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多久,王允也是临危受命,出任豫州刺史,正面抵挡黄巾。颍川荀爽,孔融等人也成为了刺史从事。
我是要死要活的也要跟着王允去豫州,王夫人原本并不同意。我便以蔡邕教导的来反驳,“父亲亲临前线,作为儿子怎能独善其身?兄长如今身居要职,不能陪同父亲,吾虽年幼却可解父亲思念之情。百姓见父亲带着我一同前往,可安民心,提士气。况且还有高顺,乐进二人。逸逸逸逸逸,芸芸芸芸芸。”
王夫人还是不同意,可王允听我这般解释后反而答应了。“我儿既然有此觉悟,此行便一同前往。也让我看看你在皇甫将军那里,是否学到点东西。”
王夫人自然是伤心落泪,看的我也难受的要命。我出声安慰道:“母亲大可放心,豫州郡城高大,岂是黄巾贼子可破!黄巾贼子不过土鸡瓦狗儿。何况我身边还有高顺,乐进二人,定可保父亲与孩儿无恙。”
安慰完我母亲以后,我便去蔡邕府上跟蔡邕道别。
蔡邕知道以后是勃然大怒,可下了我一跳。这反应比我母亲的反应还激烈,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豫州乃事战乱之地,你一个小孩子跑去瞎胡闹。该打!”说完便拿起戒尺狠狠的打在我手心上。
“疼不疼!”
我眼泪都掉出来了,蔡邕还问我疼不疼。蔡邕的动静有些大,蔡琰也是听到了便跑了过来。
蔡琰见我眼泪汪汪,又见蔡邕手拿戒尺气喘吁吁,赶忙上前劝阻蔡邕。可此时蔡邕根本不买账,继续问道:“疼不疼!”
“疼。”
“还去不去!”
“去。”
迎接我的又是一顿戒尺,手都给我打肿了,可我就是不躲。可能是蔡邕打累了,也可能是见我下定决心,蔡邕出了一口气坐了下来。
“跪下,我问你,为何要去豫州?”
“因为父亲要前往豫州。”
“豫州乃事战乱之地,如今黄巾势大,你去只会让你父亲分心!”
“老师,皇甫师傅说,兵法需要从实战中演练,我虽然年幼,可也学习兵法两年,老师说赵括就只会纸上谈兵,导致赵国覆灭。弟子不想做赵括。”
“哼,可你如今年纪,去了又有何用?”
“老师,有志者不在年高,无志者空活百岁。吾虽年幼,可父亲带着我,可安民心升战意。”
“有志者不在年高,无志者空活百岁。好!好!好!你去吧!”
蔡邕一连三个好字,蔡琰见蔡邕松了口,连忙小跑过来,看着我已经肿起来的小手,满脸心疼。“你这小小年纪,志气还不小嘞。姐姐再见到你,是不是得喊你小将军?”
蔡琰把我搂在怀里,安慰道。
经过两年,这蔡琰也是发育起来,比两年前看起来,显得成熟很多。
“哎。”坐在一旁的蔡邕传来叹息。
我见他眼神深邃,眼眶微红。嘴里还念叨着“有志者不在年高,无志者空活百岁。”我知道这句话是触动了蔡邕的内心。
要不然在董卓死的时候,蔡邕对这个对他来说,有知遇之恩的董卓声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