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隋明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32. 踢过龙蛋 上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超凡脱俗、飘渺出尘,这是仙人才有的境界吧?” 李秀宁看得痴了,连忙下意识驱散心中的杂念,将注意力收回到那首中秋词上。 “与其飞往空寂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真美!”李秀宁轻声呢喃,如梦中呓语。 “是很美!”杨梓附和道,她已被女孩的精神感染了,女孩对这首词的理解与领悟,远超自己这个诗词的搬运工。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样美好的夜晚,却睡不着。小姨有心事,在想什么呢?” 李秀宁的大眼睛一闪一闪的,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似乎是因为自己看穿了小姨的心思而沾沾自喜。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是在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吧?小姨的心中,究竟有何愁苦呢?” 不用这么认真吧!! 秀宁你是来打本宫脸的吗?求求你放过本宫好吗,本宫只是个诗词的搬运工。 杨梓伸手按压在自己的额头上,使劲揉了揉。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出了高度的概括。 在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在结构上,又推开了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 月亮时圆时缺,人也会有聚有散,小姨的词,极富哲理,这才是最难得的。 要不是从小就认识小姨了,秀宁很难相信小姨及笄之年,竟能写出如此的绝世佳作。”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更美!将明月比作“婵娟”,这婵娟,就是明月里的嫦娥吧?” “每个人都会在心中构建自己的美好。也许,婵娟并不是某个特定的事物,秀宁只要知道,那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就行了。” “走!本宫好久没与秀宁在一起玩了,去看看家人们练得怎么样了!”杨梓开始胡言乱语。 李秀宁似乎意犹未尽:“小姨觉得秀宁所解如何?” “很好!真棒!秀宁你以后可要多来本宫府上坐坐。”公主大感招架不住,目光呆滞。 她有点言不由衷,口是心非。 完了吗?终于可以解脱了吗? 这个叫李秀宁的小外甥女,竟对诗词痴迷到如此程度,不过想想还挺有意思的。 下次本宫再要搬运诗词的时候,你可一定要来捧场哦。 粉丝团团长的位置,留给你了。 嗯…一定是个不错的诗友。 杨梓的嘴角轻轻上扬。 …… 未成年的公主单独出皇城是不行的,不过有杨玉儿弄到的通行令牌,杨梓没费太多周折,就来到了靠山王在城南的别院。 “昨日修炼效果如何?”杨梓似笑非笑地问道。 “效果似乎还不错,本郡主小周天早就圆满了,气感还能进一步盈实,经络也拓宽了不少。只是那药粉实在有些太难以下咽了。”杨玉儿似乎没什么心机。 其他妹子也纷纷点头附和。 “你们只是难以下咽?”杨梓很好奇。 “还有点疼!”青儿眉头皱起,可怜兮兮,红儿那丫头把头点得更快了。 青儿和红儿没能随行,因为公主需要赶时间,担心两个丫头受不住累,误了行程,所以留在城南别院里,等候自己一行人归来。 杨梓、杨玉儿、卢秀和陈韵马不停蹄,于午时三刻抵达太乙山下。 四女都是男装打扮,杨梓将剑挂在腰间,这样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虽然以她和杨玉儿的年纪,这样做并没有多少意义。 太乙山位于长安城南八十里,山中遍布残垣断崖、崩塌石海,半峰劈裂,崩面平齐、陡峭,突兀险峻,直冲云霄,好似玉案倒竖,蔚为壮观。 太乙谷东,山峰齐削如案、峰腰有金华洞、洞中常有横云,如瀑布澍雨,故古有“云案峰头起,雨自金华洞中来”之名句。 翠华峰似巨大的铜墙铁壁,横亘山中。两端被峭壁截切、形成一条长近千米、高两百三十米、宽三百六十米的石坎,阻塞在太乙谷口。 气势恢宏、有玉笋簇生之姿、堡垒霄踞之势,堪称奇绝。 太乙真人峰,此峰极似一位长者,独立于峰巅,凝目远眺。 天气晴朗之时,可尽览长安城之风貌、南五台之佛光。 据说山中有隐士。 数十幢茅屋,不规则的排成两行,形成了一条不算宽阔的街道。 街上有各种农具、农作物和牲口,集市上的人们,挤满了整条长达半里的青石街。 浓浓的乡土气息、热闹的气氛让杨梓众女颇觉有趣。 杨梓等人走进的一家小客栈,设施简陋,房间有些破旧,但还算干净,勉强可以入住。 因为她不想频繁地在人前,表演自己惊世骇俗的魔术,加之又打算快去快回,就未做过多的准备。 哪有公主出行,还带钱的道理。 “大概是习惯了被人伺候。”杨梓摇头苦笑,拍了拍自己的脑袋。 下次出行,一定要准备充分点,必须的生活用品,比如食物、洗漱用品、换洗衣物,最好还弄几顶帐篷,不然白瞎了自己的大宝贝。 当个专业驴友,行不行? “用上好的草料喂!”杨玉儿将马缰扔到满脸堆笑的店小二手上。 安排好住处,随便要了点吃食,杨梓皱着眉头吃了两口,这可没有后世农家乐的那种味道。 “小二哥,此地可有药材铺?”杨梓放下手中的筷子问道。 “有有有!”店小二陪着笑脸,为杨梓指了指方向:“往前走三百米就是。” 今日似乎是赶集交易的日子,完成交易的农人们开始散去归家,但还是有不少人在街边讨价还价。 街边的骡车,载着一担粮食和两筐鸡蛋。 车上一对农民模样的父子,看见杨梓一行人,目光惊异地打量着她们。 街上的行人也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好俊俏的后生。” “唱戏的吧?” 集市上的农人们想法各异。 杨梓视若无睹,四女一路前行,波澜不惊。 “好水嫩的小娘子!”打铁铺前,疤脸汉子舔了舔有些发干的嘴唇:“老子走南闯北,扛过枪,流过血,什么没见过!” “差一味!”杨梓看了看门上的牌匾,迈步走了进去。 药铺的名字,有点意思。 “这药铺还挺大。”杨梓有些诧异。 “客官可是要采购药材?”药铺掌柜见有人来,连忙起身相迎。 “掌柜的,能否为我等找个老药农来!”卢秀递上纹银十两,还有那幅画着刺骨草的画,补充道:“认识这种草的。” 十两银子,可以够这里的三口之家,生活好几个月了。 杨梓来药铺,就是想找个有经验的老药农带路,她可不想漫山遍野的挖呀挖。 掌柜眉开眼笑,接过画纸仔细看过,唤来小伙计,吩咐一番,小伙计飞奔出药铺,径自去了。 “贵客稍等!请先用茶,此去老药头家,有两里多路程。”掌柜为杨梓端来茶水:“小人姓陆。” “陆掌柜,看你这药铺规模不小,这小地方能用得了这么多药材吗?”杨梓问出心中的疑惑。 “贵客有所不知,本药铺主要收集药农们从山里采集的药材,送往长安城。”陆掌柜笑着介绍道:“卖药瞧病只是附带。” 杨梓恍然。 正好自己需要长期使用药材,如果每次都要自己派人来挖,确实耗神,费力又不讨好,倒是可以和这陆掌柜商量一下。 大约两柱香时间,小伙计归来,后面跟着一个布衣老农,灰白的发须,精神头倒是矍铄。 陆掌柜递过画纸。 “贵人有所不知,这种草多生长在太乙谷的山壁上,攀爬颇为危险,需准备勾索方能挖取。”老药头眼神疑惑地看着杨梓四女,提醒道。 “嗯!有劳老丈带路便是。”杨梓明白老药头心中的想法。 与老药头约定好需要准备的行头,明天一早在小客栈碰头,杨梓四女便起身告辞。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