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喊娘这事也是传到洛阳,远在洛阳的王允传来回信。让王夫人赶紧教会逸儿喊爹,还叮嘱王夫人天暖便动身前往洛阳。
岁旦算是过完了,天气也是逐渐变暖。王府上下的生活也算平静下来。不少人离开王府投身“事业”之中。高顺依旧是每日跟在我身后,不发一言。
这一日我叫道:“高…顺。”高顺二字叫的真切。两边丫鬟与高顺听道声音,赶紧凑与身前。高顺更是激动,平日这些丫鬟都叫高顺高木木,高顺二字反而很少有人称呼,只有王夫人才这般叫。
其实高顺平日抱着我,也会在我耳边低语。“高顺。”今日突然从我口中听到高顺二字,他能不激动吗。
这俩小丫鬟可不干了,一把把我抱在怀里。“我是小秋,公子叫小秋。”“我是月儿。”这俩丫鬟一边瞪着高顺,一边重复着小秋,月儿。
光和四年三月,王夫人本打算赶往洛阳,谁知天气变暖,随之而来的是一场瘟疫。瘟疫爆发的也比较突然,并州幽州两地相对严重。着打破了王夫人算计,也耽搁了回洛阳的进程。瘟疫一直持续了数月。
瘟疫刚刚结束,又迎来大旱。
天灾人祸马上要来了,这就是这两年连续的灾难,导致了历史上有名的农民起义,史称“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是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现如今瘟疫大旱,张角建立的太平道也开始冒头。
太平道教治病救人,给老百姓粮食笼络人心,看来早在多年张角便开始谋划。
太原王府。
这数月的瘟疫也是另王夫人内心焦虑,考虑到王逸太小,再加上瘟疫肆虐,返回洛阳的行程便耽搁了。给王允去的信中也是说明了缘由,并告知王允,说逸儿已经会喊爹了,还会不少话了呢。说逸儿马上周岁了,逸儿抓周可是大事,你这个当爹的可得好好安排。
王允本打算在洛阳给这小儿子抓周,毕竟洛阳的圈子达官贵人比较多。谁曾想遇上这天灾,不得已王允又准备赶回太原。这次一同回来的还有我二哥,三哥。二哥王景,三哥王定。
大哥王盖被留在洛阳处理家中事务。
整个王府上下与我家走动最多的是一个十几岁少年,这少年是我堂兄。我这堂兄叫王凌,长得到颇为壮实。也是一日前来拜访我母亲王夫人,被门口高顺武艺所惊,便时常上门讨教。
我堂兄,王凌!也是个人物好吧。也算是北魏名臣,更是令司马懿心生忌惮之人。司马懿啊,愣是活死曹操三代人,用数十年隐忍窃取了曹家三代人心血的狠人。对与这个王凌,我本来没有太大印象。
只是有一日堂兄前来拜访,这名字听着耳熟,才想起来这么一号人物。具体有什么战绩我不是很清楚,只记得司马懿造反,这个王凌忠心曹魏,然后事情暴露,王凌最后饮恨自杀了。
额滴,额滴,都是额滴。
反正小,遇到这种情况就要发挥我如今的优势,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