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武边军:风起朔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章 加官晋爵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休得胡说,汉军之中,还从未闻有顶替战功一说!”韩江闻言立即出言训斥。 “可是这次拖的也太久了吧!”高原还是忍不住嘟囔了几句。 “放心吧,或许是长安想先看看秋收的情况。” 高原想想也对,屯田之功毕竟还是与军功有些区别,这长安来的农官也还没有离开呢。 韩奉虽然把高原打发走了,不过他自己心中其实也是忐忑不安。 他话虽然这么说,但其实他非常清楚贪墨军功之事不要说汉军了,就是在律法最严格的秦军中也是存在的。 “韩江尔怎么看?” 韩江摇了摇头道:“军赏不逾月,民赏不逾时,这是我汉家规矩……这其中怕是有些意外。” 韩奉点了点头,目光转向了长安方向。 转眼又是一个多月,此时已经到了元封元年九月。 这些时日,李显和赵禹又给鸡鹿塞送来了百余户移民,这其中还有一户乃是李显专门寻来的铁匠。 同时李显也带走了二十余户老移民,这些老移民都被送到了西部都尉辖区的各个塞障,李显显然是有心在整个西部都尉辖区推行代田法。 这天,韩奉正带领着骑卒训边,斥候忽然传来消息,说是长安派人来了。 韩奉收到消息,交代一番后,赶紧跳上马背赶回塞中。 ...... 元封元年秋九月癸卯,制约: “朕承先帝之圣绪,获奉宗宙,战战兢兢,无有懈怠。朕闻韩氏子奉乃弓侯亲子......当归籍以奉弓高侯之祀……” “弓高侯君子奉……行代田之法于朔方……功莫大鄢……当加爵一等为五大夫,另赐秉铎之爵,授官指挥之职,权鸡鹿塞塞障尉,.....” 韩奉听的晕晕乎乎,制书上说了些什么他大多数都没有记住,只记得最后自己被授了五大夫和秉铎之爵,权塞障尉。 这五大夫之爵他自然是知道的,但那秉铎之爵他却并不清楚。 好在韩江偷偷介绍了一番,如此他才知道,秉铎之爵是皇帝所定的十一等武功爵中的第六等。 韩奉原本想要留下朝廷的使者休息几日,不过此人却言道还需往五原郡走一趟,这才作罢。 “恭喜君子!” 使者走后韩江第一個向韩奉表示祝贺。 “老夫人也终于得偿所愿,君侯也后继有人了……” 韩江说着说着,眼角竟然泛起了泪花。 这时赵禹也走了过来,他拍了拍韩江的肩膀。 随后也向韩奉表达了祝贺。 韩奉明白自己能有今天离不开赵禹的帮助与举荐。 “多谢明公大德,奉无以为报,今后奉但凭明公驱使……”说着话韩奉对着赵禹就是一拜。 却不想,这一次赵禹竟然没有接受,而是侧身退到了一旁。 “韩君多礼了,此次君拜爵授职可与某没有关系,全靠了霍侍中的举荐!” “霍侍中!”韩奉先是一愣,随即想到了历史上极其有名的一位人物。 赵禹笑着道:“还有哪位,自然是哪位!” 赵禹言罢却是命取来一匹马和一杆马槊。 “这马就当是某的贺礼……” “这马槊乃是李都尉让某转交给汝的……” 韩奉接过铠甲和马槊,“多谢司马厚爱,也请司马替我向都尉问好!” 赵禹道:“这个还是留待以后吧……” 韩奉诧异道:“怎么,莫非都尉将左迁?” 赵禹叹息道:“李绪降胡,范夫(f)人城落入匈奴人之手,如今已经夺回,李都尉迁为塞外都尉受命镇守此地!” 韩奉一开始还没有反应过来,待赵禹言罢才反应过来。 这也怪不得韩奉,后世许多人都把范夫(f)人城,当做范夫(f)人城,还编写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就如同孟姜女哭长城一样,原本是发生在齐国,这长城也是齐长城,后世却被安在了秦长城上,还当成了对始皇帝的控诉。 韩奉反应过来之后,心中不禁对李显担忧起来。 这范夫人城可是建于浚稽山东麓的隘口处。 可以说是孤悬于外,四周皆是匈奴人。 尤其是韩奉还依稀记得,数年之后汉匈再度开战时,这范夫人城可是被匈奴人所夺,城中军民百姓也是十不存一。 赵禹也看出了韩奉的担忧,他笑着道:“李都尉言,大丈夫当效霍骠骑扬威异域封狼居胥岂能久居安乐之地……” 韩奉闻言心中也升起了一股激情。 他看向塞外的草原大声道:“壮哉,我大汉男儿正该如此……恨不能随李都尉永镇漠北……” 赵禹笑道:“有机会的!” 这时一旁的韩江笑着问道:“李都尉左迁,这新任的西部都尉不会是赵司马吧!” 赵禹含蓄的点了点头:“某能为这西部都尉,还多亏了韩君……” “韩江尔也是一猛将,如今某正缺一骑兵指挥,尔可有此意?” 韩江摆了摆手,“某还是跟着我家君子……” 赵禹点了点头,轻轻一叹:“如此也好,韩君如今已简在帝心,说不得哪日就一飞冲天了……” 韩奉也没有矫情,三人又聊了几句,这时韩奉方才请教起鸡鹿塞的问题。 赵禹道:“鸡鹿塞升级为塞障乃是陛下亲口之命……想来不久长安就会有新的诏命下达!” …… 转眼之间已然是到了粟米收割的季节。 鸡鹿塞种植的粟米并不多,总共不过千余亩而已。 众人不过用了一日功夫就把粟米收割完毕。 剩下的就是晾晒、脱粒、扬场,最后才是统计粟米的亩产量。 “两石四斗……” “果真是两石四斗?” “可有错漏之处……” “核对无误果真是两石四斗……” “如此看来这代田之法果真是一良法……” “如此良法当尽快推广至天下郡国……” “此法大行天下,不啻于大汉新增千万亩良田……” 一众农官兴奋的讨论着,很快几人就达成共识,并当即上书向大司马汇报此事。 韩奉看着收获的粟米脸上也笑开了花。 他简单计算了一下,即使上缴一半的收获,剩下的粮食养活鸡鹿塞也是绰绰有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