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246.食品厂拿下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第247章246.食品厂拿下 出价嘛,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很正常。 觉得不合适可以坐地还钱嘛。 550万确实是老沈的心里价位,他一直幻想着遇到一个冤大头花五百多万把他厂子买了呢。 由此可见,老沈的格局确实不高。 刚才也是着急,一着急,把心里想的秃噜出来了。 正想找补呢,却没成想这位刘总一口答应了。 看着挺唬人,原来是个棒槌啊。 老沈心里高兴,整个人都快飘起来了。 但是,下一秒。 刘漂亮一句话,把他打入尘埃。 双方的价格分歧止步在了140万和100万整。 “我还有这些资质!” “难道沈经理的意思是包括贷款?您真会开玩笑。” 刘漂亮一看差不多了,别再把老头逼的掘过去。 他一千多万的厂子啊。 然后是食品厂。 “不是,我没……” “那我还有别的资产,我的厂房。” 柯少彤咄咄逼人,一点面子都没给老沈留啊。 经过数轮的谈判。 “我还有品牌,还有生产基地,还有员工!” 刘漂亮多次将老沈的话打断,语气轻松,咄咄逼人。 刘漂亮的开价,彻底让老沈心态崩溃。 “不到一千万。”一旁的柯少彤适时开口说道,“贵厂所有机器设备购买价975万元,经过折旧,在本会计年度总价剩余788.25万元。不足一千万。” “……”老沈都无语了,喃喃道,“我没吧。” “不行!”老沈压不住火气,只拍桌子了,“我光厂里的设备就不止一千万!你想五十万买走!不行!” “啊?”老沈后悔啊,去年为了少报点税,怎么直接计入折旧了呢,占小便宜吃大亏。 “如果包括贷款的话,我的出价是——五十万。” “您的品牌价值为0,员工并不属于您,和您只是雇佣关系。您所谓的生产基地,对不起,只是统购统销合同而已,对了,您还欠了十一户个人农户的收购款,四万七千元,也要从您的资产中扣除。” 从全家掏干净了,也只凑出三十多万。 “嗯???什么意思?” 老沈陷入到这些数据里面晕头转向。 然后是大型食品厂。 开了食品作坊。 老沈的心里忽上忽下憋屈的不行。 “那么沈总需要多长时间偿还掉700万贷款?” 这句话把老沈的思路打断了,“我去年新买的机器!” 老沈心在滴血。 “字面意思,没有负债的工厂,550万我觉得是个很合理的价格。” 从小工干起,一步一步爬,好不容易攒了点家底,到四十岁了才遇到贵人。 “资质是国家相关部门审核并通过,不属于您的资产。” “是的,已经算两个会计年度,折旧20%。去年您购买设备的时候计税已经计提了当年度折旧扣税,所以今年是第二年。没有问题。” 实际上到这里,才算真正进入了谈判阶段。 短短不到十年,变成了一千多万。 冲柯少彤拜拜手,接管了话题。 550万是开玩笑,50万同样是开玩笑。 “厂房是租赁的,园区减免一年租金,所以您的厂房和办公场所今年年底就到期了。折算1万元。” “是的,您的财务报表里并没有提现,但是合同中有。” 最后。 再然后,超大型现代化食品厂。 这怎么才一年。 才只值一百多万了…… 老沈心里难受。 眼珠子里泛泪花。 都有心不想卖了,扛过这段会不会再好起来? 此时。 柯少彤掐准时机,递给刘漂亮一张纸。 刘漂亮接过来看了一眼,转递给老沈,“沈经理,这些人如果你能在交易前开掉的话,我同意将报价提高到120万,这也是我的最终报价。” “同意,签字,不同意,结束。” 老沈拿过来一看,上面是几个名字。 不禁心里一抽,都是跟了他好多年的老臣子啊,亲亲的兄弟姐妹。 让他怎么下得去手! “真的加二十万?” “真的!” “刘总。”老沈叫了一声,停住,喘了几口粗气。“签字!” —— 草签了一个合同意向书之后。 沪市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团队入场,对欧凯食品有限公司进行审核。 学名叫做尽职调查,包括财务、法律、税务、市场、技术等方面的评估,以确保收购方了解目标企业的实际情况。 这步操作必不可少,毕竟强娃卧底的各种消息都是打听来的,跟实际情况需要对照。 经过刘漂亮一番唱念做打,老沈也没为难验资团队,要看什么看什么,妥妥的躺平了。 期间,老沈做了坏人,把名单上的那些人都给开了,口水被喷了无数。 据财务大姐讲,老沈狠着呢,唾面自干,堆笑脸,说好话,伏低做小,就差下跪了。 但是。 离职补偿给的特别少,一连开了十个人,算上补发工资,一共才给人家七万多块。 也就是说,当了这回恶人,老沈自己落手里十三万。 骆一航几个人听了都啧啧称奇。 这种事情他们都干不来,心软。 用了两天时间,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资产评估报告。 老沈的欧凯食品有限公司,现价值945万余,其中固定资产就占了788万。 百分之八十几是固定资产。 非常的夸张。 一般的企业,固定资产占百分之四十多就已经算重资产了。 而老沈这里占了八成以上。 可惜啊,这是因为他的非固定资产,已经不剩下什么。 库房里都空了,原材料一点没有,连包装都折价卖了。 无形资产更是为0。 所以说,理论上讲,一年之前,欧凯食品有限公司的价值能到一千六七百万…… 统计结果出来了。 老沈隐藏的或者说夸大的资产数量不大。 没有启动草约上的补偿条款。 所以还是按照120万,承担债务的方式收购。 收购当日。 银行的孟经理欣然出席。 老沈见了孟经理,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根本就没好脸。 反正他厂子已经要卖了,就是硬气。 孟经理丝毫不介意啊,他又不是为老沈来的。 他今天是来见证自己的,见证自己放下了一个大包袱。 这次收购最高兴的就是孟经理了。 欧凯的七百万贷款是他放出去的,欧凯变成这样,七百万眼瞅着就还不上了。 万一要是进入破产清算,损失可就大了。 现在多好,换了老板,清音农业,实力大大滴啊。 贷款全额承接了,就提了提减免利息,延期都不用,人家不差钱,多好的企业啊。 等 会儿收购完成,孟经理还想着聊聊贷款的事情呢。 就喜欢给不差钱的放贷款。 上午十点,还是那辆奥迪。 稳稳停在了欧凯办公楼的门口。 老沈迎了出去,见到从车上下来的人,不禁惊呼:“怎么是你?” 来的人自然是骆一航了。 正式收购的日子,他于情于理也要露一面。 骆一航微微一笑,说道:“不好意思啊沈总,其实是我要买您的厂,至于我之前没有出面,您应该懂的。” 老沈当然明白。 但他更明白,如果提前知道是骆一航要买,低于200万他绝对不会卖! 足足亏了八十万啊! 老沈气急败坏,拍着大腿怒吼:“滚,滚,不卖了,老子不卖了!” 骆一航笑笑没有说话。 因为用不着。 老沈的吼声还没散去。 厂区门外呼啦啦涌进来好多的人,老老少少男男女女什么样的都有。 领头的是个七十多岁的老大爷。 看见老沈特别高兴,远远的就喊,“沈家娃,听凤丫头说伱厂子卖啦,又有钱啦,咱家钱你啥时候还?” “是啊是啊,啥时候还,我家要用钱呢。” “我娃子要结婚了,得办酒,急着用钱嘞……” 老沈扭头一看,头都大了。 这都是他的亲戚,都借过钱的。 加起来虽然不多,也就十几万,但架不住人头多啊,七八家人,连老带小全来了。 甚至,从他办公楼里,还跑出来一个,对着这些人挨个叫人,这个叫叔公,那个叫舅妈,热情的不得了。 老沈这个气啊,心里暗骂,“沈凤莲,我怎么招了你这么个白眼狼!” 老沈怒气冲冲,甩手就走。 不想看见这些人。 这些人却不会放过他。 簇拥着跟在老沈后面进了他的办公室。 包括骆一航。 骆一航扶着老沈坐下,掏出合同,还亲切的递上一支笔。 老沈拿着笔,手在抖,迟迟不肯落笔。 最后把笔一扔,梗着脖子,不签。 他不签字,他的亲戚们,债主们可不干。 七嘴八舌说的可难听了。 老沈发财的时候他们没沾到什么光,困难了,求到家里,看在亲戚份上给他拿了钱。 说好的周转一下,一两个月就还。 这都多少个一俩月了,一问一个不吱声。 这好不容易说卖了厂,给大伙还钱,你又不卖了? 这哪行啊! 但是老沈,脸都不要了,就是硬挺着。 然后嘛,孟经理出面,把大家先安抚下,对老沈苦口婆心。 “老沈啊,骆老板这事儿做的确实对你有所隐瞒,但这也是常规操作,你买件衣服,还得挑挑毛病,不能让卖家看出来真喜欢呢,更何况是收购了。” “收购并购我看的多啦,基本上没有自己出面的,谈判都得找代理人,不然没法谈。” “况且,你已经签了意向,这是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已经在实际履约了,你这时候撕毁要承担违约责任的。你们约定的是多少违约金,还记得吗?” 骆一航适时拿出意向书,翻了一下,笑道:“不多,五十万。” “对啊,老沈,你是打算再背五十万债务,跟骆老板闹僵撕毁合同呢,利息滚利息把全家人拖垮众叛亲离。还是踏踏实实卖了厂子,以后好好过日子呢?” 孟经理压上了最后一根稻草。 老沈掩面而泣,“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