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嘿!女鬼大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九章:苏醒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褚瑶和周成很快告辞离去,李元元无事,也跟了回去,而温言则是留在了钦家。 说是钦子辛几个时辰就能醒过来,天色还早,便是在这里等上几个时辰也不打紧。 钦母请温言和徐文清、傅鳞三人去前厅喝茶,几人吃着点心,喝着茶闲聊,几个时辰也便很快过去了。 几人正说着话,突然见一个丫鬟跑了进来,嘴里喊着:“醒了醒了,我家公子醒了,夫人叫我来给几位报喜呢!” 几人一听,面上皆露出喜色来。 “温兄,可真是有你的啊!”傅鳞一把揽住温言的肩,打趣道:“我看你现在都能做神医了,同我们做兄弟,倒是我们高攀了。” 徐文清也笑:“是啊温兄,看不出来你还有这一手。” 温言白了他们一眼,并不计较。 几人说笑着又回到了钦子辛的院子里,看到院里一众丫鬟婆子,把个院子团团围住,都探着脑袋往里面瞧。 “公子真的醒了,真是太好了!” “是啊,也不知道是什么怪病,眼看着不行了,这会儿又醒了,真奇怪!” 一个丫头伸长了脖子看着,见温言他们几个过来,忙行礼道:“几位公子来了,我家老爷夫人们都在里头呢,你们也快进去看看吧。” 几人一面应着,一面往房里去,一踏进去,就看到钦母钦父等人都围在床边,对着钦子辛嘘寒问暖。 钦子辛面色还是不好,但已经能坐起来了,正和他们说着话。 “钦儿,这么多天没吃东西了,现在可想吃些什么吗?”钦母扶着钦子辛,满脸慈爱地问。 他家祖母也激动道:“是啊,有什么想吃的,告诉她们做去!” 钦子辛只是朝她们笑笑,“劳父亲母亲,还有祖母担心了,我倒没什么想吃的,嘴里淡淡的,有鲜汤倒是能喝上几口。” 几人连连应是,忙吩咐着叫人做去了。 傅鳞在一旁笑道:“钦兄可算是醒了,可叫我们兄弟几个担心死了。” 他这一开口,几人才发现他们三人进来了,忙让开一条道,钦母只是嘱咐道:“辛儿,此次可是温公子救了你的性命,你可得好好谢谢人家。” 说着,她便走开了,和钦家几人一同出了门,由得温言他们几个在房里。 傅鳞也不客气,一屁股坐到了床上,捏着钦子辛的下巴看了看,嘴里揶揄:“病了这么些天,脸上都没什么肉了,可不比以前风流俊俏了。” 钦子辛白他一眼,“你就说风凉话吧你,等哪天你病了,我可要去你床上踩两脚!” 说着,他又看向温言,道:“温兄,这回可是多谢你了。” 温言只是摆手,看他的样子已是没什么大碍了,这才彻底放下心来。 这时,徐文清也凑到跟前来,对钦子辛笑道:“你是该好好谢谢钦兄,要是没有他给你把玉佩找回来,你可就小命不保咯...” 他们都好奇温言是怎么将玉佩找回来,又是怎么做到将阳气放回体内这样神神道道的事,先前不好问,此刻便问了出来。 连钦子辛都十分好奇,几人一脸迷惑地看着温言,等他解惑。 “额...这个嘛...” 温言想了半晌,犹豫着怎么说。 毕竟钦家派了那么多人去找都无果,他没权没势,自己还不能现身,却将玉佩找回来了,怎么看都是件不可能的事。 总不能告诉他们,他是靠鬼吧? 他正犹豫着,磕磕巴巴道:“那个...我也是偶然得见一本古书,才知道这法子,也算是歪打正着...至于怎么将玉佩找回来的嘛,我...” 话还没说完,进来几个丫鬟。 其中一个提着食盒,放到桌上,将食盒里的东西拿了出来,是一碗鲜嫩的蘑菇鸡汤。 一个丫鬟上前道:“奴婢见过几位公子,夫人在前厅摆了饭,请几位公子先去用饭。” 温言几人互相看了一眼,不置可否,便退了出去,让丫鬟先伺候着钦子辛吃东西,几人则是回到了前厅用饭。 席间,钦家人十分殷勤,敬了他们几人几杯酒,千恩万谢地吃完了一顿饭。 几人吃过后便从钦家告辞,出了门来,徐文清本想邀温言回去小住几日,被温言拒绝了,他们便各自离开了。 温言仍旧回到褚瑶这边来,歇了一夜,第二日同李元元一起上街买了些东西,回到了城外。 两人在城里住了些日子,家里还是和走时一般无二,只是院里的挂着的灯笼等物都附上了一层雪。 温言有些抱歉道:“好好的过个年,却没叫你安生几天,真是抱歉。” 李元元只是好笑,将烧好的热茶递一杯给他,道:“你这说的哪里的话,反正年都过完了,咱们闲着也是闲着,你们人不是有一句话吗,叫什么...救人一命,胜造...造什么来着...” “胜造七级浮屠。” “对!就是这个!”李元元喝了一口茶,笑道:“我也算是积了阴德了!” 天色已晚,两人劳碌了这么些日子,身上也实在困乏,便各自上床睡去了,一夜好眠。 后面的日子,两人过得倒也自在安逸,钦子辛渐渐好了,总是明里暗里接济着温言,送来的东西愈发多。 钦母从自己儿子那里知道了温言的近况,也着实心疼,又亲自替他做了几套冬衣,更添了许多东西,一并送给了温言。 温言和李元元也时不时回城里逛一逛,时过境迁,仿佛温言逃走这事已不再重要。 李元元好玩,时不时地学着别人搞什么新鲜花样,非要在雪地里烤什么叫花鸡,结果火没燃上一会儿,冰倒是化了一地,两人的衣角都湿透了。 最后叫花鸡也没吃成,温言索性拿来炖了一锅汤,数李元元吃得多。 日子就这么不咸不淡地过着,他们住的地方依山傍水,又物资充足,颇有几分隐居的趣味。 温言也不像起初那样老闷在家里,有时会陪着李元元去山里摘野果。 山里有冬枣,不是很甜,但胜在清香,李元元爱吃。 有时李元元也会窝在屋里跟着温言读书写字,听他说一些书里的奇闻异事。 许是这乡间的生活过得太安逸,不知不觉间,温言竟把那些夸荣争耀的心思看淡了许多,朝堂之事从来复杂,若是能这样安心过一辈子,也算是一种幸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