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两天,他将三千多斤灵米落袋为安才安下心来,这半年来,随着铜皮铁身诀的消耗,他的灵米、灵肉早已吃完,从门中又买了几百灵石的才补上消耗,如今有了这些入袋,可以卖出去一点再买灵肉,跟上消耗还有结余。
经过半年的修炼,铜皮铁身诀已经入门,他自己能感觉到一举一动都力量大增,双臂有上千斤力气,普通刀剑难以破开肉身。
至于稻草,当然是烧了肥田,顺便将田翻一翻,将稻茬翻出来与草灰一起闷一段时间,等秋雨降下后种植肉莲草。
又过了三天,陈玄来到晒谷场,这里还晒着许多灵谷,散发着谷物的香气。
在一株大树下,五十多个小娃子们已经聚集到一起,等着陈玄开课。机灵的拿着纸笔,准备记笔记,大部分都一脸茫然看着他。
“今天第一堂课,我们讲什么呢?”想了想,陈玄继续道:“那就讲一讲我心目中的修行吧。”
“所谓修行,于我眼中,便是先贤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于万物中查道之所在,仿妖怪、灵兽之行径而总结出的一套锻炼精气神的方式。”
“修行之道,有炼体、练气、符箓、丹道、器道、御兽等,如今之所以练气之道大行于世,便是此道所需要的资源最少,上手最易而已。”
“练气之道,分初中后三期,初期通脉,中期养窍,后期种基……”陈玄将他理解的修道之路一一讲出,讲了有一个时辰才讲了个大概。
而下面的这些小娃子们都听的一脸茫然,仿佛他前世听到初中以后的数学。
不过,他也没打算给他们解惑,衣袖一拂,道:“今天讲到这里,下课。”
旁边,等着的张贤马上过来迎住陈玄,道:“小哥,我们准备的束脩在这,请你一定收下,不多,绝对比不上门中讲道的收益,但这是我们老老少少的心意,请你务必收下。”
旁边是五担今年的灵米,莹白幽香,勾人食欲。
“那好,多谢大家了,我上次说的那大鼎有了吗?”
“有了有了,我们在世俗中找了一个道观,将他们供香的鼎买了下来,小哥准备炼丹吗?”
“我又没学炼丹,更没有灵火,炼什么丹,不过是想试一下制作灵食。”
灵厨算是炼丹的一个分支,将灵材以特殊的方法烹饪,保存食物中的灵气,去除其中的杂气,达到让修士更好吸收的效果。
陈玄储物袋中有一份邱成林留下的二阶炼丹传承,其中就有一些涉及到灵厨的东西,他准备试验一下。
不过,现在不急。
回到家,他又一次准备药浴。
经历了小半年,他药浴的水的温度已经从五十多度提高到了八十多度,预计满一年的时候就要到100度了,直到没有效果后,需要更换更高阶的药材。
缓慢沉入水中,运转功法,初练时那种麻痒的感觉消失了,反而是很舒服的感觉,浑身肌肉仿佛在被抚慰一般,舒服的他差点呻吟出来。
随着修炼日久,药液对皮肤刺激的感觉渐渐缓和下来,现在药浴完全变成了一种享受。
修行完,他开始盘算起来,如今,他只有那三阳火的秘术还在卡着没有入门,始终凝聚不出相应的符箓来,不知道是哪个环节领悟不到,除此之外,修行都很顺利。
目光投向蜃龙珠之中,五行竹已经长到了三丈多高,散发着勃勃生机,三种灵参叶片嫩绿,长势喜人。
灵泉一如既往地散播着水珠,然后被阵法抽取,化为云雾,飘荡在整个空间。
而水精出没在整个空间中,不时降下雨丝,化出云雾,或者吹动山风,将整个空间搅得生机勃勃。
角落中,三对金鳞细苗鱼正在一个昏黄的池子中游来游去,不时上浮,以金鳞迎接阳光,汲取一点点火气,然后又沉下去吞食水中的药渣。
这三对六只小鱼需要一个月才能净化他那一桶药浴的水,如今,那角落中又另挖了一个大坑,存了七桶水,另外三桶全部净化了。
之所以还剩七桶,因为那些鱼体内的污秽似乎积蓄到了极点,不再净化水体,每日只是吸纳一点阳光火气,等着最后的时间到来。
秋收之后,马上就是冬日,小湾村的灵农们都悠闲了下来,开始准备过年。
尽管今年每家都给了五十斤灵米当束脩,却因为丰收比去年还多收了几十斤。
第二次讲道时,陈玄早早就到了,并要一起早到的曾青牛给他烧火,将那大鼎当做锅,煮起了灵食。
他准备做的很简单,就是一阶的灵食,材料也不过十斤珍珠米、两斤灵猪肉、几样益气补血的药材。
随着熊熊大火燃起,首先加入的井水合着一点带有灵气的泉水,水半开后加入灵米,米熟后加入剁成肉糜的灵猪肉,再煮半个时辰,最后加入几样药材,然后退火。
肉粥煮熟时,一堂课刚好讲完,陈玄过去揭开大鼎,里面的肉粥还咕嘟咕嘟冒着泡,洁白的米、泛红的肉糜、绿色的草药混合成了一锅奇奇怪怪的,淡褐色的糊糊。
陈玄尝了一点,煮的太烂了,不过,其中的灵气倒是保存的不错,有个七八成。
一阶灵食只要保存食材原本的灵气六成以上就算成功,二阶就需要完全保存,三阶还需要搭配食材,达到额外的效果,至于四阶灵食,那就需要通过调配各种食材,达到某种特定的效果。
陈玄在坊市吃的那几餐灵食都是一阶、二阶的,至于味道、口感这些,要看厨子本身的功底了,与灵食本身的品阶关系不大。
与孩子们将这一大锅灵食分完,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他们也不会嫌弃口感不好之类的,只知道这粥吃进去浑身暖烘烘的,比家里那灵米熬制的米粥吃了要舒服。
陈玄暗自推算,准备下回改进一些程序,增强这粥的口感。
小湾村这边闲下来了,陈玄准备回门派去住上几个月,开春再来,一来是门派那边灵气浓郁一些,二来是将明年修炼的物资一次买齐,三来也是听听那些练气后期、筑基期的修士们讲道,顺便想办法将三阳火入门。
与张贤讲了,言道下次讲道时再来,他便回了百草宗。
经过一年多的遥遥观察,陈玄确认了这百草宗确实极为平和,门中修士要么埋头修行,要么沉迷于炼丹种药,好勇斗狠几乎没有,确实适合潜修。
回到百草宗,去到入门时门派分的那小院,这里他还没来过,安顿下来,准备住个两三个月,开春了再回小湾村。
回来以后,他先去拜访了韩力,询问了水云砂之事,倒是有了结果,已经筹集到了一百斤,不过,远远不够他修炼所需的量。
又去拜访了郭永,在藏经阁、外务殿晃荡了一圈,才回到洞府。
将水云砂拿出来,百斤不过一盆大小,这玩意乃是高山上的水晶石受到水汽、云气的冲击、浸润不断破碎,最后只有沙砾大小的精华留存下来。
这种灵物以精纯的土气为核心,水气、云气为外壳,品阶不高,在高山溪流处最常见,但要收集还是需要费一番功夫,一斤两块灵石,在一阶灵物中算是比较贵的了。
他预计自己修炼铜皮铁身诀至少需要三百斤至五百斤这种灵物,花费不菲。
这天,他刚修炼完,出去走走,刚出门,就看见一位修士在朝他打招呼。“师兄,这位师兄,在下周末见过陈师兄。”
“师弟有礼了,你认识我?”
“我自拜入门派后就知道旁边的院子分给了师兄,却一直没见到师兄人影,这次要不是看到你,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遇见呢?”
“师弟找我有事?”陈玄奇怪地问。他自入门以来就刻意保持低调,特别在门派中与他稍微熟一点的恐怕只有韩力这工具人了。
“倒也没甚正经事,只是略有好奇罢了。”
“师兄我资质差劲,此前一直在小湾村管理灵农,这年末才有时间回门中听听师兄师叔们讲道,与门中实在不怎么熟。”
“哈哈,既然如此,正好,小弟组织了一场聚会,就在明天,请师兄一定来,大家认识一番,交流交流。”
见他正要拒绝,周末补充道:“小弟出身兰溪周氏,在外面有点门路,经常组织师兄师弟们交换一些物资、情报,方便大家。”
陈玄听了,想了想,点头应了下来。
第二天傍晚,陈玄依约拜访了周末。
他进门倒是没受到关注,周末也只是点了点头,没有介绍他的想法,毕竟他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
这院里已经聚集了十多个修士,练气前期、中期的都有,甚至后期的也有两个。大家三三五五聚在一起低声讨论着大大小小的事情,门内、门外的都有。
陈玄随意端了一杯酒,坐在角落仔细听着周围的议论,也得到了一些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