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调教大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9章 非此即彼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禀殿下,微臣惭愧,还是没能见到麻都督。” 九月十六日。 河北道行辕的书房中。 李贤正与狄仁杰等心腹重臣商榷着战备事宜,冷不丁却见刘纳言面带惭愧之色地走了进来。 “呵,那厮到现在还看不清形势,也罢,本宫这就亲自率军去柳城走一趟好了。” 西征在即,后顾之忧肯定得先解决掉,这是常理。 王方翼那头倒是好办,真若是不肯归附,那就换人好了,并不费事,毕竟该部早就被辽东情报体系给渗透得个彻底了。 可麻仁节的营州军就没那么容易处置了,毕竟该部与辽东之间的交往很少,军心难以把控。 不能引以为用的话,那就只能编遣掉了事。 在如今这么个节骨眼上,李贤可没太多的耐心去等麻仁节做出选择…… 九月十九日,巳时正牌。 柳城,营州都督府的后花园中。 称病不见客的麻仁节正躺在摇椅上,乐滋滋地欣赏着新纳小妾的舞姿。 “报,禀大都督,不好了,太子殿下亲率三万大军已渡过了辽河,正在向我柳城而来。” 冷不丁却听一阵仓促的脚步声响起中,一名浑身大汗淋漓的报马已急匆匆地奔了过来。 “什么?” 一听此言,麻仁节哪还能稳得住神,赶忙慌乱地挺直了身子。 “大都督,太子殿下所部火炮众多,骑兵过万,势大难挡啊。” 报马明显慌得个不行,言语间颤音满满。 “再探!” 麻仁节的心顿时便乱成了团麻——他当然清楚辽东军的战斗力有多强悍,这正是他前些日子拒绝与曹仁师一道联兵攻打李贤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可与此同时,他又不太看好李贤的西征,毕竟那可是以一地对抗全国,胜算只怕高不到哪去。 所以,他决定就只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坐观风云变幻,等胜负将分时,再来上个锦上添花。 如此,功劳可得,安全也可得,多好的事儿不是? 但现在,李贤居然不顾朝廷即将东征的压力,悍然打上了门来。 这,可不就要老命了? 打?那是肯定打不过的。 守?也未见得能守得住。 撤?好像没地方可撤了啊。 在原地转了几圈之后,麻仁节这才想起幽州、平州都已被李贤给拿下了, 他手下这一万五千兵马赫然已成了孤军,别说逃了,便是自守都难——营州基本上都已被李贤给搬空了,柳城驻军的给养根本无法自给自足,只能仰仗幽州提供。 认真算来,城中的存粮顶多也就只能支撑二个月左右而已。 一想到这,麻仁节额头上的冷汗顿时便狂涌了出来…… “禀殿下,麻都督派来了名使者。” 天近黄昏时,大军已进抵守提城郊外,就在李贤打算派人去城下喊话劝降之际,却见前军一名传令兵急匆匆地策马赶了来。 “宣。” 麻仁节自己不来,却派了使者前来,足可见这货还存着首鼠两端的心思。 对此,李贤心中有若明镜般地清楚着。 不过,使者既是来了,那,见上一见也无妨。 “微臣营州都督府录事参军萧北武叩见太子殿下。” 使者是名儒雅中年,看上去文质彬彬,却又不失英武之气。 “免了,麻都督派卿前来,可有什么说法么?” 萧北武给李贤的第一印象还是挺不错的。 “回殿下的话,麻都督表示愿为殿下守御北面,以防突厥。” 这一听李贤声线平和,萧北武紧绷着的心弦顿时便是一松。 “呵,这话,卿信吗?” 都到了这么个份上了,麻仁节那老小子居然还想着打埋伏眼,真就是不知所谓。 李贤顿时为之失笑。 “不信。” 萧北武回答得很快,也很干脆。 “哦?哈哈……” 这回答,挺有趣的。 李贤忍俊不住地大笑开了。 “麻都督只想投机,断不可能真心归附殿下,微臣在来之前,已经联络了军中不少同僚,待殿下大军一至,臣等自当设法打开城门,恭迎殿下。” 萧北武没跟着笑,而是满脸诚恳之色地表了态。 “嗯,好,事若成,本宫自不吝重赏。” 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无疑是善之善者也。 李贤自然不会拒绝萧北武的效忠。 “臣等都是去岁被殿下所救之人,只求能报效殿下,不敢奢望其余。” 萧北武再次深深一躬,眼角已见了泪花…… 在辽东军的赫赫军威面前,守提城、徒河、守捉城根本不敢抵抗,大军一至,全都望风而降。 五日后,辽东军已离柳城不足三十里了。 麻仁节大慌,再次派萧北武前来交涉,言称愿意率部归顺李贤,但,要求能独领一军,继续驻扎在柳城。 这就是毫无自知之明了。 李贤根本懒得理会,统军继续进逼柳城。 麻仁节遂下令紧闭四门,陈兵城头,摆出了副踞城死守的架势。 他倒是很有决心,认为凭着朝廷一个多月前下拨的三十余门重炮,绝对能逼退李贤。 却没想过手下将士早就与他离心离德了——入夜后,萧北武等人按着约定,打开了城门。 李图鲁率部一拥而入,兵不血刃地就杀进了都督府,将正拥着小妾贪欢的麻仁节提拎出了被窝,五花大绑地押到了李贤的中军大帐。 “殿下饶命,殿下饶命,微臣降了,降了啊。” 在被摁跪在了李贤的面前时,麻仁节是真的慌了,这都没等李贤开口呢,他便已是磕头如捣蒜一般。 “晚了,来人,拖下去,斩首示众!”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就这等毫无头脑的废物,要来何用? 李贤懒得跟麻仁节多废话。 “不,不要啊,殿下饶命,殿下饶……” 麻仁节疯狂地挣扎着,可惜屁事不顶,很快就被两名魁梧有力的辽东军士兵拖出了帐。 不多久,但听一声短促的惨嚎声过后,一切都消停了…… “禀大都护,太子殿下派人送来了封信。” 九月二十八日,申时三刻。 平壤,安东都护府的后花园中。 王方翼正在一临池的亭子间里独自喝着闷酒,冷不丁却见宋彦平急匆匆地赶了来。 “嘶……” 信不长,就两页纸而已。 只是,王方翼才刚看了个开头,就忍不住倒吸了口凉气。 不为别的,只因那上头所写的内容实在是太令人惊悸了些——李贤已率部攻下柳城,斩杀了不听指挥的麻仁节。 这里头警告的意味真就有够浓的。 “大都护,您这是……” 信的内容,宋彦平其实早就知道了,但他却故作不知状。 “你自己看吧。” 此时此刻,王方翼心乱如麻,根本不想多说些什么。 “呵,麻仁节那蠢货纯属自寻死路,太子殿下曾说过: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声如雷,偏偏那厮还指望着能首鼠两端,他不死,谁死。” 宋彦平假模假样地翻阅了一下信件后,这才满脸幸灾乐祸状地撇了下嘴。 “……” 这话,怎么听,怎么像是在嘲讽自己。 王方翼忍不住便狠狠地瞪了宋彦平一眼。 不过,倒是没出言训斥,概因宋彦平说的就是大实话。 “大都护,您该下决心了,太子殿下最迟十月中旬便会挥师西进,在此之前,您若是还没个决断,那,麻仁节的下场就是您的前车之鉴。” 宋彦平完全没在意王方翼的羞恼,概因他就是来下最后通牒的,若是王方翼再不识趣,那,说不得,他宋彦平只好取而代之了。 “嗯……,罢了、罢了,王某这就回信一封,全军易帜,听从太子殿下的调遣。” 事情都已到了这么个份上,哪怕心中还是不免担心家人的安危,可王方翼却是不敢再多拖延了…… 接到了王方翼的效忠信后,李贤很高兴,但并不打算调动该部兵马,依旧让王方翼继续统军坐镇高句丽故地。 辽东则是开始了全面的新军大整编,除了水师以及幽州驻军之外,辽东陆军的总兵力一举暴涨到了十三万五千之众。 全军编成步军八个师,每个师两个旅,共计一万二千人,五个骑兵师,每个师两个旅,共计七千骑,另有一个单列的炮兵师作为战略部队。 全面启动军衔制,祈铭等一大批将领获得了少将以上之军衔。 启用冶金、火药两大工坊的秘密库存,将武器弹药下发到了各部,并展开紧张的战前训练,预定将于十月二十日分两路西征。 其中李贤亲率主力,由辽东舰队配合,跨海西征,一路直扑洛阳,不给武后调集兵马之余裕。 另一路由李多祚统领,率幽州驻屯军南下,横扫河北,伺机取山西,进攻关中。 “禀殿下,突厥汗廷内线传来了急信,说是武逆已秘密派人赶到了汗廷,许诺归还去岁被薛仁贵将军擒获的十万突厥部落民,并答应由李显娶可汗之女为太子妃,另,还许诺给予大量农具、良种。” “颉跌利施可汗大为心动,已答应将会在朝廷出兵时,挥师南下,夹击我军。” 就在李贤厉兵秣马之际,唐休璟却给他带来了条不甚美妙的消息——武后出招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