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百鬼杀手不会吐槽,不然他们绝对会说甲方爸爸的要求太难了。
但是他们只能够去做。
“对了,我缺钱花,搬十万金钱给我,”
杨罡说道。
待会的花魁大赏他也不想错过,买几个花魁也不错。
赎身的话,就得看有没有必要了。
以百鬼杀手盘踞东州这么多年,十万金对他们来说自然不算什么,虽然也是很大一笔钱。
但是他们还真的按照杨罡的话,带来了价值十万金的金票。
“百鬼在东州运营了一家钱庄,这些金票可以在各地兑换金钱和银钱。”
铜面鬼说道。
规模较大的钱庄,除办理存款,贷款业务外,还可发庄票,银钱票,凭票兑换货币。
而小钱庄,则仅仅从事兑换业务。
因为单纯的钱币太重,不利于大宗交易或者携带,所以才有了钱庄按存户寄存钱(银)填发存款收据,不记名,认票不认人,可流通市面。
东州有差不多八十个县城,百鬼的钱庄基本上在大县城都有开设,甚至附近的“林州”也有,所以兑换起来也算方便。
百鬼给杨罡准备的金票全都是一百金一张,存储和兑换金钱银钱都得收百分之一的手续费和存储费。
东州花魁,就好像扬州瘦马一样,非常的出名。
只不过没有瘦马那么不人道,但是也好不了多少。
杨罡觉得自己是一个俗人,想要改变这一切,不可能是现在就能做到的事情。
除非哪一天他真的能够大一统再说吧。
花魁大赏很快就开始了,平安城在这方面非常有经验,江河上停满了画舫楼船,以及一艘非常大的“花船”,这一艘船就是花魁大赏的举办地了,想要上去,身份和钱财自然是必不可少。
杨罡不是没有见过大船,上辈子那些航空母舰还有军舰就大得多,但是这艘花魁船确实是超乎想象的大!
尤其是它还是木材结构。
光是上船就要交一百银钱,足以劝退不少人。
而真正有钱的,又不会在乎这么一点小钱。
杨罡顺利上船,他现在可不差钱。
花魁船最主要的地方,就是大厅,足以容纳数百人,还不是那种很拥挤的,毕竟得考虑到上船的人不是达官贵人就是高手豪侠,得罪不起,怎么可能让他们人挤人?
杨罡塞了一张银票,得到了一个还算靠前的席位,还有免费的果酒和上好的香茗供应,茶果点心什么的都是不要钱的,还有左右侍女伺候,姿色还算可以。
“公子。”
两位侍女看到杨罡仪表堂堂,相貌出众就已经知道自己撞大运了,再看其他的姐妹,要么面对的是肥头大耳,要么就是不堪入目的正在被抱着啃和上下其手。
虽然也有公子哥,但是像杨罡这么出色的就没有了。
所以她们连忙给杨罡倒酒和按腿按手。
杨罡自然不会拒绝这些享受,而且吃他没有见过的水果也很不错。
这些茶果点心,水果都是大老远运送过来的特产,带着丝丝冰津口感,清脆爽口,并且没有虫眼之类的令人倒胃口的东西,精挑细选,百果择一,剩下的都是要么丢掉,要么给奴仆吃。
至于点心,也是做得非常精致,据说是宫廷糕点师出身,因为前杨朝被灭,失业之后被招募了。
不过杨罡寻思大概也就只是学徒或者后厨,当然也不排除真的这么奢侈,毕竟,东州很偏僻啊。
偏僻就代表山高皇帝远,偏僻就代表发生了什么,都很难被发现,不然胡师约也不会千里迢迢来东州。
所以这里的穷奢极欲,藏污纳垢或许超乎杨罡的想象。
杨罡连吐果核和擦嘴都不需要自己动手,身边的美人儿用手接住他吐出来的果核,然后用丝绸给他擦拭干净汁水。
颇有和大人之风。
慕容燕国没有被人调查出身份来历,再加上气度非凡,相貌冠绝全场,有不少人对他点头微笑示意,他们关注慕容燕国,思考结交和拉拢的可能性。
反正嫉妒慕容燕国比他们出彩肯定有,但是很少有人会表现出来,并且不依不饶的要结仇。
花魁大赏的具体流程就是各家楼船画舫和青楼的花魁轮番上台,然后看看出价红包有多少,最后红包最多的就是东州第一花魁。
“炎陵君来了!”
忽然,一声吆喝一样的通报,让所有人都情不自禁的看了过去。
杨罡也不例外,炎陵君的大名他已经听说过了,一次包一百个花魁和头名的大丈夫。
只见一个中年男人在身边护卫的拱卫下走了进来。
他的颊骨高耸,眼神尤为深邃。
衣着华美,身披长袍,足履云履。
面容俊美,但神态狂妄,浓眉高颧,更显得嚣张跋扈。
身边跟着一个高大魁梧的青年,双手摆动强而有力,一看就知道是高手。
“拓跋修罗也来了,不是说他受了伤吗?”
“大概不是什么严重的伤势吧。”
众人议论纷纷。
炎陵君来到了二楼,二楼的位置有限,价值不菲,主要就是体现出一个高人一等。
杨罡也不在意是一楼还是二楼,这方面没必要为了所谓的高人一等就砸钱。
炎陵君这位大主顾或者说正主来了,那接下来花魁大赏自然就开始了。
“首先登场的,是来自……”
光是这个花魁,就让杨罡眉头一挑。
这质量有点高啊。
参加花魁大赏的花魁是逐年增多,上一年已经破百了。
要不是每一家都只有一个花魁的话,数量只会更多。
当然,最先出场也不意味着就是最差的。
“芳紫姑娘今年二八之龄,身如白玉,无有一丝瑕疵,最低红包,三千银钱!”
这位芳紫姑娘开始表演才艺,不过场下已经有心动的了。
毕竟她肌肤如寒冬下的霜雪,白皙冰冷,穿着一件镂空白纱衣,里面却是裹了一件红色肚兜,两者相结合,让人看的不太真切,有种真真假假,很想一探究竟之感。
“我愿出三千银钱红包,请芳紫姑娘共度良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