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武边军:风起朔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5章 上元之乐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韩奉挥挥手道,“高皇帝云,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忙完这段时间吾准假一月,诸君皆回家看看” “多谢君侯”! 韩奉哈哈一笑,“望诸位衣锦还乡,与家人同聚时,能如今日一般开怀痛饮,说起从军往事来,能让乡人子弟艳羡叫绝。” 众人一直宴饮至二更方才结束。 晚上躺在床榻上,尽管饮了几盅,但韩奉还十分清醒,回想着回长安之后发生的种种事情。 越想越是睡不着,他索性从榻上爬了起来。 韩奉拿出自己的鎏金铜符,这是封侯的约证。 只见上面篆刻着几竖字:“朕承天序惟稽古,建尔于位为君侯。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 上面的话,其实也就看看而已,真的当真了那就是蠢了。 “汉初分封功臣一百多人,到现在仅百年左右的光景,能保全爵位的只有五人,其他都因绝后、犯法而失国。” 仅仅是前些年的酌金案,一百多个侯国,说没就没了,所以与国同休这种话,听听就是了。 自己现在才是一个食邑刚刚过千户的小侯,未来的路还长着呢。 想着想着韩奉渐渐睡着了。 翌日,一大早,就有人登门拜访。 来的是平陵侯苏建府中的家丞。 他送来了韩奉封侯的贺礼和十二位侍女。 韩奉原本想要拒绝的,但转念一想,打消了原本的念头,欣然收下了礼物和侍女。 “长者赐不敢辞,替吾多谢后父,过些时日奉当携夫人回门”! 平陵侯家丞走后,皇后卫子夫与太子刘剧也遣人送来了贺礼,韩奉思考一番后,礼貌了送了一块和田玉作为回礼,但却委婉的推掉了太子府的宴饮邀请。 ...... 椒房殿中,皇后卫子夫正在向一旁的侍者问话。 “东西都送到了吗?” “已经送到了!” “如何?” “东海侯亲自收下了礼物,还说过些时日带夫人前来拜见殿下!” 卫子夫闻言面上没有任何喜色,反而微微皱了皱眉。 “太子那边如何?” “太子殿下欲邀东海侯入博望苑饮宴,但却被东海侯所拒!” “殿下,这东海侯也太不识好歹了!” “多嘴!” “尔等都下去吧!” 卫子夫屏退众人后,却是面露忧虑之色。 她面色复杂的望了望博望苑方向,又望了望宣室殿的方向,最后只化作一声长叹。 “兄长,汝的选择真的无错吗!” ...... 韩奉封侯之后,正好是年节,整整半个多月里,每日登门拜访的列侯公卿二千石络绎不绝 韩奉府前可谓门庭若市。 为了不厚此薄彼,上门来客,韩奉都礼貌的接待了,送来的礼物他也照单全收,只是所有的邀请他都一概拒绝。 韩奉自己也是闭门不出,有什么需要处理的事情他都一概交由妻子苏氏。 一直到上元节这日,他方才带着韩苏氏出了府,作为列侯,韩奉如今也有了资格参加在长乐宫举行的上元灯会。 汉长安城一般在二更之时就开始进行宵禁,但这元宵之夜却是個例外。 走在路上只见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点起万盏花灯,携亲伴友出门赏灯、逛花市、放焰火,载歌载舞欢度佳节。 望着眼前的热闹景象,韩奉仿佛间已梦回千年。这时他不自觉的吟诵出了,后世之时曾经在不经意之时记下的一首词。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坐在他身旁的韩苏氏此时诧异的望向韩奉。 “阿郎这是何乐,往日里竟是从未听闻,可是阿郎所作?” 韩奉这时也回过神来,他微微一笑:“某乃粗人,岂能作出如此佳作,此来某年幼时偶然听闻!” “夫人擅长音律何不给它谱个曲子!” 韩苏氏微微一笑,“说到音律,如今这长安何人比的上协律都尉和李夫人,阿郎不是与协律都尉相熟,何不把此作给予李都尉!” 韩奉哈哈一笑,“协律都尉虽善音律,我家夫人也不差......” 在韩奉的劝说下韩苏氏最后还是愉快的答应了此事。 “君侯,长乐宫到了!” 这时车外传来了韩江的声音。 “知道了!” 韩奉答应一声,随后带着韩苏氏下了车。 他抬眼望去,只见长乐宫内外早就已经挂满了各式彩灯。 “嘭!” 这时一旁响起了爆竹之声。 这个时代虽然还没有火药,但聪明的古人却是早就已经发明了爆竹。 在这没有火药和纸张的时代,人们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因竹子焚烧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故称为爆竹。之后,即使出现了用火药制作的鞭炮,又因其燃放时发出的声音与之前的相似,因此就一直将其称为爆竹。 说起爆竹的起源,有个有趣的传说。《神异经》上说:西方深山中有人焉,其长尺余,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热,名日山魈。以竹著火挂爆,而山魈惊惮。” 这是爆竹起源最早的记载,据说山魈最怕火光和响声,所以每到除夕,人们便用爆竹把山魈吓跑。这样年复一年,便形成了过年放鞭炮、点红烛、敲锣打鼓欢庆新春的年俗。 到了大汉之时燃放爆竹已成为具有华夏特色的娱乐活动。人们除了辞旧迎新在春节燃放爆竹外,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诸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及婚嫁、建房等,亦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 “嘭嘭嘭!” 接连不断的爆竹声,仿佛让整个世界都变的欢乐起来。 眼前这副盛世景象不禁让韩奉想到了数十万戍守在边疆的汉军将士。 韩奉在心中感叹着,“因为远方有人守护,才有了这上元灯节。” “阿郎,走吧!” 韩苏氏轻轻唤了一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