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唐若玲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
谁也劝不动!
唐若雪本来还想开口劝诫一下,但是被唐若玲直接用眼神瞪了回去。
薛桂枝叹了一口气,回到厨房继续收拾着东西,家里的这种事情一直都是唐建明做主。
而唐建明也有些犹豫,拿起报纸看了一眼,却根本看不下去,只好又重新放回桌子上。
此刻唐建明的内心也很纠结,既心动,又担忧。
唐若玲见状,叹了一口气,缓缓的说道:“爸,实在不行少一点也可以,我也是没办法呀,没赶上分配工作,只能去做个体户摆摊。
有顾客的时候能赚一点,没顾客的时候只能指望着第二天多赚一点补上,不像捧着铁饭碗的人,每个月都是固定发工资,怎么着都不会影响。”
唐若玲没等父亲开口,便连忙站了起来,“算了算了,我走了,我也知道家里没什么积蓄,弟弟也还在读书,我再去别的地方想想办法。”
唐若玲说完,看了一下唐建明,转身准备离开。
唐建明的眉毛挑了挑,呼出一口重气说道:“你坐下,钱的事情我知道了,不过家里一时半会没那么多钱,但拿出两千块钱还是可以的,到时候还个千把块就行了,你弟弟还在上学,家里也要开销。”
唐建明颇感无奈,几个女儿都不太让人省心,他只希望这一次玲玲能够成功,也省的自己再操心了。
“桂枝,去给玲玲拿钱,家里再难,孩子想做事,做父母的能帮还是要帮。”
说完这句话,唐建明突然感觉到自己有些累了,只想回房间休息。
“嗯!”
薛桂枝轻轻应了一声,便去铁皮盒子里数了钱,一起拿给了唐若玲。
唐若雪抿了抿嘴唇,还是小声说道:“姐,我还是觉得苏阳说的有道理,你还是小心一点的好,毕竟这不是一个小数目。”
唐若雪感觉姐姐太冲动了。
而且投入的成本实在太高了,如果赚了还好,如果赔了呢,那怎么办?
但唐若玲此刻哪里听得进去,马上就把脸沉了下来,不悦的说道:
“若雪,你就是太听苏阳的话了,我承认苏阳现在确实不一样了,会赚钱。但你姐姐也不傻,况且你姐夫可是大学生,论脑子难道还比不过苏阳?”
看到姐姐这副样子,唐若雪只能憋住不再说话,不过她心里依旧很不放心,决定还是抽时间去问问苏阳。
她相信苏阳不会在这种事上骗自己,现在进喇叭裤很有可能是要亏本的!
唐若玲接过薛桂枝手里的钱,说了几句让母亲放心之类的话后,就匆匆忙忙出门,甚至都没有跟父亲再打招呼。
看着女儿匆匆离去的背影,薛桂枝只能暗自叹了口气。
……
直到晚上九点多,张进和唐若玲夫妻两人才回到家里。
唐若玲从娘家拿了两千块钱,而张进从父母那边拿了四千块钱,加上家里存的三千块钱,共准备了九千。
虽说和她预计的还差一点,不过应该也够了。
握着这么多钱,唐若玲有些恍惚,这些钱就是自己的开始,就是自己成为万元户的资本,明天天不亮就要去魔都!
这一次她准备拉着张进一起去,让他好好看看繁华的魔都,是小城所不能比的。
一晚上两个人几乎都没怎么睡着,翻来复去,脑子里都是第二天去魔都进喇叭裤的场景。
张进也顾不上打扰到领导,大晚上的还是打电话请了假。
好不容易迷迷糊糊睡到天微亮,唐若玲马上起来洗漱,迫不及待的催促着张进起床。
月光残存,两个人就这么一前一后的走到车站,最早的一班车进站还要等半个小时。
两人一边吃着提前准备的鸡蛋、馒头,一边不停张望,好不容易听到火车摩擦铁轨的声音。
车子刚停稳,唐若玲就第一个冲了上去,张进紧随其后。
熬过了火车上的那些时间,夫妻两个人终于来到了魔都。
此刻街市上已经人来人往,大多都骑着自行车,人流中也有骑摩托车的,最繁华的路口,甚至还有好几辆小轿车。
这就是魔都!
夫妻两个人不禁连连感叹,这是他们小城市里无法比拟的!
街面上不少年轻男女穿着时尚,喇叭裤也并不少见。
张进还在感叹着魔都繁华的时候,唐若玲已经把他拉出了火车站,现在着急的不是看魔都的风景,而是去批发市场。
刚坐上人力三轮车,唐若玲就催促师傅快点,称自己去批发市场有急事。
……
此时批发市场已经有零零散散几个人排队了。
“看看看,我没骗你吧,这些人来的比我们还早,批发市场里的衣服都是畅销货,现在人还不多,一会快中午的时候,各地来这里进货的个体户都能排到门口!”
唐若玲指了指几个腰包里鼓鼓囊囊的个体户说道。
张进努力的呼吸着魔都的空气,也许魔都就是能大笔赚取财富的地方。
他不觉握紧了拳头,心里暗暗发誓,以自己的头脑一定会成功,一定能闯出一番天地来!
如果这次能成功的话,他就准备去单位里辞职,铁饭碗的固定工资肯定不能和这么大的收益相提并论!
想着这些,张进不由得加快了脚步,速度甚至比唐若玲还要快一点。
阿涛门市部。
阿涛和胡哥准备把这几天的库存快速出掉,价格的话胡哥预计还能往上提五块钱。
最近喇叭裤的货源明显多了很多,虽然和阿涛手里的货源相比,质量以及款式还是差了一些。
但现在喇叭裤的进价已经低了十块钱了,再往下去的话,简直要降价到二十多块钱一条了!
如果这批货提不上价钱的话,那阿涛手里刻意积压的货物就都砸在手里了。
阿涛不知道胡哥说的提价这个方法有没有用,看着卷帘门门口排着队伍的个体户们,也有些紧张起来了。
应该能行吧,希望今天能多出一点货……
卷帘门一拉开,工作人员就准备开始忙碌起来了。
阿涛清了清嗓子,喊了一声:“大家不要急,排好队,先听我说两句。”
阿涛的声音很大,人群一下子就安
静了下来,众人的脸上写满了疑惑。
最近的喇叭裤实在太好卖了,而且有的地方喇叭裤出货价格也低了下来,他们也想知道阿涛准备说些什么。
阿涛搬了一张凳子,站在上面让所有人能看到自己。
“大家都听我说,现在喇叭裤的数量虽然上去了,但是好的货源就那两家,为了能更多的拿到好货源,我进货的价格自然也上去了。
这一次比上一次还要贵八块钱,不过大家放心,我只在喇叭裤上面加五块钱,今天一条喇叭裤五十五块钱。
这已经是最低的了,我的利润也有限,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我!”
听到阿涛这样说,人群顿时议论起来。
作为一个批发商,上游的成本增加了,相应的增加批发价也正常,总不能赔钱赚吆喝吧。
而且听阿涛说了,他进货的成本价上升了八块钱,给到个体户的批发价只上升了五块钱。
这阿涛也算是实诚人了……
大家的心里是各种想法,但是没什么人有太多的怀疑,因为在批发市场,所有人都知道阿涛的货源最好!
只不过有的个体户原本要进五十条喇叭裤的,这一次要少进一点了,只能进四十条。
但更多的是像唐若玲这样的,听到喇叭裤又涨价了,反而觉得有一种危机感。
生怕轮到自己的时候就没货了,露出一副争抢的心态。
“老公,上次喇叭裤的进价还是五十块钱,这次就涨到五十五块钱了,可想而知喇叭裤有多畅销。
这次回去,喇叭裤我要卖一百块钱一条,批发价上升,我肯定也要涨价,爱买不买,喇叭裤可是稀罕货!
你看看魔都的那些年轻男女,都穿着喇叭裤,这叫什么,这叫时髦!”
唐若玲几乎把自己能整的词都整出来了。
在她看来,买到就是赚到。
尤其是看着那些争先恐后付钱拿货的个体户,唐若玲只感觉自己豪情万丈。
唐若玲排的比较靠前,没多久就轮到她了,看着手里鼓鼓囊囊的一大包大团结,变成了整整几大包喇叭裤,夫妻两个人都笑开了花。
与此同时,阿涛看着排队的个体户里多了一些新面孔,心里也稍稍放心下来了,今天的货能出去很多!
胡哥还跟他说,今天整整一天都要出货,哪怕是加班加点也要干,过了今天之后,就关门一个星期!
一个星期之后,他的价格都要拉到和其他门市店一样的位置。
因为胡哥得到消息,喇叭裤的成本价还要降低,到时候这个风险就全部转移到个体户手里了。
反正自己不亏钱就行了,这几次的批发,几乎把几个月的钱全部赚了回来。
此刻,阿涛不得不佩服胡哥的脑子灵活,居然能想出来这个法子,不然这些喇叭裤砸在自己手里,真的要亏成狗了。
拎着沉甸甸的袋子,张进和唐若玲两个人都咧嘴笑了,一路上都在规划回去后怎么摆摊的事情。
这一刻,好像成功已经浮现在他们眼前。
父母的期盼,同事的羡慕,同行的嫉妒,更主要的是,凸显自己的能力,别人能做成的,他们也能做,而且要比他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