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刚要造反,皇帝居然跟我拜把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三十四章 药圣孙鹄驾临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除非是有瘟疫横行,朝廷才会下大本钱。 否则,朝廷就会有偏向选择。 其实萧凡也能理解。 生病的流民,比起没病的十个流民,朝廷当然选后者。 首先,不一定能治好;其次,多数人确实更重要;还有就是……一般会病死的,多是本就虚弱的老弱病残,这些人…… 说难听点儿,这些人被自然淘汰,朝廷甚至乐见其成。 当然,这想法太黑暗,太偏激。 只是事实如此,利用价值低的老弱,当然比不过价值更高的壮丁。 当然了,最重要的是,朝廷没能力全救下。 如果可以,朝廷当然也会全都救,谁也不愿意非得在这种事情上,作出个价值选择。 那太残忍。 “唉!” 萧凡此刻,就是这样的感慨。 他可以组织大夫,去城外救人,自己付钱买药。 这样可以救一些人,但因为失去这笔钱,萧凡能买的粮食会少很多,那么饿死的人就会更多了…… 而且,这个数字,一定比病死的人,多得多! 人命不应该被计数,但真的面临选择的时候,没有人能不选更多的。 除非少的那一方里,有你亲近喜爱之人。 站在萧凡的上帝视角,那些人都与他不沾亲带故,他自然要理智去选。 让人熬上汤药,给每人喝一碗预防疾症,已经是萧凡能做的极限了。 …… 尘烟翻滚,大道中间,一辆马车疾驰而来。 一大群饥民,看到有人来了,连忙奔过去围住: “贵人求一口吃食吧!” “大人……” 看马车,就知道不是普通人,两匹以上的马拉车,那是需要身份地位的。 而这驾马车,有五匹马拉着! 天子才六驾,五驾那是诸侯。 可马车边,只有零星几人护卫,显然不是诸侯出行的规格。 再加上马车上,别着的一杆“药”旗,有见识的人已经认出了车内人的身份。 “是孙药圣?” 药圣孙鹄,全天下医术最高的人,没有之一! 此人救过的病人,不下万千,上至各国的权贵,下到百姓草莽,乃至于江湖豪侠……许多人都被他救过命。 可以说,只要竖起“药”字旗的孙鹄,全天下没有人敢动他,哪怕是帝王也得尊他一声“药圣”。 在东夏国,孙鹄更是被御赐了五驾车马,有诸侯之尊贵! 全天下,只有他这一个庶民,能有这样的待遇。 其原因就是,孙鹄乃是一个真正悬壶济世,到处拯救苍生的当世圣人! 无数学医的人,都想拜在孙鹄门下,哪怕是做个徒孙,也是莫大的荣耀。 “是孙药圣吗?” “快,快快让路!” “麻溜点儿闪开,孙老一定是来义诊的,别耽误他老人家救人!” “快……” 刚刚还水泄不通的人群,有人说出了孙鹄的名字后,人群立刻散开,很是自觉。 没有人再哭喊求食。 但有人求道:“孙药圣,救救我家孩子吧……” “我父亲也起了病,不知是何缘由,求孙老救命啊!” 不过没有人拦路,只是跟在马车边上哭喊。 马车中,传出一个老者的声音: “童儿,你留下,为师先进城。” “是。”骑着马,跟在边上的一个少年,从马车后面取下一个药箱子,缓缓停在了路边。 “是孙药圣的高徒吗?”倒也没有人嫌弃,这是个小伙子,长相清秀白净。 这样的大夫,在往日大家都看不起,觉得太年轻缺少经验。 可是孙药圣的徒弟,哪怕是个稚子,大家也会觉得一定很有本事! 人的名,树的影。 “不知小大夫如何称呼?” “我叫孙童,方才是谁在呼救,请将病人抬到这边来,我好一并看诊。”清秀的少年,嗓音还格外好听。 马车内。 眼看白水镇的低矮城门外,聚集了大量的百姓,一个个衣衫褴褛面色枯瘦。 马车内的孙鹄,便叹息一声: “本是来给陛下看诊,想不到恰逢其会,这可叫我如何是好?” 在大夫眼中,人命都是重要的。 “师父。” 留在马车旁,仅剩的一个中年男子道:“我方才听人说,京城四门已经封死了,咱们进不去了!” “嗯?” 正纠结的孙鹄,闻言反而松了口气:“天意如此……既然来都来了,就暂且留下,此地百姓我看也开始出现许多病患,咱们尽力而为吧。” “是,师父……” 中年男人答应着,面色有些为难:“可是师父,咱们一路行医而来,已经没有多余的钱财,药也不剩什么了……” 孙鹄挠了挠斑白的鬓角,苦笑:“那还真是为难了……罢了,这里定然有钱庄,去支些钱来,采买药材吧。” 闻言,中年男人苦笑: “师父,又要以您的名声,向钱庄借贷吗?” “我这张老脸,应该还是有这点儿薄面的吧?”孙鹄笑道,说起这个,他还是很自信的。 多年行善的结果就是,人品信誉方面,绝不会被人怀疑。 也没有人,会担心孙鹄还不上钱。 他只需要抽空,给几个达官贵人看诊,就能还上一整年义诊欠下的借贷! “诶?” 孙鹄突然看见,道路两边,许多人都在排队。 “他们这是做什么?” “回师父,我方才问了,说是镇上的萧大善人在施粥。” “施粥?” 孙鹄点点头,又带些哂笑:“博名声的……罢了,能做好事就好,别的不足挂齿。” 活到孙鹄这个岁数,他最明白,人性是什么。 能让人平白做善事,是很难的,有所图谋也很正常,只要不是坏事就行。 还有许多人,说他孙鹄也是个沽名钓誉的呢,又有何妨?不耽误他义诊半生! “师父,这回您可误会人家了。” 中年男子道:“我听说,每人每日可以领一碗,粥不算很稀。” “还不稀?” 孙鹄指着远处,一个端着碗的人:“他的碗里,全是汤水,还不干净呢,没见到一粒米啊!” “哈哈,师父您又误会了,那不是粥,那是萧大善人的药棚熬的汤药……也是每人领一碗,虽说不能治大病,还是能有防治效用。” 孙鹄闻言,顿时神情微变:“如此说来,这个萧大善人,还真不只是简单的博名声而已?” “这药可比粥贵!” “何时京畿出了这样一个善人,我竟没听说过?” 中年男子笑道:“师父当然不知,此人最近售卖白砂糖与香皂起家,是个刚崛起的富户,此前没有名声在外。” “原来如此……新富户,却能舍得这么大的本钱,看来是真的心有苍生之人,倒是叫为师恨不能相识……” 药字旗的马车,停在白水镇城门口。 围过来的人很多,都猜到了马车中的人是谁。 这一行人没有隐匿行踪,自然早就被发现,县令林锡带着衙役出来相迎。 面对马车中的庶民老者,林锡却做足了姿态,对其行了大礼: “兰台县令林锡,拜见孙药圣!” 孙鹄被中年男子扶下来,虽然头发花白,却还是精神奕奕。 “林大人折煞老夫了,老夫不过一介草民,当不起你这样的大礼啊。” “孙老当得起,当得起!” 林锡高兴得很,起来道:“孙老驾临白水镇,实在是令此地蓬荜生辉,更是叫这里的百姓看到了希望啊!” 孙鹄出现在城外,林锡就知道,他肯定是冲着皇帝来的。 可惜孙鹄来迟了,京城四门封闭了,他想进去也进不去。 林锡就觉得,得趁机留住孙鹄,如果这位药圣愿意帮忙,这次的灾情会更加平稳地度过。 “林大人谬赞,老夫只是个大夫,不是救世菩萨,哈哈。” 孙鹄道:“来来来,林大人,这位是我大徒弟……” 中年男子拱手见礼。 林锡不等孙鹄说出名字,就先开口:“药圣首徒孙适孙药师,下官早就闻名了,真是有孙老年轻时的风采啊……” 作为孙鹄的大徒弟,孙适的名声早就传开了,他救治过的病人也是极多的。 更难得的是,孙适在孙鹄众多的弟子之中,是唯一一个始终愿意跟随孙鹄,游走天下悬壶济世的人。 深得孙药圣的真传,是得了衣钵精神的。 孙鹄此行将他带来,想必真是对皇帝的病情很看重,想出点力气的。 “林大人谬赞。”孙适笑了笑。 林锡道:“我已经命人,将驿馆的上房打扫了出来,孙老还请让下官略尽地主之谊吧?” “这……怎么好意思呢?” 孙鹄与大徒弟对视一眼,两人都是暗暗窃喜。 嘿,又省下了一笔住宿费! 可以买更多药,救更多人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