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93:开局退婚迎娶白富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93章 这日后若是在流回来......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陈阳在旁边点点头,心中暗自惊叹,确实像耿老说的,后世市面上,确实见过不少带有A类的火漆印章瓷器,那些大多是当年文物商店的库存品,但是C类的,自己穿越前在各大拍卖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真是一次都没有见过。 “所以耿老,”陈阳忍不住开口道,“就是说这批瓷器,现在算是有了最高级别的出国护照呗!这可比外交护照还要稀罕啊!” “哈哈,你这个比喻倒是贴切。”耿老笑着点头,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正是如此。这火漆印不仅是出关的凭证,更是文物价值的最高认证。” “每一个C类印都代表着国家对这些文物的最高级别鉴定和认可。” “你看这个印制过程,”他指着火漆印的制作工艺,语气变得专业起来,“这火漆是用上等松脂、天然虫胶和特制颜料按照秘密配方混合制成的,遇热即熔,冷却后立即凝固成坚硬的印记。” “一旦打在文物上,就很难完整取下,任何强行撕毁的痕迹都会被立即发现。这也是为了防止伪造和滥用,确保每一件带有火漆印的文物都是经过严格审核的真品。” “而且,”耿老神秘地压低了声音,“这C类火漆印还有一个特殊功能,印泥中添加了特殊的荧光粉末,在紫外线下会发出独特的光芒,这是任何仿制品都无法复制的防伪标识。” 工作人员开始为瓷器打上火漆印。只见他们先将火漆棒在酒精灯上加热融化,然后小心地滴在瓷器的底部不显眼处,迅速盖上印章,待冷却后取下。 陈阳仔细观察着整个过程,发现工作人员的手法极其专业。他们会先用放大镜仔细检查瓷器底部的纹理,寻找最适合打印的位置。 “耿老,你们是怎么选择位置的?”陈阳忍不住问道。 正在操作的耿老抬起头,笑着解释:“小伙子,这可有讲究了。首先要避开釉色变化的地方,其次要避开款识,最重要的是要选择胎体相对平整的位置。” “为什么要这样?”陈阳追问。 “火漆印如果打在不平整的地方,容易造成印文不清晰,甚至可能因为受力不均匀而损伤瓷器。”老师傅一边说着,一边继续手中的工作,“你看,我现在用的这个火漆棒,温度控制在160到180度之间,这是经过无数次实验得出的最佳温度。” 陈阳注意到耿老手边还放着一个温度计,每次加热前都会测量,“哦,原来这东西还有这么多说法,我还以为印上就行呢!” “那可不是!”耿老笑着摆摆手,“温度低了,火漆不能完全融化,打出来的印章会有气泡,影响清晰度;温度高了,火漆会变得太稀,容易流淌,而且可能对瓷器造成热冲击。” 这时,另一位工作人员补充道:“而且火漆的成分也很重要。我们用的火漆含有特殊的防伪成分,在紫外线下会呈现特定的荧光反应。” 陈阳眼睛一亮:“这样就能防止伪造了?” “没错,”工作人员笑道,“这种特殊火漆的配方是保密的,市面上根本买不到同样的材料。” 耿老这时指着正在操作的师傅说:“陈阳,老杜的手艺是我们这里最好的,他可是从第一代火漆印就开始了。” 被称为老陈的师傅有些不好意思:“耿老过奖了,这活儿需要的是耐心和责任心。每一件文物都是国宝,容不得半点马虎。” “那万一打坏了怎么办?”陈阳好奇地问。 老陈和耿老相视一笑,老陈说:“这么多年来,我们还真没出过这样的事故。因为每一个步骤都有严格的操作规程。” “比如说,”老陈一边演示一边解释,“滴火漆的时候,手要悬空,距离瓷器表面保持3到5毫米的距离,让火漆自然滴落,而不是直接接触。” 陈阳看着那颗鲜红的火漆慢慢滴落,心中暗自赞叹:“这确实需要很好的手感。” “盖印的时候更关键,”老陈继续说道,“要垂直下压,力度均匀,保持3到5秒,让印文完全成型。” 耿老在旁边补充:“这个时间也是经过无数次试验确定的。时间短了印文不清晰,时间长了容易粘印。” 陈阳注意到老杜在取下印章后,还会用放大镜仔细检查印文的清晰度:“合格的标准是什么?” “印文必须完整清晰,边缘无毛刺,没有气泡,颜色均匀。”老杜一边检查一边说道,“如果有任何瑕疵,都要及时重新打印。” “重新打印会不会损伤文物?”陈阳有些担心。 耿老解释道:“火漆是可以重复融化的,我们有专门的溶剂可以安全地去除不合格的火漆印,不会对文物造成任何损伤。” 陈阳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这真是考虑得很周到。” 老杜这时已经完成了一件瓷器的打印,他小心地将瓷器放回原位,然后在记录本上详细记录:“青花釉里红梅瓶,高28.5厘米,口径5.2厘米,火漆印位置:底部款识左侧,印文清晰,操作时间14:32。” “记录也这么详细?”陈阳惊讶道。 “当然,”耿老笑呵呵拍拍陈阳的肩膀说道,“这些记录将来都要存档的,万一有什么问题,可以追溯到具体的操作人员和时间。” 老杜点头:“我们的工作不仅要对现在负责,更要对历史负责。” 这时,另一位工作人员走过来,手里拿着一份清单:“耿老,这批瓷器的照片都拍好了,包括打印前后的对比照片。” 耿老接过清单查看:“很好,照片资料也是很重要的档案。每一件文物出境前后的状态都要有完整的影像记录。” 陈阳看着这套完整的流程,不禁感叹:“这工作真是环环相扣,一点都不能马虎。” “每一个步骤都要极其小心。”耿老走到旁边正在工作人员旁边,示意陈阳仔细看着,“温度太高会损伤文物,太低又无法完整烙印。力度要适中,既要清晰可见,又不能对文物造成任何损伤。” “耿老,您说的这些标准,是怎么制定出来的?”陈阳好奇地问道。 “这些标准是经过这么多的实践总结出来的,”耿老回忆道,“最初的时候,我们也走过不少弯路,甚至出现过操作不当损伤文物的情况。” 老陈接话道:“后来,我们反复试验,不断改进工艺,才形成了现在这套标准化的操作流程。” “那损伤的文物怎么办?”陈阳担心地问。 “损伤的文物我们都会请最好的修复专家进行修复,”耿老严肃地说,“虽然修复技术很高超,但我们的原则是预防为主,绝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陈阳看着工作人员娴熟的操作,不禁感叹:“这真是门技术活。” “小陈,你想不想亲自试试?”老陈突然提议道。 陈阳随后微微一愣,急忙抬手摆摆,“耿老,这活我可来不了,急性子!” “哈哈哈,你小子!”耿老笑着看看陈阳,“你说的对,这种活急性子可是干不了。” “这不是一项简单的技术活,更是责任活。”耿老严肃地说,“这小小的一方火漆印,关系着国家文物的安全和尊严。我们要确保每一件流出国的文物,都是真正符合出境标准的。” “耿老,我听说有很多人在伪造这出境火漆印,真的假的?”对于这个问题,陈阳后世没搞懂。因为当时有很多从海外流回来的瓷器,瓷器底部都有火漆印,后世有几位专家,曾经发现这些火漆印居然是当年伪造的。 耿老微微皱了一下眉头,指着桌上的瓷器,“之前确实有不少文物商店的人这么做,但是这些年因为工艺的提高,虽然也有人伪造,到了海关那里,也出不去。” 说着,耿老叹了口气:“这些年来,我们见过太多试图伪造火漆印的行为。但真正的火漆印有其独特的工艺和特征,不是那么容易模仿的。” “陈阳,这火漆印除了出境之外,还有另一个作用了,”耿老指着C类印章,“有了这个印,我们就能追踪文物的去向,确保它们按时回国。” 耿老继续解释:“而且接收方也要签署严格的协议,包括保险、安保、展出条件等各个方面的要求。” 陈阳若有所思:“所以这火漆印不仅是出关的通行证,更是文物身份的象征。” 耿老点头赞同:“而且这个身份证是国际认可的,在世界任何地方,只要看到我们的火漆印,就知道这件文物的来源和合法性。” “那如果火漆印损坏了怎么办?”陈阳想到一个问题。 “如果是自然损坏,那就没有办法了,”耿老回答,“我们的火漆印有防磨损设计,正常情况下可以保持几十年不变。” 所有的瓷器都完成了火漆印的加盖工作。耿老戴上白手套,最后检查了一遍:“好了,这批文物终于有了它们的"护照",可以合法出境了。” 陈阳看着那一排排精美的瓷器,底部鲜红的火漆印在灯光下格外醒目。那不仅仅是一个印章,更是一份责任,一段历史,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守护。 工作人员将火漆印章打好之后,开始小心地包装瓷器,每一个步骤都极其谨慎。陈阳知道,这批瓷器即将开启新的旅程,而那一方小小的火漆印,将是它们通往世界的通行证。 同时陈阳嘴角不由微微笑了一下,一个大胆而狡黠的念头在心中悄然萌生。 他想到了后世那些拍卖会上频频出现的海外回流瓷器,有不少都带着这种火漆印章从海外流回国内。表面看起来似乎证明了它们曾经的合法出境身份,但其中有相当数量都是赝品。 陈阳心中暗想,自己这些来自青山居士烧制的赝品,那么在未来,这些高仿品上打着验明正身的火漆印,再次以海外回流的身份出现在国内拍卖市场时,那火漆印就成了它们身份证明的重要依据。 收藏家们看到印章,自然会认为这些瓷器曾经是合法出境的真品,从而放松警惕。 他甚至想象着二十年后的场景:那些曾经亲手经过他手的高仿瓷器,带着逼真的火漆印章重新出现在国内市场。到时候,不知道会有多少专家学者为之倾倒,多少收藏家为之疯狂竞拍。 而最讽刺的是,这些赝品的合法出境身份,恰恰是通过今天这个严格的认证程序建立起来的。那些负责任的文物工作者们,万万想不到他们今天的一丝不苟,竟然会为未来的造假活动提供如此完美的掩护。 想到这里,陈阳的笑容变得更加玩味。经过自己这次的操作,不知道有多少赝品,在二十年后又要重新流回来,那时候,可就好玩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