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武边军:风起朔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章 冠军哀侯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韩奉这边正忙着修筑墩堡之时,李延年也终于回到了长安城。 “陛下,李延年请见!” 宣室殿中黄门令小心的向皇帝请示。 “喔,李延年回来了,赶紧让他来见朕!” “诺” 黄门令答应一声,立即命小黄门去唤李延年。 未几,李延年已是跟着小黄门进了宣室。 “臣李延年拜见陛下,陛下万年……” “坐吧!” “谢陛下!” “这次在三丰可有收获?” 皇帝眼睛盯着李延年,让李延年感觉到莫大的压力。 李延年拜道:“臣虽未探知冠军哀侯(霍去病之子霍嬗)之事,不过却意外探知另一事,或许与冠军哀侯亦有关联!” 皇宫脸色一变,随即又恢复如初:“何事?” 李延年此时却看向了左右。 皇帝当即下令,“霍光、金日磾留下,其余人都出去!” 一众侍者闻令赶紧退了下去。 李延年这时才道:“臣无意中探知,留文臣后之后有张越者流落于云阳县中……” 皇帝闻言陷入沉思之中:“可是张辟疆之后?” 李延年道:“正是!” “霍光,当年张辟疆是怎么死的?” 皇帝突然问道。 霍光道:“陛下,根据有司记录,张辟疆夫妇当年乃是回乡省亲……途中患重疾而亡……其幼子不知所踪……” 皇帝此时面色已经变得一片铁青。 “金日磾速去石渠阁取来张辟疆的记录!” “诺!” 金日磾答应一声,立即倒退出了宣室。 半个时辰后,金日磾方才抱着张辟疆的资料回到了殿中。 皇帝取过竹简仔细看了起来。 “呵呵!” 皇帝突然冷笑了一声。 “尔等也看看吧!” 霍光三人闻言接过竹简轮流看了起来。 “陛下,张辟疆之死果然蹊跷的很啊!” 金日磾首先出言。 霍光此时也是紧紧攥紧了拳头。 在霍光心中对自己异母兄霍去病一直有着特殊的感情。 霍嬗可是自己兄长唯一的血脉,霍光与皇帝一样一直在心中怀疑自己侄子是被人所谋害。 “李延年,此事还有谁人知晓?” “启禀陛下,臣并未与任何人说起过!” “如此就好!” 霍光此时心中非常想往云阳县一行,他深信霍嬗与张辟疆之死一定有所关联。 不过他最终还是用自己的理性占胜了感性,自己前往云阳县必然会打草惊蛇。 皇帝这时看了看霍光,心中也对霍光更加满意。 “朕也乏了,尔等都退下吧!” “诺!” 霍光、金日磾、李延年三人道了声“诺”,随即退出了宣室。 三人走后皇帝看着手中的竹简,口中轻轻唱了起来。 “嘉幽兰兮延秀,蕈妖淫兮中溏。华斐斐兮丽景,风徘徊兮流芳。皇天兮无慧,至人逝兮仙乡。天路远兮无期,不觉涕下兮沾裳。” 反复唱了几遍,皇帝这才起身走出了宣室。 来到殿前,他的目光不禁望向了五陵的方向。 “来人,把秀衣使者给朕唤来!” “诺!” 约莫两刻钟后,绣衣使者终于到了。 “尔立即给朕派人前往云阳县……” “诺!” …… 转眼又是两个月,一座标准的汉军军堡出现在了被命名为龙角丘的山丘上。 军堡坐落在龙角丘的山顶,城墙高度在二丈左右,宽一步半(2.2米),因为工期的问题墙建造的不算高,只有大门处高度达到了二丈三尺。 因为受环境所限,城墙上并没有修建女墙只是建了一座烽燧和四座箭楼。 不过可不要小看了它的防御力,因为想要正面进攻墩堡首先得爬上200米的山丘。 军堡总长度大约两百四十步,丘上哪股泉水如今正好在墩堡的中央,墩堡内的北侧建造了三十间营房,主要供士卒居住。 东边则是马厩,战马平时就在此处,马厩修建的比较大,仅仅是马厩就占了整个墩堡三分之一的面积。 如今已经完全进入了骑兵称雄的时代,在这广袤的北方大地上,想要有所作为,骑兵是最好的选择。 军堡的西边则是仓库和指挥所,用于存放粮草和各种武器装备。 南边则是大门,按照刘健的规划,接下来还会在南边修一条下山的大道,这样一旦有警讯的时候,守军就可以快速出击。 把道路修建在南方也提现了刘健的聪明才智。 若是匈奴入寇,欲要攻打军堡,定然也会选择从南面进攻,如此也将大大减轻守军的压力。 “善!大善!” 韩奉在见到新筑的军堡后也是连连赞叹。 “军侯,这军堡可比鸡鹿塞强多了!” 刘昆也是出言赞叹。 “不错不错,有如此军堡,匈奴即使有十倍之兵,也难以攻下此堡!” “十倍,依我看如果粮草充足,匈奴人就算出动二十倍之兵也甭想拿下此堡!” 韩奉听着刘昆等人的言语也在心中暗暗赞同,“怕是唐时的石堡也不过如此吧!” 想到这里他对着刘健郑重一拜,“辛苦刘公了……” 刘健笑着道:“此乃下吏本职也……” 言罢刘健又仔细为众人介绍了军堡的具体情况。 众人自然是越听越满意。 不过这时韩奉却是突然叹了一口气。 “可惜此堡虽好,却是孤悬于外……” 刘健闻言笑道,“军侯何须担心此事……鸡鹿塞至此虽无适合筑堡之地,但却有几处险要之地可建墩台。” “军侯若是不缺钱粮,可筑两三处墩台以加强联络,亦可警戒诸地……” 韩奉惊喜道:“不知刘公以为何处可以筑台?” 刘健道,“以某观之,有三次可以筑台,两处可以筑燧!” 韩奉请教道:“不知是那几处?” 刘健当即取出自己画的周边的舆图,随后在图中指出可以筑墩台和烽燧之地。 韩奉回忆起刘健所言的五处地方,确实皆是不错的选择。 “善,如此还要劳烦先生!” 韩奉悄然间已然换了对刘健的称呼。 就在这时一旁的高原却是欲言又止。 韩奉转过身对高原直言道:“高原,可是有不妥之处?” 高原道:“这几处确是紧要之处,只是如今塞中钱粮已然不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