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娱那些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24、内部看片、挖墙脚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一谋导演、李雪剑、撒日娜老师来了。” 人群一阵惊呼。 打头的领导迎上去握手寒暄。 窦霄坠在队伍尾巴。 向熟人打着招呼。 新一代谋女郎周咚雨,领家妹妹。笑起来治愈又温暖,笑容极像海豚微笑。 陈楷歌、胡梅、黄健新、贾科长、宁皓、王晓帅、张扬…… 细数下来,竟有二十来号有名号的出身的北电导演。 北电导演系素来有新片上映前,内部看片的老传统。 诸多因素造就。 让学院先检验检验影片成色。 口碑宣传、衣锦还乡…… 总之就这么流传下来了。 《山楂树之恋》今天在学院内部放映。 媒体前采后,杜绝入内,防止影片泄露。 学生经过严密盘后才能入场。 乔然哥仨仗着刘芮鳞关系,轻松进场,抢到了绝佳位置。 小叮当感慨:“朝中有人好办事,这话真不假。” 乔然哥俩也点头。 “老幺终于有一回用了。” “快看,一谋导演上台了!” 张一谋向来不善言辞,开场白又干又涩。谈到北电和电影,口舌伶俐起来,即兴来个段子。 感谢学院的培养,台下的领导笑的合不拢嘴。马上校庆了,张一谋又声名斐然,多一两句对学院的肯定和赞美,加以润色广而宣之,这就是政绩了。 李雪剑、撒日娜、王进松,老戏骨一一上台讲了几句,博得满堂彩。待窦霄上台,学生们喝倒彩。 “咦!” “下去!” 窦霄大二就拍了张一谋导演的电影,开局即王炸。学表演的,没有一个不羡慕嫉妒的。 周咚雨上台,喜好清纯系的汉子嗷嗷大叫。 张芸龙小声吐槽:“搓衣板一个,又矮又瘦,有甚好看的。” 校内影院开始放片。 《山楂树之恋》画面纯净唯美,延续了张一谋一贯风格。张导电影画面一向饱满有质感,乔然曾经看过《影》,泼墨山水风格鲜明又大胆,在电影勾画这块,摄影出身的张导绝对大师级别。 电影讲述了知青时期的爱情。 被学校选中编撰西坪村村史的静秋,遇到了“老三”—孙建平,两个下乡的知青彼此相识、相爱、阴阳两隔的虐恋故事。 情节跑不出俗套,好莱坞总结出了电影5种基本叙事模式——线性、迂回、螺旋、分支、爆炸。 《山楂树之恋》典型的线性叙事模式,将静秋和孙建平的爱情娓娓道来。 在车马都慢的年代,爱一个人就是一生。 结尾,静秋穿着老三喜欢的红衣裳,泪眼摩挲在病床前看着奄奄一息的爱人。老三看着天花板上他俩的合照,一滴泪滑落。 “呜呜呜…” “嘤嘤嘤…” “哼哼哼…” 各种哭声都有,有啜泣的、放声哭的、嘤嘤哭的。 北电女生向来文艺,甜美凄惨的爱情故事又扎心窝子,片尾那段贼拉赚眼泪。 等张一谋上台。 女生们纷纷谴责张导。 “张导,为什么要安排老三死呢?你太残忍了!” “前面刻画那么甜,就是为了后面虐吧。张导你太坏了。” “张导,还有第二部嘛。能不能让老三复活呀。” 内部放映就这点好。 都是自家人,有啥说啥。 领导也不阻止学生发泄。 张导只是苦笑。心里却落了一块石头,去年《三枪拍案惊奇》直接让他国师身份蒙了一层灰,媒体直言他张一谋江郎才尽了。 这部《山楂树之恋》票房重要,口碑和评价才更重要。学院内部反应激烈,代表了影片质量不赖。 张一谋随口糊弄了几句。 女生们缓过劲,也没再胡闹。 都是学这行的,哪能不知道文艺片大多都是虐观众,毕竟悲剧比喜剧更能让电影艺术性拔高。 前排是韩佳女,哭成泪人。 乔然嘲笑她:“你一个学编剧的,什么故事套路没见过没写过。咋还上头了呢。” “我什么都见过,也不妨碍我为一段纯粹的爱情而哭泣。” 乔然懊悔,就不该招惹文艺女青年。 身后一个老梆子拍他肩膀。 平头,胡子拉碴,长得挺彪悍。 看着他却有些兴奋。 “你就是乔然?《中国合伙人》编剧乔然?” “您是?” “韩杰,贾导带我进来的。” 乔然茫然,印象里没这个人。 观影前盘查一次,出影院盘查一次。虽说有些麻烦,但盗版猖獗,这方面不可马虎。 趁着盘查,两人聊了几句。韩杰晋西人士,和贾科长同乡。中传毕业的,04年开始给贾导做导演助理,这一眨眼就6年了。 77年的他,一眨眼33岁了。 乔然知道这老哥哥大学是学计算机的,后来痴迷这一行,又在中传导演系深造。 还挺佩服这类人的。 大鹏,建筑专业的,逐梦娱乐圈,从主持人混到大导演。 柳燕,护士出身,一路从主持混到影视圈。 张颂闻,饮料销售、印刷小工、导游……也是热爱电影才扎进圈的。 秦兰财会专业的,不胜枚举。 舍友催促,乔然和韩杰互换联络方式,后者砸吧着嘴。 “树先生”的荒诞故事刚讲了两句,还意犹未尽呢。 “乔然,有空再聊啊。” 乔然爽朗道,之后联系您。 回宿舍的路上。 张芸龙夸小黄鸭多美多清纯。 小叮当拆台:“一开始,你说人搓衣板。” 张芸龙讪笑:“不知道人姑娘演技这么棒。” 小叮当接茬:“演技好,人就美了?” 张芸龙理直气壮道:“咱学表演的,不就看演技嘛。” 这话没毛病,小叮当都不知道怎么反驳了。 乔然若有所思的。 想着韩杰,想着树先生。 这电影挺有名的,没拿欧洲三大,国际b类电影节有所斩获。 再一想,跟他也没关系啊。 贾科长手底下的兵,项目也轮不到他盘算。 想着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 几天后,韩杰联络他,牢骚话一箩筐,话里话外这电影挺坎坷。 乔然约他吃饭细聊。 在边疆大盘鸡吃的羊肉手抓,边吃边诉苦。 “你说我勤勤恳恳为他贾科长鞍前马后多少年了。我这电影挺靠谱的,还安排下面人调研考察,论电影可行性。这一套流程下来,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开拍。他贾科长,越来越市侩!” 电影前期调研是应有的流程。 不过韩杰能拍出《hello!树先生》那种神经质质的电影,自然也不是正常人思维能比量的。这种文艺导演灵感如泉涌尿崩,恨不得立马立项开拍,创做激情迸发。 乔然顺着他,多听少说。 试探道:“韩哥,我投点?” 韩杰实诚道:“我这电影过审有难度。” 电影审核没个硬性标准,总之对第六代导演警觉点,这些人有前科。贾科长的《小武》,不是以后网络发达,乔然也找不到路径观看。 去年《蜗居》,映射社会问题,没播完就下画了。 《树先生》对社会不算揭露。 算是直接掀开,批判了! 电影过审确实是个难点。 乔然知道这电影肯定能过审,能拿国际奖项,质量不差还能赚钱,自然不想错过。 “韩哥,咱电影人,就是社会最后一颗良心呐。大剪刀怕啥,听我的,拍!” 乔然震耳发聩的“良心”,韩杰听激动了。不是在边疆餐馆,高低整两瓶。 “拍!人死卵朝天,这些年了还没混上正导演。能执导一部电影,死了也值。” 乔然慰贴的夸韩杰真性情,什么死不死的,要当国际大导演的。 韩杰谦虚摆手,国内大导演咱就满足了。 “那还不是小菜一碟。” 二人分别后,乔然感叹这些拍艺术片导演挺好处的,整天艺术长艺术短挂嘴边,内心起码没那么多弯弯绕。 只是《树先生》,这项目能顺利拿到吗?心中划上问号。 有枣没枣,先打它一杆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