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莽在北宋末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0章 武科过关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武科考查共分二十个小组,在不同场地同时进行。 赵莽抽到庚二组,高进抽到丙组,两块场地一块在校场北,一块在校场南,分组后两人各自去找自己的场地。 马扩对赵莽更感兴趣,随他一同前往。 赵构愣在原地,不知该如何选择,一脸为难。 赵瑚儿道:“九哥儿,他二人,谁射箭更厉害?” 赵构想了想道:“论箭法,应该是高进更胜一筹。” 赵瑚儿催促道:“我要去看射箭,九哥儿快带我去!” 无奈,赵构只得带赵瑚儿跟随高进而去。 武科考第一项,步射十箭五十步,骑射十箭三十步,实行淘汰制。 步射七中以上,骑射五中以上者合格,两次机会,不达标即淘汰。 赵莽进入场地,等候考核。 观察下来可知,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步射较为轻松,第一次就能达标。 毕竟大宋招募军卒,射艺往往排在第一位。 弓弩也是大宋步军最重要的武器。 能通过初步考核,参加效用兵武科考的应征者,步射基础都不差。 难的是骑射。 大宋战马紧缺,往往一军万余人,能凑出完整的两千骑已算难得。 更多的情况是,骑军在大宋军队占比十之二三,而这十之二三的骑军里,有超过半数根本无合格战马可用。 驽马、西南马、广马倒有不少,可这些马身材矮小,脚力差,只能驮载运输,无法上战场冲杀。 大宋战马来源,主要依靠北方边境互市贸易。 吐蕃人、羌人、几个党项部族,和这些番邦的外贸交易,每年能为大宋带来一两万匹合格战马。 这些马送到东京,皇亲国戚要走一批,诸多权贵分走一批,富商巨贾出资买走一批,剩下的分到各军,杯水车薪,根本不顶用。 没有马,自然练不出合格的骑射技艺。 九成惨遭淘汰的应征者,都是两次骑射不达标。 更有甚者,骑在马上连弓都拉不开,跑着跑着坠下马的也有好几个。 轮到赵莽,勘验身份后入场。 有三张弓可选,都是一石一斗的黄杨木弓,箭是最寻常的铁簇箭。 赵莽选了张趁手些的,试射两箭,感觉还不错,示意督考武官可以开始。 五十步外,立三副草靶,可以自由选择射击。 赵莽捻着羽尾张弓便射,三副草靶各中三箭,最后一箭却因为箭矢不平直,没有挂住草靶,只计九中。 步射达标,开始骑射考核。 群牧司提供的都是些老军马,体力差,跑不快,大多数还很瘦弱。 赵莽暗暗担心,这些老马能否承受他的体重,挑来挑去,选了匹看起来最壮实的。 骑弓比步弓更短小些,因此斗力也弱些。 以赵莽的力量,一不小心就会拉断。 试过好几张弓,选了张较新的。 老马驮着赵莽,沿着用木栏杆围成圈的场地,溜溜哒哒跑起来。 三十步外,同样立三副箭靶。 这次赵莽比较谨慎,往返跑了好几趟,在一柱香燃尽前,射完十支箭。 十射中七,两试达标,顺利通过第一项考核。 那匹老马被赵莽骑着溜达几圈后,表现出不堪重负的样子,被马倌牵走提前退场。 离开场地,正好赵构带着赵瑚儿,随高进赶来。 “成绩如何?”高进问道。 “步射九中,骑射七中,还行吧,勉强过关。”赵莽语气轻松,“你呢?” 赵构抢话道:“高兄台步射骑射,俱是十中!” 赵瑚儿也仰着头,脆生生地道:“高家哥哥好厉害!” 来自小娘子的仰慕,让高进老脸赧红。 赵莽狐疑道:“骑射也十中?就那破弓、跛马?” 高进瞟了眼赵瑚儿,用一种高深莫测的语气,深沉道:“一位好的射士,不应为弓马所局限,手到、眼到、心到,便能百发百中!” 赵莽愣住,以前这厮教他习箭时,可不是这样说的。 这厮说,射艺再高,也得搭配强弓骏马,才能和敌人一较高下。 怎么今日变了一副嘴脸? 赵构和赵瑚儿对这番假大空的论调十分受用,一脸崇拜地看着高进。 马扩笑道:“不管怎么说,在同等条件下,高兄弟骑射十中,射艺确实高超!” 高进抱拳道:“希望日后能得马大哥指点!” 马扩微微一笑:“会有机会的。” 二人目光交汇,都有些期待之意。 后面两项是比试拳脚、兵器,抽签两两对决。 兵器又分为步战和马战,一共比试三场,两胜者胜出,余者淘汰。 下午时,通过第一项弓箭考留下来的应征者,只剩不到五百位。 只骑射一项,就淘汰三分之二的应征者。 到了这时,有不少人认出,赵莽和高进,就是桑家瓦子里的神拳门师兄弟。 特别是赵莽,几日前在宣德门大败武状元郭俊中,谁都知道他拳脚功夫厉害,暗自祈祷抽签时不要遇见。 第一场拳脚,众人排队抽签,赵莽抽中一一八,高进抽中二一七。 每五十号分为一个组,划分场地同时进行比试。 这次,赵构兄妹和马扩,都选择去观看高进一组。 毕竟都知道拳脚比拼,赵莽几乎不可能落败。 轮到邵青抽签,摸了半天抓出一张条子,打开一看写着一一八。 问了一圈,周围无人与他同号。 邵青斗志昂扬地走到场地,用一种睥睨的眼神扫视其他人。 直到看见赵莽。 “邵兄,好巧啊,你我同组!”赵莽咧嘴一笑。 邵青干笑两声,抱拳道:“赵兄弟一展风采,定能叫我等大开眼界!” 赵莽笑道:“邵兄是几号?” 邵青刚要说话,只听场上督考武官大声道:“一一八上场!” “来了!”赵莽大喊应道,“邵兄稍候,到我了!” 赵莽步入场中,周围一阵窃窃私语,都在低声讨论着,不知道哪个倒霉蛋,和赵神拳同号! 邵青脸色难看得厉害,攥紧纸条的手微微发抖。 看着场上叉腰打哈欠的赵莽,邵青突然有种悲愤感。 为什么倒霉的人是他? 抽中谁不好,偏偏抽中这怪种? “还有一个一一八在何处?”督考武官四处看看,大吼了声。 周围人四处找寻起来。 邵青低着头,脸色一阵青一阵红。 极少有人知道的是,他也参加过去年的武举,和郭俊中交过手。 郭俊中武艺如何,他比谁都清楚,平心而论,他自愧不如。 宣德门打擂那日,他也在场,亲眼看见赵莽最后如何暴打郭俊中。 那一幕,令他终生难忘。 督考武官又怒喝一声:“倒数三声,再不露面,以弃考论处,本场判负!” 邵青黑着脸,扭头离开场地。 罢了,自认倒霉,反正上场也是输。 “一一八,胜者,赵莽!”场上,督考武官大声宣布。 赵莽在一众羡慕、敬畏的目光注视下离场。 不动手就能赢,倒也省下力气。 二百多场比完,只有赵莽这一一八号凭空取胜。 一时间,全场都在传扬着他的名头,别人看他时,也多了几分畏惧之色。 高进也轻松取胜,只要再胜一场,二人就能顺利通过武科考查。 第二场比步战兵器,再度抽签。 巧的是,邵青排在赵莽前面。 “咦?邵兄,方才怎不见你上场?”赵莽笑道。 邵青面色不自然,含糊道:“跑错场,去了别处.....” 赵莽不疑有他:“瞧邵兄神情自若,第一场应该赢得轻松吧?” “唔~还好~还好~”邵青鬓角隐隐渗出汗水。 抽完签,邵青迅速跑开。 赵莽回头对高进笑道:“这邵社头还挺腼腆。” 高进道:“以他实力,当上效用兵不难。 今晚清风楼,高尧柄也会带他去。 到时候,好好与他喝两杯,往后就算认识了。” 赵莽笑道:“瞧他胸前关公后背夜叉,应该挺能喝。” 二人抽完签,又各自去找场子。 邵青确定自己没有抽中二人,兴奋地一蹦三尺高。 若是再输一场,他可就要被淘汰了。 当即,邵青打起精神,去找自己所在的场子。 本次招考,兵器由三衙提供,十八般武器俱全,质量各有差异。 赵莽挑来挑去,选了最重的一对铁皮石锤,单只估摸有三十斤重。 当赵莽提着两柄大锤,走上场时,四周传来惊叹声。. 与他对阵的是一位使枪大汉,见到两只大锤,当即变了脸色。 又看见赵莽抡起大锤,虎虎生风地耍了一通。 那大汉很果断地把长枪一扔,抱拳道了声:“不用比啦,俺认输!” 奇怪的是,周围人对他做出的决定毫无异议,很是认同地点点头。 毕竟,和胜负前途比起来,小命更重要。 两只大锤放在兵器架上,原本只是凑数,当个摆设。 没想到赵莽直接拎来做兵器! 场上打斗,不小心磕着碰着,轻则断胳膊断腿,重则小命不保。 还有一场机会,犯不着现在就拼命。 督考武官愣了愣,大声宣布赵莽获胜。 连赢两场胜出者,大概有六七十人,剩下的,就要比最后一场,以决出武科优胜者。 赵莽和高进勘验身份、成绩后,领取到一份新凭由。 后日,持此凭由到外城南,曲院街武学官舍,参加最后一场程文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