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切从刑警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四十六章 痕检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赵雨思点点头,1副‘完全明白了"的样子,追问道:“那么,火葬场的焚尸炉,是不是可以……” 方云见赵雨思的问题越来越奇怪,在法医组又得不到什么有用的信息,就直接拽着她,迅速离开了解剖室。 两人来的匆忙,走的也急。 方云的到来,只是钟青青验尸过程中的小插曲。 两人离开之后,她再度投入到清洗工作中。 清洗完成后,她还要根据肉块的性质,将所有尸块拼凑成1个人。 这样的工作,难度极大,对专业性和耐心都是巨大的考验。 说回方云这边,他拉着赵雨思离开法医组之后,径直来到了痕检组。 痕检组这边比法医组,更加热闹。 穿着白大褂的实验人员,游走在各种仪器之间。 方云两人站在实验室门口,里面的1小部分人,只是看了他们1眼,就重新投入到工作之中。 大多数痕检人员,应是忙于工作,头都懒得抬。 时间紧、任务重,从堆填区中,带回来的证物实在是太多了。 方云朝实验室里瞄了1眼,没有见到张超越的身影,1时之间也不知道找谁了解情况。 正当他踌躇之际,背后传来1个鼻音很重的声音,“方云,你怎么在这?”来人正是张超越。 方云回头,看到对方手里正拿着几件证物,回到这里做检验。 赵雨思好奇问道:“你的眼睛怎么肿了?还有你的声音?” 张超越露出1副无奈的表情,“感冒严重了。我这人1感冒,眼睛就会肿。没事的,感冒好了,自然就消肿了。” 说完,还吸了吸鼻子。 赵雨思听后,佩服道:“张哥,可以啊!带病坚持上班,爱岗敬业!” “不就是小小的感冒嘛!多大点事!”说着,张超越招呼道:“你们肯定是来看看,有什么线索吧。先到我办公室坐坐吧。” “好啊,正有此意!”方云非常乐意。 张超越1脚踏入实验室,在前面带路。 方云和赵雨思跟在他的身后,横穿了整个实验室。 在此期间,方云瞥见很多熟悉的物品,都是他昨晚在垃圾山中,分拣出来的可疑物品。 实验室里的痕检人员,方云大多也只是打过照面,并不太熟悉。 但,其中有1人,让他印象深刻。 那就是侯光亮,外号‘瘦猴",和方云1样,也是1个开锁高手。 方云在路过他身边的时候,瘦猴正在聚精会神地分解着1件焦黑的证物,根本没有察觉有人从身旁经过。 3人来到张超越的办公室中,坐定。 “现在的情况是这样的,”张超越开始述说基本情况,“这次从垃圾场中,1共带回来6十3袋证物。全部拆开之后,得到0散的物证1共5百8十4件。” “我们将这些证物进行分类,得到工具类物证7十5件;证件类物证5十6件;电子类物证2十3件;首饰装饰类物证9十7件;综合类证物……” 方云1边听,1边点头。心中赞叹:‘不愧是专业人员,做事情就是这么细致。" 这次带回来的物证,数量实在太多,只有经过分类之后,才能进1步开展高效的检验工作。 比如,电子类物证——手机、u盘、电脑等东西,检验它们表面有无指纹,有无生物信息残留之后,就会送去‘电子证物实验室"进行数据恢复。 又如,首饰装饰类物证——项链、钱包、背包等东西,不仅会检验它们表面的残留物,更会刻意地追查它们的品牌、来源或者编号等信息。 总体而言,痕检检验,是1项需要耐心、仔细、操作、见识等素质,综合能力考验度极高的工作。 介绍完这些基本情况后,张超越开始展示,目前为止所得到检验成果。 他打开1台笔记本电脑,示意方云和赵雨思凑过来。 然后,打开1个特殊路径的文件夹。 “这里面存储的,都是刚刚生成的物证照片。所有痕检人员所拍摄的照片,都会汇总到这个文件夹中,而且还会按照物证的不同,自动排列照片。” 张超越做着科普介绍,语气中还带着些许自豪感。 这是临水局痕检组,最近引进的1套全新系统,里面有着很多黑科技——自动识别照片中的物品,并进行归类; 自动上传相机拍摄的照片; 鼠标放在照片上几秒钟时间,就会跳出和该证物相关的所有信息,包括上面有无指纹,有无血迹之类; 双击照片,还可以自动检索公安局内部数据库中,同类物品的信息…… 有了这些黑科技,对于痕检组的工作效率确实能提高不少。 方云对痕检组,拥有这样1套系统,有所耳闻。 他还听出了对方语气中的那丝自豪感。 方云觉得有些好笑——在后世,图片识别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像这种系统,对于方云来说,不出3天,就能做出来。而且还能比当前的版本做得更完善。 张超越这次秀优越,却不知自己是班门弄斧。 方云本身就是个低调的人,也没有戳穿对方的小心思,而是顺着张超越的意,道:“这套系统可以啊,用起来确实挺方便的。” 赵雨思见到此情形,躲在1边偷笑。她可是深知方云在编程方面的功力。 张超越没有注意到赵雨思的小动作,而是从头开始点开放大照片,并作解释。 第1张照片展示的就是1件工具类物证,照片上是1把陈旧的锤子,略带锈迹的锤头,被盘到油光发亮的木头锤柄,都显示这把锤子,已被使用多年。 接下来的十数张照片,是在不同角度和距离,拍摄的这个锤子。这些照片被系统自动分配到了同1组。 鼠标在照片上停留数秒,弹出的物证信息,却让人失望—— ‘羊角锤,无指纹,无血迹和人体组织残留。被厨余垃圾污染。暂时无可疑。" 划过! 第2组照片上,是1张带有红色痕迹的毛巾,本色为白色,所以上面的红色痕迹,看上去极为明显。 但是证物上的信息,依旧让人失望——‘经鉴定,红色痕迹,非人体血液,而是植物红色素提取物。暂时无可疑" 1连十几组照片划过,没有1件证物上,有重要发现。 确实,检验工作就是这样,即便是1百件物证中,只有其中1件有线索,也要将这1百件东西,全部自己检测1遍,才能找到那唯11件有用的。 不过,这些被检验过、暂时无可疑的物证,又不能放弃,说不定有可以佐证案情的东西,就隐藏在其中。 只不过这些证物被人刻意处理,或被外界污染,从而造成线索丢失。 比如1件案子中的凶器,是1把单刃刀,初步检测时,因为刀被凶手清理过,所以找不到任何有用的信息。如此,这把刀就被列为‘暂时无可疑"。 但,法医验尸报告1出,证明死者致命伤口的形状和深度,就是这把单刃刀造成的。那么,这把刀虽然本身没有留下任何证据,却可以作为凶器,提交给公诉部门。 而且这些被列为‘暂时无可疑"证物,可能会激发刑侦人员的灵感,从而做出合理的猜测和推理。 经过半个小时的浏览,却没有看到1件有价值的物证。 方云不禁有些心急,想要让张超越直接跳过这些‘暂时无可疑"的证物,直接检索有所发现的照片。 但,他转念1想,又压下了这个念头。 耐心,是1个刑侦人员,必需具备的素质。 而且,这些证物,虽然大部分都属于无效证物,不过,说不定其中的某1样证物,就能激发灵感,使自己对案情的认知,有所突破。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