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刚要造反,皇帝居然跟我拜把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五章 齐王:听劝是人最大的优点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皇宫。 养居殿。 萧景轩已经很久没批阅奏章了。 毕竟按照现在他的人设,他是病入膏肓的,已经活不过几个月了。 应该是没有精力的才对。 萧景轩知道,这宫里宫外,已经有人投靠了几个皇子,做他们的眼线盯着自己。 他虽然稳坐钓鱼台,可他也知道自己那些儿子,都不是省油的灯。 想钓出鱼来,就不能漏破绽。 每日的药,该喝还得喝;内阁递上来的奏章,看也不能多看一眼,看个节略就行。 至于朝廷的政务,自从内阁首辅王凡举被软禁后,就交给了内阁的大学士们。 这些人倒也有本事,这几个月来没出什么大问题。 而最重要的军务,萧景轩也没一手抓了,将其委托给了京畿道总兵以及禁军大统领。 连兵权都下放了,在外人眼中,看起来皇帝是真的快不行了。 真是一点儿精力都没有了。 可是…… 哪怕是这样的情况下,皇帝都没立储君! 没有太子,皇帝一旦死了,谁继承? 那必然是内斗如火,京城内会一团浆糊。 “呵……” “内阁又催朕立太子了。”萧景轩冷笑,将手中的奏章节略丢下。 赵嵩笑道:“他们觉得陛下年事已高,自然着急攀附新主。” 皇帝都要死了,太子还没立,这是个大隐患。 对江山社稷,绝对不好,很容易造成动荡。 如果有太子,皇帝死了太子名正言顺继位,谁敢说个不字就是反贼! 就算有动荡,也会很有限,只要太子不傻,群臣不故意闹造反,大局就乱不了。 因为名正言顺,真的很重要,这年头身份大过一切。 可一旦皇帝不打算立太子,等皇帝死了,各位有实力的皇子一定是谁也不服谁。 一场火并,绝对就在眼前! 作为皇帝的萧景轩,能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但他还是不立太子。 其实已经传达了一些暗示。 那就是,朕觉得朕不会死,你们别瞎咋呼! 可他这样的暗示,在旁人看来,是不服天命罢了,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你觉得你不会死,你就不死了吗? “这个太子,不管立谁,其他人都不服。” 萧景轩看得透彻,冷笑道:“朕上位时,也是一番铁血争斗,才坐稳皇位。” “一个太子的名头,算不得什么。” 赵嵩不置可否,他提醒道:“内阁已经第三次上奏,请示储君之事,陛下丝毫没有反应,会否打草惊蛇?” 对于萧景轩的钓鱼行为,最明白的就是赵嵩了! 作为大内高手,又是皇帝的玩伴,赵嵩对萧景轩的了解可谓无人能及。 他提醒萧景轩,此刻还没有立太子的意向,实在是容易让人怀疑。 这不是明摆着,让皇子们争斗吗? 一旦有个明眼人看出来,稍微提醒一下,这戏就唱不下去了。 “老贼,你说得对。” 萧景轩点点头:“那就传出风去,说朕有意立……老贼,你说立谁好?” 说着,萧景轩笑看着赵嵩。 赵嵩淡淡道:“齐王吧。” 萧景轩瞪他一眼,看向殿外,确定没有外人听到。 才斥道:“给朕闭嘴!” “那就晋王。”赵嵩好像点兵点将,随意点到谁似的。 对于皇帝的斥责,赵嵩根本不当回事。 只要没有第三人在场,他与皇帝的关系,好到让人无法想象。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赵嵩无论什么时候,都坚定站在萧景轩这边。 “晋王?” 萧景轩当真考虑了一下,点头道:“那就是他吧,这孩子还算孝顺,让他高兴一下也好。” “……” 赵嵩无语道:“陛下,晋王殿下将来会骂您吧。” “他敢?” 萧景轩哼道:“他会明白朕的苦心的。” “用人家做饵,这就是陛下的苦心啊?”赵嵩一边整理着奏章,一边怼道。 “那不用晋王做饵,用谁?其他人朕平时没那么喜欢,传出风去也得有人信呐?” 赵嵩摇着头道: “晋王殿下真可怜,作为陛下最喜爱的皇子,被各方忌惮。” 萧景轩瘪嘴,吹了吹自己的胡须,突然有些心虚:“朕是不是过分了?” “是很过分。” 赵嵩叹道:“我就怕晋王心态失衡,最后发现自己只是一个靶子,他会不会……” 那两个字,赵嵩没说出来。 但萧景轩明白。 赵嵩担心,晋王知道真相后,会造反! 这搁谁谁不难受啊? 你用人家给齐王做挡箭牌,让他吸引所有火力,最后他发现自己只是一个靶子,心态能不裂开吗? 这搁谁谁不裂? “确实有隐患。” 萧景轩为难道:“可这也是为了江山社稷啊,齐王太年轻了,没有一个哥哥吸引各方敌意,他没时间成长起来。” 赵嵩叹息,却没说话。 他知道,萧景轩是对的。 齐王需要时间成长,而晋王确实是最适合的靶子。 因为晋王不论是出身、品行、母亲外戚的实力,以及朝臣的对他的印象,都是众多皇子中最好的。 不选晋王做齐王的挡箭牌,就太不合理了。 “晋王也不错,陛下考虑过他吗?”赵嵩随口问道。 这话,换做谁问,只怕都得死。 唯独赵嵩,可以随意问出口。 因为萧景轩知道,赵嵩是真的疑惑,不是在替晋王说好话。 “晋王是不错……但他太有城府了。” 萧景轩想着,摇头一叹,似乎有些失望。 赵嵩:“城府?” “自从晋王建府开始,他就一直好名声在外,都称他为贤王。” 萧景轩道:“其他皇子,也是快成年了,才贤能起来的。” 赵嵩立刻就明白了。 晋王没有表面上这么贤达,他是为了名声,为了争夺皇位,才故意摆出一副贤能的模样。 其他皇子,也都是这样的,对外求贤若渴,谁都知道该怎么让皇帝信赖。 晋王对皇权的渴望,觉醒太早。 对于萧景轩来说,这不是好事,对于夏国来说也不是好事。 一个很小就开始爱惜羽毛,控制舆情的皇子,城府太深,萧景轩不知道他藏着多少心事。 伪装太多,内里如何,如雾里看花,实在看不透彻,那就无法信任。 “齐王殿下呢?” 赵嵩道:“他是很孝顺,但这不可能是陛下选他的理由吧?” 作为一个父亲,可以将家产交给最喜欢的儿子,但作为皇帝不行。 否则就会容易亡国。 比如隋朝。 说起齐王,萧景轩的脸色,明显开心很多。 面对赵嵩的询问,萧景轩并不介意,给出他的答案。 因为萧景轩,只有这么一个朋友。 “宏儿……他有一个最大的缺点,也是最大的优点,这是其他所有皇儿都没有的……一旦将这一点培养好,他绝对是个好皇帝!” 萧景轩的话,十分自信,让赵嵩忍不住好奇: “是什么?” 萧景轩轻轻一笑:“他听劝!” 常言道,听人劝,吃饱饭。 一个皇帝不能太听劝,容易被进谗言。 可也不能不听劝,那会刚愎自用,也有丢掉皇位的风险。 这就是萧景轩说,齐王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的原因。 “齐王很好调教,教什么就听就会,其他皇子远不如。但有一点,他身边绝不能有奸臣,只要他身边都是忠臣良将,他就会是个极为贤明的君主。” “哦……” 赵嵩点头,恍然道:“我明白了!难怪任何人接近齐王,陛下都要查个底儿掉,连白水镇的一个草民都要深查。” “哦?” 听到赵嵩提起白水镇那个草民,萧景轩顺势询问道: “派去的人如何了,可有消息传回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