专项国债还在思考当中,倒是席策直接开始问价了。 尤其是要求夜里睡觉的时候,炉子上必须不能放水壶。 尤其是还要实行起来,让他们真切的吃到这个国债的好处之后,证明国家是有信用的。 对比一下子就出来了,席策很是满意。 尤其是吴王刘濞统治下的吴国,就是一個巨无霸大财主。 “到时候朝廷会收购粮食、木材、石头、肉类等等,伱们若是能搜集一二,就先好好准备一二,优选选择同你们合作。” 到时候还得给其余商人留下点汤喝。 你给我就接着,你不给我,也不敢找你麻烦。 他家在江南虽然算不得什么富商。 “嗯。” 种种情况,都表明优势在吴王。 王布犁站在一旁瞧着这些商人涕泗横流,一副激动不已的模样。 还是你小子会圈钱。 那保准是王布犁。 反正火力很猛,即使典史衙署四面都有风,可坐在旁边也是极为温暖的。 如此就能让他们心平气和的把钱都奉献出来,也用不着大发雷霆。 “驸马爷,我还能增购吗?” “价钱算不得高,一股一贯五百文。” 当然了,老朱才不会让王布犁把钱用之如泥沙呢。 陈世洲连连摇头,他根本就不敢往这方面上想。 甚至还有人大胆的说驸马爷要辞官了,如此才搞得江宁县县衙众人见到王布犁来了的消息后,那么大的反应。 王布犁简单的给他解释了一下,买国债的话,就相当于朝廷给你借钱,到时候可以抵扣朝廷收税。 唐朝便有京债了,但是随着老朱开国,大明前期京债的事情一下子就消失了,到了大明中后期,京债才越发的猖獗起来。 挨不住恳求,最终王布犁还是超发了五万股。 尤其是朱元璋觉得大明主要是靠田赋的,商税完全是锦上添花不足为虑。 每一张是五百股,上面都印着当朝太子朱标和丞相胡惟庸的章,还有编号留存,给谁的都能记录。 实在是没有料到驸马爷他是真的能抗事,硬生生的把大家都给磨的没脾气了。 王布犁只是叫他们登记好。 “最低就买五百股,这就相当于惠民政策。 “驸马爷,那我也买两万股。” “如今天气越发的寒冷,这钱也不着急先送到我这里来,待到我请陛下在纸上盖上太子以及丞相的印玺之后,才会把专项国债凭证发给你们。 许多人都给朱标跪下来迎接这份殊荣。 更不用说还是当朝太子按照名单之后,挨个递给他们的盒子。 有钱有盐,而且还不用交税。 我如何能不接着,若不是家中需要余财周转生意,我才不想只买一万股的。” 就让这帮人疯狂起来了。 “可是这钱从哪里来?” 一人在为朝廷服兵役,全家生活不用担心。 王布犁摊手道:“一旦发放太多的国债,兴许过几年朝廷就无法收上税来,那可就运转不开了,这国债虽好,但不能频发。 “专项国债?” 唯有无盐氏认为朝廷军必胜,慷慨的把钱借出去了。 炉子盖上时不时的蹦几个。 就是这三万两,王布犁也觉得能够把一期的工程给干的差不多了。 这商税提高的可是真叫棒啊! 而且强行把屋内的外墙撬开了两块砖。 一般而言,这种炉子对于百姓家里也是极为需要的。 二人便顺从的退了出去。 王布犁还没有透露商税要改的事情,只是叫蒋环把记录的东西拿过来瞧了瞧,就差人把消息送到皇宫去。 “自然。” 能蹭着这种人的气运,简直是上天送给自己的助力。 显然天子也不需要把恩赏,只赐给一个人。 席策并不是盲目自信,而是在京师搜集了很多的消息。 席策早就想着怎么搭上王布犁这条线了,奈何一直都没有机会。 王布犁示意蒋环把意向书给他们拿出来签喽。 门子脸上带着笑:“这是我们典史老爷下令买的,具体的不清楚。” 朱元璋合上奏章,嘴角咧开:“既然那些商人情绪如此高昂,为什么不答应他们的要求,继续增发这国债啊?” 都给他跪下了! 大明越发的承平,他们这些商人也希望自己在政治上的待遇能够好一些。 夜里就横着堵上一块,确认口子必须留着。 王布犁其实已经强调了很多次了,避免中毒。 朱元璋瞧着王布犁写的奏章,又仔细的核算了一下。 就算是要钱,自己也要主动送上。 这可是能拿出去吹嘘一辈子的事情,更为重要的是将来等他死了,都能刻在墓志铭上。 那这个皇帝当的岂不是颜面尽失? 还有汉景帝为了平息诸侯叛乱,向富商借贷,提出要用十倍利息偿还,但是大多数富商都认为中央朝廷军不一定能打得过气势汹汹的七国。 寻常人哪有这种机遇呢? 一旦成了,他席策将来成为席家话事人也未尝不可。 同时也都卖给想要试一试的永安村村民,并且叫那些工匠好好教导他们。 得到天子的召见,将来自是要在族谱里大书特书一番。 这种炉子若是用在房子太好的,容易让人中毒而亡,必须得屋子有点漏风才是最为稳妥的。 这一年来,整个京师要论谁最出名? 目前这种物资他根本就不怕这些商人囤积居奇,反正你卖的贵,到时候交的税收就高。 “陛下,我们一期工程筹集十万股就已经完全够用了。 永安村那里的产量也上来了,他利用公款购买了一些,拿来县衙试验。 席策等商人还是第一次进皇宫。 还得被吴王秋后算账,大富商们坚决不借。 十万股,那就是十五万两银子,五千人一个月光是工钱才支出一万两,基本就达到了王布犁所言的基本用不着朝廷花钱。 王布犁也没有往高了报。 “多谢驸马爷提点。” 即使是年老的陈世洲都没有见过这种世面。 而且崇祯也是知道这种事的,一到地方上就要解决自身债务问题。 最大的优势就是,吴王家里有矿。 不过是席家旁支,可他也想要搭上王布犁的东风,准备大干一场。 说给十倍利息就给,无盐氏一下子就成为关中巨富了。 辖区的东边,有无边的大海,可以煮盐。 其实天子也没有准备发卖多少,一期运河工程只发卖十万股,后面的工程会越来越少的。” 不得不说他们这些老头子,哭戏可真是能演,说来就来。 他们能进入皇宫获得这个专项债券的机会,对于商人而言就已经是极大的进步了。 即使如今天气严寒,可众人的心头是极为火热的。 陈世洲一直都沉浸在会得到天子召见的喜悦当中,相比于席策他早就失去了进取心。 甚至一些赌场都在私下开庄,驸马爷能够躲多久,才出来上值。 “驸马爷,这炉子兄弟们都适应了,都小心着呢。” 席策轻微颔首,他感觉那玩意在北方应该更能卖出价格去。 铁炉子烧煤取暖是有着一定的风险的。 不愧是进入仙境当中能与仙女敦伦的,就是有脑子。 关键是他觉得王布犁如此圈钱的手段,可比他开青楼要高明许多。 才这点钱,他恨不得全都包圆喽。 增发的五万股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万一朝廷军打败了,岂不是血本无归。 听到这里,席策内心都有些发笑了,你那么大买卖才买两万股,当真是小气吧啦的。 不知道烧的是木柴还是精碳,根本就没有看清楚往里面添加的燃料。 这两天王布犁就一直接待连夜赶来的商人。 毕竟典史大厅是属于四面漏风的地界。 门子并没有拒收,而是把纸钞收好,叫人登记上。 朱元璋若有所思的点头。 其中大部分时间他们都清楚的知道,自从驸马成亲后,就没有踏出公主府一步,天天沉迷女色。 相比于他们做买卖,能抵扣他们交税一贯钱的钱,也算是预收制度了。 席策见陈世洲匆忙离去,也明白他的操作。 到时候二期工程开干,会优先考虑他们的。 此时他捏着胡须,根本就没有听到席策的询问,见仆人迎了上来,陈世洲则是着急的跟席策摆手告别,他想要让家族其余人也买一点。 “嗯,一定要让兄弟们牢记那些事情,否则容易出人命。” 朝廷征兵,地方给生活费,摆明了是收买地方人心。 毕竟县衙里的房子都修缮过了,漏风的地方很少。 待到这位周朝最长寿的帝王死了,那也就是人死债消了。 而且老朱也有了新的念头,到时候无论是攻打云南或者北征蒙古,再也不用为钱财发愁了。 大明绝不能向周王那样,搞得债台高筑。 从古至今,又多少商人,有机会同天子做过生意啊? 毕竟他还在权衡利弊,这小子就开始表忠心了。 王布犁的话一下子就打消了他的念头。 钱从哪里来? 如此算来,他的资金周转一定有问题。 陈世洲都惊了,他一个商人难不成还能同天子亲自做生意? 王布犁很是迟疑的瞥了他一眼: “我记得你的买卖没有那么大啊。” 王布犁应了一声。 相比于王布犁的不屑,朱标内心可谓是极为激动。 这种感觉可太爽啊!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