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信任启示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章 存款风波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两人来到了病房,护士和医生也正在查房,得知柳德民的病情稳定,并不严重,过两天情况稳定就可以出院后,一家人都安心了很多。 柳德民输完药液后脸色也好了不少,但是老爷子的神情还是有点凝重,应该是还在生柳石灿的气。 医生走后,一家人坐到了一起。 病房的另一个病人今天出院了,这间病房里现在只有柳德民一家人。 房间里突然安静了下来,只有柳石灿的母亲李翠兰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好奇的说道:“哎呀,怎么都不说话了?老头子,你今天可是把我吓坏了!” 柳石灿羞愧的低下了头,慢慢的说道:“妈,今天的事都是我的错!是我把我爸气成这样了!” “啊,啥事啊,咋还能把你爸气成这样!老头子,下午你也不说话,吊这个脸色,跟谁欠了你钱似的。”李翠兰笑着说道。 “你问问你的宝贝儿子干的啥好事?哎,一想这事啊,我就头疼。”柳德民想起来就又生起气来。 “哎哎....爸,你别激动啊,我也知道这事了,咋们遇到事情解决就行,你生气也不顶用啊!”柳石洋赶快站起来安慰柳德民,让他不能再激动了。 “爸爸,你别生气,我知道错了,这个教训是我这辈最难忘的了,要不等你好点了我们再说吧?”柳石灿眼睛红通通的抬起了头,对视着柳德民的眼睛说道。 “你们都说啥呢,怎么感觉就我一个人不知道啥事?灿灿,你给我说说,啥事?”这时李翠兰也感觉事情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坐在柳石灿旁边询问柳石灿。 “妈,我被网络诈骗了.......”柳石灿慢慢的组织着语言,慢慢的把他如何经过同事介绍,慢慢一步一步的陷入到虚假的收益,开始慢慢的加大投入,最后有了赌博心理,将血汗钱都投入了进去,最后血本无归....... 柳石灿没有将他还贷款的事情讲给李翠兰听,将被骗的金额也少说了,并偷偷给柳德民和柳石洋用眼神打招呼,希望不要让李翠兰知道的太详细,怕她也接受不了。 李翠兰听说后也吓了一大跳,也担心了起来,急忙问柳石灿,很多关心的事,最重要的是儿媳妇吕文娟知道了吗?你们关系没受到影响吧? 柳石灿将前段时间经历的事情也适当的说了一些,怕老太太知道孙女生病严重,再吓一跳,这段时间经历的事情对于老人而言一件件都是大事情,老人每天都是希望儿女们都是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哪受得了这些个事,于是就没说的那么严重。 一家人听着也是为柳石灿最近家里的事情捏了一把汗,心情都是沉重的。 “哎,现在的诈骗分子是越来越猖狂了,我前几年也上过当......”柳石洋接过话题,也讲述了6年前经过朋友介绍,购买了5万元基金,最后和朋友的资金都被人卷走了。 那时他开车赚钱并能攒出5万元是多不容易,当时柳石灿也知道这事,他嫂子为这事也是和他哥吵了好一段时间。 柳石灿想起这事来,更是脸红了起来,这个例子他是知道的,但是他却忘记了,他没有吸取到这个教训。 “哎,我们家的人啊,都是太老实,太容易相信别人了,你爸啊,年轻的时候也被人骗过,那次是我们去省城看病去了......”李翠兰也开始讲起来他们年轻时候被骗的经历,这个故事柳石灿小的时候也听说过。 那时他们哥俩都还小的时候,俩孩子寄托在姥姥家,柳德民两口子去省城去看病,省城的大街遇到一个说是收旧古董的,高价收旧的毛主席陶瓷像。 正好家里有一个爷爷、奶奶留下的主席瓷像,那会日子过的紧,当时柳德民就想把这个瓷像卖掉贴补家用。 但是这个收购瓷像的是个骗子,他先介绍收购这样、那样的主席瓷像会有怎样的收藏价值,问柳德民家里的瓷像长什么样,他家这个收藏价值一般,然后以各种借口想他们两口子推荐他已经“收购”的高价主席瓷像,柳德民当时不仅没有联系好卖掉家里瓷像,反而差点被忽悠又买一个“高价”瓷像,幸好路上碰到了一个认识的老乡,踢了他一脚,把他给踢醒了过来,避免了上当,差点失去了看病的钱。 “我说你这个人,说这些个干啥呢,我们现在正在说孩子的事呢,教育孩子呢,你扯我身上干啥呀!”柳德民一听李翠兰又说起这事,就急眼了,这媳妇动不动就接自己这块伤疤。 李翠兰扭了柳德民一眼,哼了一声,坐到旁边了。 柳石灿和柳石洋对视了一眼,两人想笑又憋住了。 柳德民叹了一声,说道:“我跟你妈这两年养羊,养猪、种田也攒了几个钱,明天你妈把银行卡拿来,你们去银行先取出来吧,能顶一阵是一阵。” 柳石灿心里难受的像许多钢针从不同方向在扎,难受极了,这些钱可都是父母非常艰难才赚取到的。 晚上柳石洋和李翠兰回柳石洋家去了,柳石灿留下来陪护柳德民。 晚上柳石灿和老爸说了很多关于这次一起受损失是情况,一个同事家里老人急需手术的费用被骗取了,同事差点跳楼了,自己帮忙救了一命;一起受骗的老人,养老金都被骗光了等等事情,听地柳德民也一阵后怕和唏嘘,也感慨现在的诈骗都这么厉害的吗,怎么都会损失的这么严重。 柳德民也是受过很多次骗的,他的经验和教训也很多,从小也给孩子们教育过“贪小便宜,吃大亏”的道理。 但是他们一家都还是太单纯、善良,柳德民本就在他们村子附近就是有名的热心肠,人缘不错,经常帮助邻居、朋友,但是热心肠同时却是对人的防备心理减弱了,这种低弱的防范心理弱点也许是他和孩子经常上当的原因之一吧。 第二天,李翠兰从家里取来了银行卡,柳石灿和李翠兰去距离家近的那家银行去查询并取钱。 到了柜台,工作人员告诉他们银行卡里没有存款啊,是不是拿错卡了? 李翠兰说家里就这一张银行卡啊,怎么会拿错了呢? 但是工作人员确认后,就是没有存款啊,存的钱哪去了?如果要具体查询业务,必须要当事人过来办理业务。 回到医院,询问柳德民,他说就是存在那家银行的啊,就那家最近,附近村民都在这家存款,别家有点路远,柳德民还记那天是4月4号办理的。 柳石灿和柳石洋陪着柳德民、李翠兰小心翼翼的一起去了那家银行,并找到了副经理,针对这张卡在今年4月4日在这家银行的操作进行了查询,并找到了当天的交易记录,只有取出,没有存定期记录,但是有一条银行代理购买保险的记录! 几人都蒙了,老人哪知道买什么保险,他只是去说要存定期,怎么就买成保险了,你们银行工作人员怎么能代理购买保险业务,这不是坑骗老百姓吗?购买的保险还是消费性保险,不是返利型,这要是不早发现,过两年一分钱都不剩了。 柳石灿一看这情况,就先安慰柳德民说,可能搞错了,赶快让柳石洋先带着两个老人先回医院,他来处理,防止老人又激动,血压又高了,刚才出来也是给大夫请了一会假。 老人走后,柳石灿要求投诉这个当天办理业务的工作人员,并且要求银行调取了当天老人的存款视频,结果在办公室录像看到老人是歪歪扭扭的自己签的名,虽然没有声音,但是的确是老人自己的亲笔签字,他老爸就只会写自己的名字。 在与柜台员工沟通时,员工坚持说自己提前都告知了老人购买情况,老人的听力也是正常的。 柳石灿压下怒火,理智了一些,和这位员工详细的沟通了解情况后,得知他们银行员工(也可能是保险公司入驻的员工)每月都是有这样的任务指标,但是他们做业务时都会提前做告知的。 柳石灿气得无话可说,直接大声的喊道:“老人来银行是为了买你这个保险吗,你们针对老人出售这种保险,你们明确告知后他们能理解吗?他们连字都不识几个,能懂吗?没有诱导购买谁信啊?你们对文化程度这么低的老人去推荐和购买他都听不懂的保险业务,这种行为合理吗?你们挣的这昧心钱能睡好觉吗?” 他这样大声的喧哗其实就是想让大厅里办业务更多的更多人了解到这个事情,避免再有老人在此“误”买成保险。 其实看到这里,他已经知道无法再追究到银行的责任了,没有完全证据证明老人是被骗或误导。 柳石洋这时也赶回来了,了解情况后也很无语。 经过沟通后银行给出的处理结果是存款人自己承担损失,他们可以开具购买单据等证明材料,并提供了保险公司的地址,让他们自己去保险公司询问是否可以取消保险,退回保费? 二人气得直接拨打了“3.15”投诉热线,得到的回复称已经有多人也投诉过该银行,但是这个问题只能是去申诉,该问题得上报至银保监会进行处理,处理的时间会较长。 二人决定目前解决的办法还得自己去想。 他们二人又急忙来到了保险公司在该县城的办公楼,找到业务部门,将情况介绍清楚后,经过多次协商,对方答应退还,但是已经过了10天的全额退款日期,现在退款属于违约必须扣除20%的金额。 最后无奈他们只拿到了存款金额2万多元的80%,1万6千余元,损失了4千多元,对于农村人的收入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损失,这是结结实实的吃了一个大亏! 兄弟两人拿到钱后,心里别提多憋屈了,五味杂陈的往医院走去…… 这种问题多发生在农村附近的个别银行,希望在乡村的朋友们在存款时格外注意,特别是老年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