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陈家有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3章 松子街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陈三妹闻言一怔,有种自己给自己挖坑跳的感觉。 如今,她最不想与周庆年提的就是亲事、感情,可他却偏偏见缝插针,时刻不忘表白自己的心意。 “唉……走吧。”陈三妹无语。 “去哪里?松子胡同?”周庆年问。 “嗯,你知道怎么走吧?” 周庆年见陈三妹有些闷闷的,也就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领着她朝着城南新区的方向走。 一路沉默,周庆年便开口问陈三妹为何来县衙,又为何与吴岂忧等人纠缠。成三妹便将来龙去脉与周庆年说了,再说到钱的时候,她还细细盯着周庆年的表情看,要是他有半点见财起意的心思,她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退亲,无论有多艰难他都得与他两清。 说到底,她还是信了周庆年,信他的人品,也信他的说词,他说,那些话都是为了稳住他母亲不去陈家闹,不得已才说的。 她纠结,觉得有道理,却又觉得他的那些说词歹毒! 索性,周庆年听到一千两银子时只是皱了皱眉,眼中并没有贪婪,她悬着的一颗心才落了下来。 她呀,就是个矛盾体,情不自禁的信他,又忐忐忑忑的不信他。 而后,她又问周庆年为何会在县衙。 原来,周庆年以案首考取了清河县今年的秀才,算是真正的入了仕。而秀才可以见县官不跪,名下百亩以内的田地可以免税。并且,每年秀才统考,名次好的每月还有稟米可领,这稟米可直接领米,也可直接兑换成现银。 周庆年今天,也是才来县衙领稟米。因为今年粮食紧缺,他也直接兑成了银子,六个月的稟米兑下来刚好三两。才兑好银子出来,便撞见了陈三妹。 陈三妹呼了一口气,真是好巧他妈给好巧开门,好巧到家了!他们可真是有缘得很呐,这都能够遇得到! 不过也真是亏得遇上了他,不然今天她可真得尬死得了。跟老爹或者是跟几个不熟的男孩子说:我来大姨妈了,那都不如让她死了呢。 跟未婚夫说那就完全不一样了,陈三妹甚至觉得理所当然。况且他们相处过一段时间,很是熟悉的。 “你一个月就那么点钱收入,干嘛还给我把钱给付了,我又不缺那个钱。” 陈三妹有些责备的看着周庆年,觉得他又有些可怜。就算他考了秀才,周家父母与有荣焉,却因无法掌控他与他不是很亲近。如今他一个人在外求学,只怕来自父母的剥削要多过关心。 “我这么穷,三妹你是不是嫌弃我了?”周庆年有些黏黏的问,而后又自顾自的笑起来道:“不过我听劝,写了几个故事。” “你写话本了?”陈三妹不可置信的问。 “嗯,写了几个,果然是比抄书赚的多。”他盯着陈三妹,眼里有些狡黠,又道:“嗯……这些年我存了些钱,又向同窗借了些银子把书院旁的书肆给盘了下来。又私下收罗一些话本子卖,不想这话本子卖的到比正经的书卖的好。” “书院旁边,怎么就正经书不如话本子好卖了呢?难道你们书院里读圣贤书的人还不如读话本子的多?”陈三妹好奇的问。 “非也。”周庆年道:“我看来买话本子的多少写富贵人家的小厮丫头,书院里的学子来买的倒是少。书肆里的正经书不好卖,说到底还是书太贵,学子又大多是耕读之家,不算富裕……” 总之,就是一句话,买不起。 “这到是。”陈三妹说着,灵机一动道:“既然买不起,你可以租啊,不同的书,按出租的时间去算租金,到期还书便是。那些书放着也是放着,租出去贫穷的学子能花少钱多读书,你也能从中赚取利润,这是互利互惠的事啊。” 现在她不知道有没有借书这回事,反正她读书的时候,金庸武侠她是租了一个遍的。话说到这里,可行不可行周庆年自有判断,若能行,具体怎么行事想来他也会周全的。 “这个主意不错,可行啊。” 周庆年闻言,眼中顿时亮了起来,看着陈三妹又惊又喜。盘了那个书肆,除了每个月多买出去的话本,其它书的销量其实和以前的老东家根本没多大区别。 如今有了这个主意,想来,回本的事也不远了,等收回成本后,也能给铺子里的小伙计涨涨工钱。 二人边走边聊,竟是不觉得冷场。 “喏,前面就是松子胡同了。”周庆年放慢了步子,指着前面规划得整齐的一片住宅道:“这片区的宅子刚盖没几年,都还挺新的,一般都是些新帮来的小有资本的人家卖来地皮盖的。当然,里面也不乏些两进三进的大宅子,要是想在大一些,还得是裕兴路那片区了,那里的人,几乎包揽了整个清河性的富贵人家。” 陈三妹头一次来清河县城,连方向都搞不清楚,周庆年自然地便向陈三妹介绍了起来。 陈三妹也跟着四处张望,现如今二人并未进入松子胡同,只是在临街的路上四处观望。 这条街因松子胡同而兴旺起来,便命名为松子街。松子街人来人往,四周店铺也是热闹。陈三妹左右观看,这条街的店铺有客栈、有杂货铺、有布庄,但是酒楼却独独只有一家,且这个点正是该吃午饭的时候,竟是几乎无人光顾,到不如街边搭起的小摊贩生意好。 因此,陈三妹到是一眼便看到了“什锦酒楼出售”的牌子。 “按说,这松子胡同也大多是中产之家,这酒楼怎就生意如此不景气?”陈三妹指着对面冷冷清清的酒楼问。 “这两年,年春不好,影响的又岂只是地里刨食的庄稼人啊。” 周庆年闷闷的说着,一股无力感顿时就蔓延上眉眼之间。 年春不好,百姓收入少,米粮蔬菜样样涨价,物价上涨,收入却不见涨。而原材料涨了,酒楼这些肯定也要跟着涨,生意自然是难做了起来。 “你说,这么一间酒楼要多少钱才能盘下来?” 陈三妹细细的看着什锦酒楼问。这酒楼,地理位置相当不错,四周没有竞争对手,临街却又与居民区离得不远,而且这条街住的人也多是些殷实之家,大多不差十文八文的钱,很是适合她用来开个“酸辣粉”专卖馆。 “你想把这酒楼盘下来?”周庆年有些诧异地问。 这什锦酒楼临街,两层高,光是铺面占地就有四百多平,后面还带有一个宽阔的院子,足够十口之家宽宽的住。这样的铺子,没个几百两银子,轻易拿不下来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