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650.不好意思,破了一个记录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那么问题来了。 糖墩墩是什么东西? 也是那个所谓的育种4.0成果,怎么没听说过啊? 【太少了啊因为,抢都抢不到,知道的人当然少。】 【糖墩墩是一种红薯,巨甜巨细腻,巨好吃的红薯,是冷冻了吃的烤红薯】 【烤红薯?冷冻?什么黑暗料理啊】 【你们不懂,吃起来跟冰激凌一模一样,而且不会发胖,吃多少都行,只会饱肚子】 【啥家庭啊,糖墩墩能吃饱肚子】 【不!发!胖!的!冰!激!凌!!???哪里有!哪里有!】 【早卖完了,半个月就抢光,采访没看么,航天员降落后第一餐,就有糖墩墩】 话题嗖的一下就跑偏了。 大家对吃的兴趣,比秘密都大。 “小满一号特殊区域种植挺成功的,已经进入品种审核阶段。糖墩墩野外试种已经开始,大概五月底会收获。” 骆一航简单交代了一下。 今天提这些,一是给即将上市的糖墩墩打个广告。 更重要的是给观众心里埋一颗种子,育种4.0前两项成果如此厉害,那么第三项得多厉害啊。 故事继续。 “但你们不知道的是,有个小姑娘,吃到糖墩墩的时候哇哇的哭,哭的可惨了。” “她哭当然不是馋的,虽然糖墩墩很好吃。” “她是羡慕,是感慨,是五味杂陈吧。” “后来经过我们了解,小姑娘也在育种,她来自山西吕梁方山县一个刚刚脱贫,还远远没有致富的小山村。” “她的村子,特别适合种土豆。” “为了让家乡富裕,家人过上好日子。她努力念书,努力考上山西农大,努力学习育种。” “梦想培育出一种高产又好吃的土豆。” “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从大二开始,大学三年,研究生两年,整整五年,从十九岁到二十三岁,五年的青春,她全用在了培育土豆,学校里的同学,都称呼她为土豆公主。” “经过五年的辛苦,她终于取得了初步成果,培育出高产又难吃的土豆,而且样子巨丑。” 此话一出。 现场许多人哄堂大笑,笑了几声,突然停住。 因为大部分人,特别是前排贵宾席,没有一个人在笑。 骆一航摆摆手,“别笑,这已经很厉害了,她使用的是传统育种方式,也就是育种2.0、五年能出成果已经非常非常不容易。” “虽然很难吃。” “但是亩产能轻松达到七千斤呢。” “虽然很难吃。” 骆一航连续说了好几个很难吃,脸上也露着笑。 但那是欣慰的笑容,而非嘲讽。 说到这里。 骆一航顿了一下。 问了个问题,“请问大家,什么是科学?” 问完之后,骆一航挥手让摄像机照向台下。 “现在现场有许多位专家,教授,我这个问题有点班门弄斧了。” “所谓的科学,就是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来研究自然界,并试图解释和预测。” “科学基于可观察的事实和数据,并能够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进行。” 这番回答就是科学的定义,台下的专家教授们微笑着冲骆一航点头。 骆一航向他们躬身回礼。 随后又举起话筒。 “回到刚才的话题。” “后来,我们把小姑娘留了下来,使用育种4.0技术,分析出她的土豆高产的原因。” “简单来讲,她将土豆体内淀粉转化酶的控制阀给敲掉了,光合作用所产生的糖分,一出现就被转化成了淀粉。所以土豆长的又大又快,却非常难吃。” “再采用分子标记法,辐射诱导等方式,将这一特性成功转移到了一个名为74-128的土豆品种身上。” 观测、实验、分析,并可复制。 这就是刚才骆一航所说“科学”的一个具体表现,完全符合定义。 “那么,研究是什么?” 骆一航又问出一个问题。 不过这回他很快就自己回答。 “研究,就是在科学成果的基础上,明确一个目标或问题,遵循一定的方法论,可能包括新理论的提出、新方法的开发或现有知识的扩展,指导并进行的探索过程。在研究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开发和完善原型,使其成为一个更加成熟和实用的产品。” 这话有些拗口,不过没关系,马上样例又来了。 “之后,我们的育种4.0实验室,以首席科学家文英为首的研究团队,在小姑娘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一特性进行了强化,培育出更高产,高产到夸张,但是更难吃,小猪都不吃的土豆品种,而且更难看。” 这当然是玩笑话。 “大家请看,以目的为导向,遵循一定方法,一步步开发并完善,使其成为成熟和实用的产品。” 骆一航按动控制器,身后大屏幕再次切换。 出现一张流程图。 就是秋雁九号F1到F4代的迭代演变。 —— 育种4.0就如文英所说,是设计出一个作物。 过于先进,冷不丁看见有点惊悚。 所以骆一航才做了那么多铺垫。 好在介绍的过程中,耳机里传来褚杰那边传达的舆情监控,绝大部分网友还是很理智的,讨论的多是神奇、惊讶、震撼。 震惊于科学技术都发展成这样子了,跟魔法似的。 零星一些反对者形不成气候。 那就好。 骆一航将培育过程讲述完毕后。 继续说道:“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完成品的土豆,到底是什么样子吧。” 大屏幕上内容一变,出现一张表格。 秋雁九号、普通品种土豆、玉米、小麦还有木薯的对比图。 不过秋雅九号的名字一栏是个问号,还不到公布的时候。 “大家请看,我们土豆实验室亩产2.2万斤,预计大田种植亩产1.3到1.5万斤。普通高产土豆亩产五千到七千斤,全国记录为1.08万斤。玉米,亩产一千到一千五百斤;小麦亩产五百到一千斤;木薯亩产一千二到一千四百斤。” “不好意思,我们好像又破了一个记录,而且不止一个……” 轰! 全场哗然。 想到了产量高,没想到产量这么高。 一万多斤的亩产,单听起来就挺吓人,这一对比,更尼玛吓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