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生子当如孙仲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74章 信件二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袁媛脸上一红,小声道, 他要来见女儿,女儿总不好不见吧。 哈哈,说明咱家姑娘有魅力!袁术大笑,谈笑间,已把书信打了开来。 在袁术打开书信的时候,袁媛安静的在一边呆着,不该看的东西,她是绝对不会去看。 很快,袁术收起信件,脸上先是阴沉,随后转回自己女儿,笑了笑道, 你知道他在信里写了什么吗? 袁术说出这样的话,袁媛自然明白,这信里的内容是她可以知晓的,于是,甜甜一笑,问道, 上面写的什么? 这上面说,他已经确定伏杀他的凶手了。只是,对方毕竟也是个有名有姓的人物,所以,想先询问一下我的意见。哈哈,这孙权知道分寸,不被仇恨所误,挺灵动的,以后可堪大任。不像他那个大哥,就是个硬石头。媛儿,你可挑了个好夫婿啊。袁术笑道。孙权此番行为,让袁术非常满意,这是对他袁术的绝对尊重,不管那黄家袁术想不想办,孙权这样都很识大体,赚取了袁术不少好感。 还不是父亲您眼光好!袁媛反夸了袁术一句,接着,试探性的问道,那不知凶手是谁? 袁术眼睛一眯, 这种事你就不必知道了,不然徒增烦恼。 袁媛连忙低头, 是女儿唐突了。 &iddot;&iddot;&iddot;&iddot;&iddot;&iddot; 同一时间,城外军营, 将军,营外有人献策。 谁?纪灵问道,会主动上门献策的,可不多见。没点名气的,根本见不到人,而有名气的,还会用这种方式? 他说您看了这封信就会明白。部下呈上一封书信。 呵,装模作样。纪灵冷冷一笑,扔在一边吧。 在他看来,应该就是个纸上谈兵的穷书生想上位而使用的套路,真正有才华的人,是你登门拜访都不一定能请出来的。这就是世人常有的心态,便宜没好货,主动上门的,往往都不认为是好的。相反,那些求而求不得的,比什么都在乎。 就这样,纪灵完全没把这件事放心上,又忙自己的事去了。 如果说,每天有很多人都过来献策,有无数人都投简历,那纪灵或许真不会去看上一眼。但偏偏,这样的家伙很少,这让纪灵心里始终忘不了有这么一件事,这里又是一个世人常有的心态了,那就是侥幸心理,就像是幻想自己能中彩票一样,万一这次真就被自己撞到一个有才华被埋没的人呢。闲下来后,纪灵最终还是耐不住好奇,把那封信又重新翻找了出来。 打开一看,纪灵的脸色多次变幻,最终起身喝道, 来人!营外那位先生还在吗?把人给我请进来!注意,用请的! 可惜,人早已不在。 哎呀! 纪灵无比失悔的同时,又反复看了看手中的信件,终于是坐不住,骑上快马,往寿春城里赶去,他要立刻面见袁术。任何谋略都是有时效性的,献计之人认为自己在这边没有得到重视,没准就会转投另一边,所以,定要赶在那位先生离开之前,抢着把这计策给执行了! &iddot;&iddot;&iddot;&iddot;&iddot;&iddot; 同一时间,孙府, 孙权跟孙策两兄弟在一间小屋中单独谈话。 大哥,时机已经成熟,我们是时候以传国玉玺为质,向袁术要回父亲旧部,赶去历阳战场了。孙权开门见山道。 时机成熟了吗。。。。。 孙策轻声低喃,他虽然也隐隐感觉到最近周边的局势有些异动,但还远远做不到能像孙权说的这么斩钉截铁。 孙策是个相当有自信的人,相比起别人的话,他往往更相信自己的判断,但这次,说这话的却是孙权!想起当年父亲孙坚私下里对自己的交代,自己这二弟真的有那么神?孙坚当年说过,任何大的决策,只要孙权说了,那不管听起来有多么离谱,都要坚定的去做! 说真的,这种事换做其他人,真不一定敢去信。好在,孙策年轻气盛,不怕冒险,就当是赌一把,那又何妨! 不过, 就算以传国玉玺为质,袁术真的愿意借兵放人吗?孙策不由说道。 放心吧大哥,除了玉玺,我暂时还在这儿呢。并且,这一次也会有很多人帮我们说话。孙权神秘的笑道,袁术,他需要我们帮他暂时牵制刘繇。 哦?孙策眼睛一闪,袁术需要他们牵制刘繇,意思是说,袁术准备攻打徐州了吗!如果真是这样,那这确实是个相当好的时机,因为他们在帮袁术牵制刘繇的同时,袁术不也相当于帮他们牵制了历阳北边的薛礼跟笮融! 好!那我就去把传国玉玺取出来!孙策当即决定道。传国玉玺这种宝物,被袁术所觊觎,加之对习武之人有影响,孙策可不会傻到放在身边。 大哥,你小心点。如今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我们,玉玺可是重中之重。孙权提醒孙策说道。看書菈 孙策认真的点头, 这我知道的。倒是二弟你,你打算什么时候离开?如何离开? 这种事目前还不好说。总之,袁术困不住我的。孙权回道。 孙策伸出手来,重重的拍了拍孙权的肩膀, 未来江东,绝对缺不了你!你可定要平安归来! 孙权:未来江东,更少不了大哥。大哥,你可千万要好好保重,身边多带几个高手,切不可乱来! 孙策:哈哈哈,二弟,你这话简直跟娘一个样。 &iddot;&iddot;&iddot;&iddot;&iddot;&iddot; 几日过后, 寿春民间,传出了好些民谣。比如什么以土承火啊,比如什么代汉者,当涂高也啊,以前黄巾之乱的时候,虽然也有很多类似的谣言,但黄巾之乱平定过后,已经很少会有类似的传言,至少不会传得这么声势浩大,到人尽皆知的地步。 这些谶文,自然也传到了各方势力耳中。 魔门出手了!上官蒂脸色阴沉,能做出这种事的,除了魔门还会有谁,接下来,就看袁术如何抉择。 另一边,袁术整天浑浑噩噩,满脑子想的也正是这些民谣。民间突然传出这样的童谣,是不是说明老百姓已经对汉室彻底失望,急于渴望能有一位明君来引领他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