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莽在北宋末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8章 班底初成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偏厅里,李景良、张?、王宣三人,等了小半个时辰。 李景良身子不停扭动,忍不住低声嘟哝:“这要等到什么时候?究竟是谁要见俺们?” 张?不说话,瞟眼打量四周,余光不时扫向厅外。 王宣坐的四平八稳,半阖眼皮,谁也不搭理。 两张茶案上,摆放的茶水、糕点,无人动过。 李景良低声道:“喂,都说这童太傅了不得,到底是个多大的官?为何要见俺们?” 张?不堪其扰,轻声道:“别急,等着便是了。” 李景良嘟囔道:“把俺们找来,也没个人招待,这都快正午了,也不知管不管饭~” 李景良肚子饿得咕咕叫,犹豫了会,抓起茶案上的糕点塞嘴里,端起茶盏一口喝完,一顿狼吞虎咽。 张?没说什么,稍稍坐起些身子,神情愈发警惕。 王宣狭开眼皮,瞟了眼李景良,似乎对他的做派有些不屑。 三人本不相识,只在武科、程文考场上见过面,算是点头之交。 今日早间,有人找到三人,说是童太傅相召,请他们到国公府见面。 童太傅要见他们,三人受宠若惊,各怀忐忑而来。 赵莽和邓肃跨进偏厅,张?最先发现,第一个站起身,王宣紧随其后。 李景良赶紧抹掉嘴上碎屑,嘴里一阵嚼动,使劲吞咽了下。 “让三位久等,实在抱歉!” 赵莽笑着抱拳,目光一一划过三人。 “赵神拳?”张?惊讶道。 李景良满脸兴奋:“俺知道你!在武科考场见过,本想着俺能抽到你,正好跟你试试拳脚!” 赵莽笑着点头:“以后会有机会的。” 王宣一皱眉,往厅外看去,空空无人。 “是你要见我们?”王宣狐疑道。 “不错!”赵莽对他的反应颇感兴趣。 王宣眼里明显流露失望,又有些不甘心,追问道:“童太傅可会来?” 赵莽笑了笑,“不会!实不相瞒,请三位来此,是我的主意,童太傅并不知情!” 李景良、张?面色如常,王宣勉强笑道:“不知赵神拳有何事?” 宾主而坐,役使老卒更换茶水点心,退下后,赵莽缓缓道: “一百五十一名效用兵授官已经结束,三位有何想法?可有去处?” 李景良先开口道:“俺只得了守阙进义副尉,兵部的人说,要么等候三衙补缺,要么就到河北,做个巡检都头啥的,俺还没想好!” 赵莽笑笑,是个心眼实在的家伙。 张?拱拱手,斟酌道:“某家和李兄台授官相同,兵部给的答复,也大同小异。 某打算先等半年,若无消息,就到外州赴任。” 赵莽点点头,看向王宣。 王宣反问道:“赵神拳为何如此问?” 赵莽笑道:“我与三位同年应募效用兵,也算颇有缘分,想与三位交个朋友!” 王宣也笑了:“赵神拳住在这国公府,今日找我三人来,不只为交朋友吧?有何事,还是直说为好!” 赵莽呷口茶,看来这王宣颇有几分傲横性子。 “我来介绍,这位是邓肃邓志宏,也是同年效用兵。 邓兄名声,想必三位知道。” 赵莽没有回答王宣,转头介绍起邓肃。 邓肃与三人抱拳见礼。 李景良道:“知道知道,邓大才子可是东京名人!” 张?目露敬意:“今日能与邓兄结识,三生有幸!” 邓肃一脸愧色:“区区薄名,让三位见笑了。” 王宣道:“志宏兄出身太学,名声斐然,这次又应上效用兵,所得官阶一定不低吧?” 李景良和张?都看着他,事关个人前程,对这个问题自然最感兴趣。 邓肃苦笑了声,赵莽淡淡道:“志宏兄与三位一样,也是授守阙进义副尉。” 张?面露讶异,没有说话。 李景良一愣,转过头指着王宣哈哈大笑:“弄了半天,你跟俺们一样! 方才问你,你死活不说,俺还以为你得了多大的官!” 王宣面色不太好看,低喝道:“我授什么官,与你没干系!” 李景良撇撇嘴:“是跟俺没关系,只是瞧你模样,眼睛长在头顶,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家衙内! 可惜啊,有衙内的德性,没衙内的命!” 王宣勃然色变,嚯地起身,攥紧拳头喝道:“好个泼才!莫不是想跟某练练?” 李景良也站起身,拍着胸脯道:“怕你俺就是个没鸟的!” 邓肃和张?急忙起身劝阻。 赵莽端坐不动,饶有兴趣地看着四人。 张?机警沉稳,邓肃忠直刚正。 王宣和李景良,二人个性最为突出,优缺点都十分明显。 李景良看似急躁、粗野,却也粗中有细。 王宣二十出头,在四人里年纪最小,家世、个人武艺学识都算不错,颇有几分傲气。 他怀着拜见童贯的心思而来,见不到童贯,心中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说明他颇有野心,渴望遇见一位欣赏自己的贵人。 三人各有特点,赵莽对他们的印象还算不错。 张?和邓肃一番劝慰,王宣和李景良也就借坡下驴,吵了几句嘴,各自坐下。 这里是国公府,他们也不会糊涂到动手打架的地步。 自始至终,赵莽都没说过一句劝阻的话,自顾自地拨弄盖碗喝茶。 厅中无人说话,气氛略显沉闷。 李景良、张?、王宣三人,反倒有些局促起来。 赵莽这份不动声色的沉稳气度,邓肃看在眼里,暗暗敬佩不已。 清清嗓,赵莽放下盖碗,笑道:“诸位可知,我神拳门师兄弟,授何官阶?” 此话一出,王宣三人齐齐扭头看着他。 赵莽面带微笑:“我与师弟高进,授从九品承信郎!” 三人脸色齐变,各有不同。 张?惊讶之色一闪而过,而后抱拳道:“恭喜赵郎官!” 李景良拨算手指头,不禁吸口凉气:“娘嘞,足足比俺们高了七阶!” 邓肃苦笑,这七阶,差距如鸿沟天堑! 王宣先是一脸震惊,随后眼里升起浓浓嫉妒! 明明是同一批效用兵入仕,初次授官,差别竟如此大! 三人隐约听闻,赵莽和高进受童贯青睐,也知道此次授官,一百五十一人各有不同。 却没想到,各人之间,相差这般大! 邓肃起身,把几份名单拿给三人看。 都是此次正录、补录的授官情况,还有两科成绩。 看罢,李景良大声骂道:“他娘的!凭何俺四人授官最低?” 张?笑容苦涩,毫不讳言地道:“考完程文,某听人说,要往兵部使点钱,便也凑了百十贯,可没有门路,想送都送不出手!” 李景良骂咧道:“别说百十贯,二十贯俺也拿不出! 早知授官要使钱,俺还考它作甚?直接去河东应募得了!” 王宣捏着名单,阴沉脸色一言不发。 瞧他样子就知道,和张?一样,有钱却没门路,不知道该找谁送。 赵莽笑道:“我师兄弟此前略有薄名,可没有童太傅提携,也不可能初次授官就一步入品。” 张?诚恳道:“赵郎官过谦了,能得童太傅赏识,本身就足以说明能力过人。 即便不参加效用兵应募,赵郎官将来前程,也非我等可比!” 李景良也道:“听说你们打败金国使臣,连官家都惊动了,没有童太傅,皇城官衙里的人,也不敢为难你们!” 王宣拱拱手,勉强挤出几分笑意:“二位风采,已在武科场上见识过,能得此官阶,实至名归!” 赵莽笑呵呵地谦辞几句。 王宣知道自己授九品官,态度倒是客气了许多。 赵莽转入正题:“我奉童太傅令,组建虓士营,军额一百人,年底前有一次校阅,如果通过,便能扩充至五百人,一部之军! 虓士营初创,我诚邀三位入营,不知意下如何? 志宏兄已经答应入营,便是我二人商量后,请三位到此面谈。” 三人略感意外,看看赵莽,又看看邓肃,各自沉思。 过了会,李景良道:“赵郎官,这虓士营属于哪军、哪将?” 赵莽笑道:“还是禁军序列,不过单独成军,军额隶属枢密院管辖。” “军俸有多少?”李景良嘿嘿道,“俺就想知道,能不能吃饱饭!” “普通军卒,比照上等禁军,月俸八百至一贯。 拥队、押队、旗头、左右傔旗、小队正、中队正、大队正,月俸在一贯五以上,视军职而定!”赵莽道。 李景良眼睛一亮,这待遇相当不错! 他倒也没着急答应,看看身旁二人。 张?略加思索,拱手道:“敢问赵郎官,虓士营将来戍守东京,还是开赴地方?” 赵莽道:“虓士营按照作战部队筹建,自然是要上战场。 哪里有仗打,我们就往哪里调!” 张?点点头,没有再说话。 只要能打仗,就有机会立功。 他不在乎军俸多少,只在乎能不能上战场。 东京城里的禁军老爷兵,从应募到退役,大部分没上过战场。 他可不愿意当这种兵。 一听有仗打,李景良摩拳擦掌:“刺激!俺喜欢!” 王宣忙问道:“赵郎官的意思,虓士营将直属童太傅管辖?” “如此理解,倒也不错。”赵莽不置可否。 王宣眼珠滴溜溜直打转,有几分心动。 军俸、战功他不在乎,他更看重虓士营统属关系,背后靠山。 三人相互看看,各自权衡。 “俺入伙!”李景良率先起身抱拳,“赵郎官是条好汉,跟着好汉绝不会错!” 张?也起身道:“某家张?,愿入虓士营!” 赵莽站起身,抱拳道:“有二位加入,虓士营必将如虎添翼!” 众人看向王宣,就差他没有表态。 王宣一阵犹豫,他还是不能确定虓士营将来有没有前途,对他个人仕途有没有帮助。 赵莽也不催促,耐心等着他考虑。 “如果朝廷明年伐辽,虓士营能否随大军出征?”王宣问道。 赵莽道:“假如童太傅挂帅出征,虓士营当负护卫中军主帅之责!” 王宣点点头,深吸口气,重重抱拳:“王宣愿入营!” “哈哈!好!”赵莽爽朗大笑,“诸位愿意加入,我感激不尽!不过,想正式入营,还需要通过一番考查。” 四人齐声道:“谨遵赵郎官之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