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从卖盒饭开始走上人生巅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2章 陈鸣远的紫砂壶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他们手上多是一些正统的古玩,比如陶器,瓷器,玉器还有书画等。 而他拿到的几乎都是杂项,什么漆器,紫砂壶,砚台,钱币。 普通人要学精通正统古玩都很难,更别说深入了解这些杂项了。 况且那些书画也没有他手上的“小云林”刁钻。 罗云航再看一眼方彦宗得意的表情,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这人是有病吧? 他不记得自己哪里得罪过他。 罗云航也不再多想,前面四个人已经讲完,轮到他了。 他连忙站起来。 “第一件,我判定它是一方民国仿宋抄手砚。 之所以这样判断,是因为它看上去虽然是宋代时期的风格,砚材也是‘端砚"的材料,但仔细观察可以看出制作工艺很粗糙,色泽、润都都不是很好。 再从它制作的工艺和包浆等方面的情况来判断,这方砚台是民国时期的作品。” 罗云航介绍完第一件,向一斋,李大师他们都点点头。 “说的不错,你继续。” 方彦宗见第一件没有难住他,瞬间黑了脸。 罗云航继续拿起第二件。 “这是一件清代乾隆年间的朱漆香盒,从它的风格和制式可以断定。 至于这幅画,“小云林”印乃是清代画家高简的,他字澹游、德园,号旅云、澹游子、一云山人、旅云山人、娱晖老人,能诗,工山水,画学元四家,喜倪云林,有“小云林”印。 所以我断定这是高简的画作。 这紫砂壶等我最后再说,先说这枚钱币。 这是一枚标准的秦半两,面文高而狭长,略呈弧形,外形是外圆孔方,面背无廓,形制与钱文精整。”琇書蛧 “哈哈,云航,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回想半年前你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全靠运气捡漏的嫩头青,现在已经成长为一个很不错的古玩行家了。 小云林,这幅画可是难倒了不少人,连彦宗当初都没有答出这幅画的作者,没想到你竟然答上来了。” 向一斋老怀欣慰,心道罗云航还真是天生干这一行的好料子,这学习速度,简直惊人了,这才小半年吧,他竟然就已经这么厉害了。 向天虹也一脸羡慕的看着罗云航,他还从来没听爷爷当众这么夸过谁呢,连他也没有过。 方彦宗不服气的撇了撇嘴,这小子也就是运气好撞上了。 “你还有紫砂壶没说呢!”方彦宗指了指桌上的紫砂壶。 罗云航不紧不慢的拿起紫砂壶。 “这紫砂壶,乃是清代紫砂壶名家,陈鸣远大师的作品。” 罗云航此言一出,知晓陈鸣远此人和这紫砂壶情况的人,都纷纷愣住了。 这明明就是一把普通的清代无名氏做的紫砂壶,不过因为造型古朴大方,才流传至今。 这小子怎么说他是陈鸣远的作品? 要真是陈鸣远的作品,那可就厉害了去。 向一斋和李大师的神色瞬间变得严肃起来。 方彦宗则像是听到了什么好笑的笑话:“故弄玄虚,你说错了,这就是一个普通的清代紫砂壶而已!” 罗云航不置可否。 向一斋不高兴的看着方彦宗:“彦宗,我再三说,干咱们这行,永远不要觉得自己学够了,多听取别人的意见,总是好的。 云航是个稳妥的人,既然敢当着大家说出来,一定有他的道理,且听听他怎么说,再作辩驳。” 向一斋落了方彦宗的面子,他老大不爽的点了点头:“您说的是。” 他倒要看看这小子怎么说出花来! “其实最初我本来也觉得,它就是就是一只普通的清代紫砂壶。 因为上面没有留下任何印记,它的主人也不得而知。 但是我突然被上面的壶身铭吸引了。 这只莲子壶上的壶身铭:资尔清德,烦暑咸涤,君子友之,以永朝夕。 它的字体和我在博物馆看到过的,陈鸣远大师那只南瓜壶上的字体,有九分相似。 熟悉我的朋友和长辈都知道,我在书法上还算有点研究,这么相似的字体,又同是清代作品,引起了我的重视。 于是我反反复复的把这只紫砂壶再研究了一遍。 终于,让我发现了不寻常的地方。 谁能想到,这壶的主人竟然会把名号留在壶嘴的地方。 “壶隐” 我在壶嘴里发现了隐藏起来的“壶隐”两个字,陈鸣远,号鹤峰,又号石霞山人,壶隐。 所以,我才断定,这只紫砂壶是陈鸣远大师的作品。” 罗云航话音刚落,向一斋带头,现场响起了一片激烈的掌声。 即使还没有来得及验证真实性,但是他的这种精益求精,深入探究的精神,和非凡的眼力直接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方彦宗也无话可说的跟着鼓起掌来。 向天虹代表大家,拿着放大镜和手电等工具过来验证,他小心翼翼的检查一番,果然在壶嘴里面的地方发现了一个“壶隐”的印记。 再结合这壶身铭的字体和壶身的造型。 大家一致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 这紫砂壶还真是陈鸣远的作品。 身价何止翻了十倍,百倍都有了。 协会的工作人员连忙把它保护起来,可不敢再随便拿出来造了。 罗云航不但高质量的给五件古玩断了代,还发现了这么珍贵的紫砂壶,马上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一时间这件事一瞬间成为了现场的议论话题。 “江山代有才人出啊,我们之前怎么没想过,从它壶身铭的字体来判定它的主人?”向一斋感慨道。 “就算你想到了,你没有云航对书法的研究,也不可能认出这是陈鸣远的作品。”李大师直接给自家师弟泼冷水。 向一斋心道,这师兄是不能要了,净给他拆台。 “总而言之,这次的事情给我们大家敲响了一个警钟,那就是凡事多深入研究,不要放过一丝细节。 你们看,这紫砂壶在协会放了这么多年,我们这么多老家伙,都没有一个人看出它的真身。 是我们不知道陈鸣远吗?不是,是我们只看了它的表相,不愿意去深入探究。 连我们这些人,都会因为马虎大意而错失这样一件珍宝,更何况后辈们。 所以现在开始,希望大家能引以为戒,我作为协会的会长也应该反省自己。 在这里,代表协会的所有人,感谢罗云航小同志,帮我们发现了这件珍宝,不让它蒙尘。 另外,鉴于你在刚刚环节中优秀的表现,我宣布,你不用再参加第二轮考试,已经是天州市古玩协会的一份子了。” 向一斋发言结束,现场再次响起了激烈的掌声。 琇書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