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397.来都来了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第401章397.来都来了 骆一航去了趟市委找曹秘书。 结果自己的事情还没办。 就被他领进了书记的办公室。 用他的话讲,来都来了。 随后,骆一航就见到了这位新来的王书记。 年纪大概四十多岁,长相普普通通,斯斯文文,戴着一副黑框眼镜。 就是特别像书记的那种样子。 人倒是挺和气的,没什么架子。 见到骆一航进来,主动从办公桌后面绕出来,主动伸手。 骆一航上前两步,伸手跟他相握。 感觉他手掌细腻,手心没有茧子,应该是那种偏学者型的官员。 互相介绍之后。 王书记领着骆一航到接待区的沙发坐下。 是在一排长沙发并排坐下的,表现的挺亲近。 曹秘书给倒了两杯水,放到茶几上之后转身离开,还贴心的把办公室门给关上了。 王书记挺健谈的。 先是问了骆一航创业的过往,现在有什么产业啊,做了哪些产品啊,怎么推广的,遇到什么困难啊等等。 骆一航依次简单说了一遍。 没想到王书记还很会提供情绪价值,每每追问都能问到点子上,每每说到高光时刻,也会大笑,会拍手,会连连夸赞。 聊到兴起,骆一航不自觉的就多说了一些。 后来话题不知怎的就转到了王书记自己身上。 来天汉大半年了,工作推进进展缓慢,拿不出什么亮眼政绩。 然后说到他想入手的方向。 天汉这地方,交通是个问题,离市场远,矿产资源又不算丰富,搞重工业先天不足。 轻工业和加工业有点搞头,但是进展缓慢。 农业又不咋赚钱。 所以为了发展经济,他就把目光盯在了旅游业上。 旅游业好啊,天汉旅游资源丰富,自然人文都有,还不少。 旅游业无污染,来钱多,能带动好多相关产业,住宿啊餐饮啊交通啊购物零售啊。 但问题是,市里不会宣传。 靠电视台报纸广播这些传统媒体,啥用都没有。 他 上任之后也积极推动新媒体,所有平台都搞了文旅账号,也开了公众号,反正人招了不少,视频也发了不少。 但是没人看。 还是借着骆一航为了卖糖果拍的纪录片《一颗糖的诞生》,疯狂切片发剪辑,才把粉丝数从几十个,涨到了千把个。 纪录片的热度过去之后,又回到了原样。 又过去好几个月了,天汉文旅的粉丝数还是千把個,甚至从一千五变成了一千二,掉了三百个。 整个天汉市的宣传部门全绑到一块,还没骆一航一家企业的零头的零头多。 这个就尴尬了。 所以,王书记一直想找骆一航取取经,也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 本想这几天联系一下,去骆一航那边做个调研来着,顺便聊一聊。 没想到骆一航今天送上门了,那就择日不如撞日吧…… —— 这样啊。 骆一航想了想,一边数着市里能利用的旅游资源,一边组织想法。 “现在通高铁了,搞旅游业有了基础条件。” “而且咱市做旅游点很多啊,市里有刘邦的府邸汉台,有韩信的拜将台,远的还有张骞故里,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栈道,老黄忠阵斩夏侯渊的定军山,诸葛亮的武侯祠,还有褒姒的老家褒河,曹操唯一留下的真迹滚水,一大堆有名气的地方。” “随便编几个故事,不对,开发几个故事就能吸引游客。像是守卫丞相千年的银杏树之类,我家就种银杏的。” “更多的还有自然风光,动植物啥的,那老多的保护区呢,哪个不是风景优美。还有春天时候大片大片的油菜花,望都望不到边,秋天还有满城桂花香,赏花游都可以搞好几个。” “还有动物,咱这里有大熊猫啊,大熊猫多火的。我那边每次直播都不用看到,只要提起,就乌泱乌泱多的人发留言,看都看不过来。” “咱这的秦岭熊猫,脸比川省的圆,像猫多过像熊,还更好看一点,还有唯一的棕色大熊猫,个个都能当大明星。” “还有朱鹮,还有那么乖巧的金丝猴,往孙悟空身上引啊,说这是原 型。西游记嘛,全国最顶级的大IP……” 骆一航随便说说,就能数出来一大堆。 王书记听的连连点头,最后还开个小玩笑,“这些动物,你家都有的吧……” 骆一航赶紧摆手,笑道:“我可什么都没有啊,我家那里的都是野生。我有证的,私人保护中心,跟科学院合作的嘞。” 王书记哈哈大笑,“没事,没事,不管你,你都合法合规。” 随即话锋一转,“你说的这些我都考虑过,宣传也一直在做,但是没效果。” “是怎么做的?网上么?”骆一航问道。 “视频号、围脖、公众号都做了。” “那我看看。” 骆一航就是本地人,竟然从来都不知道市里还有视频账号。 打开app,搜索一下,找到了混的比个人号还惨的“天汉文旅”。 更新的倒是不少。 一两天就发一条,比骆一航公司的账号勤快。 内容特别丰富,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动物植物,熊猫更是不会缺少。 但再看播放量。 惨的哟。 个位数、十位数,一个月能有一条百位数的就算是过年了。 随便点开几条看看。 哇。 轻柔的音乐,配上平静的播音腔,整齐划一的航拍转近景拔高度慢慢推近到特写。 统统都是经典。 活跃在八九十年代到两千年初电视上风光片的经典风格。 高情商:充满了怀旧感。 低情商:土的掉渣,十几年前就没人看了。 “唉。”骆一航禁不住叹了口气。 白瞎了这么多素材。 “怎么样?”王书记忙问。 骆一航轻轻摇摇头,提议道:“要不然咱市里花点钱,找个外包吧。” 王书记苦笑道:“这就是外包的。” “这是外包的!”骆一航是真惊呀了,“哪里找的外包啊?谁找的外包啊……” 潜台词是,吃回扣了吧。 王书记:“外包给了市电视台。” “……”骆一航无语了。 市里那个电视台,骆一航的奶奶都不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