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辽东雄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九十回 说服活佛!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注意! 尹咱呼图克图并不是名字,而是佛号。 典籍上一般称呼是,尹咱呼图克图第七世化身。 噶尔丹是第八世。 因名字缺失,咱们依旧用佛号称呼这位从藏地来的朋友。 很早以前提到过,尹咱呼图克图又是第三世温萨活佛。 这是从四世班禅的师傅桑杰伊西开始算起。 为啥温萨寺要搞两套活佛体系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引固始汗入藏的活佛,正是尹咱呼图克图。 功劳如此之大,不给个转世的名额说不过去。 何况,和硕特部答应入藏的条件之一,便是尹咱呼图克图的下一世要从和硕特部的贵族中选。 这就是噶尔丹能成为活佛的秘密。 现在,杨承应亲口承诺温萨寺有两个活佛,让尹咱呼图克图心里开始犹豫。 入藏的目的是消灭藏巴汗,让黄教成为雪域高原第一大宗。 具体由谁入藏,这可以再谈。 尹咱呼图克图沉吟片刻,说道:“殿下要老和尚抛弃和硕特部,老和尚不忍西域被鲜血染红。” 言下之意是拒绝。 没办法,尹咱呼图克图觉得和硕特部好忽悠一丢丢,杨承应的实力和能力太难对付。 四个字“引狼入室”,足以形容。 “那就没有办法。”杨承应道,“我只好送你一句话,既然黄教可以入藏卫教,那我也可以护卫红教。” 尹咱呼图克图愣了一下,立刻明白了话里的意思。 杨承应要和红教的藏巴汗合作,共同对付和硕特部。 尹咱呼图克图也不怕:“殿下,草原之上信奉黄教十之七八,殿下能应付他们?” “这就有意思了。不少人信奉黄教不假,可是真的需要你们这些大活佛才行?我就不能自己培养活佛。” 杨承应满不在乎地笑了。 尹咱呼图克图脸色瞬间大变。 “我记得藏地还叫吐蕃的时候,有位赞普为了夺权,亲自把自己的辅佐大臣扔进空的粮库,活活的饿死。” 杨承应轻描淡写的说道:“如果我比照着来,还把婴儿提前备好会是什么结果?佛法真的比得过刀枪?” 尹咱呼图克图咽了咽口水,问了一句:“殿下为什么惦记藏地?历代中原王朝从未染指藏地,只有元朝,也已经数百年前的事。” “明廷不算吗?”杨承应道。 “哈哈……殿下真有趣。明廷连半个兵都没有,也算?我们不过是学习也先、俺答汗故事,遇佛拜佛罢了。” 尹咱呼图克图笑了起来。 “那好,我实话告诉你。如果我不把边境推到藏地,你们就会联合和硕特部,进而影响到鄂尔多斯部和土默特部的右翼蒙古,以及外喀尔喀蒙古。” 杨承应认真的说道。 尹咱呼图克图笑不出来,他和藏地两大活佛的计划都被杨承应算得死死的。 “所以,你要么给我做向导,要么乖乖的转世。” 杨承应把身体靠在椅背上,一脸轻松:“你不做向导,总有一些失意之人愿意做向导。” “你在域内所作所为,我一路上也有耳闻。” 尹咱呼图克图开始动摇了,“如果引你进了藏地,是一个比固始汗加藏巴汗还要厉害的人,黄教还会有明天?” “妄想以宗教凌驾于世俗之上,本身就是妄想。” “雪域高原,就不需要世俗。” “那更是妄想。和硕特部一旦进了藏地,他们会让出权力?让你死后转世到和硕特部贵族便是明证!我固然可怕,但是身为弱者依附于真正的强者才是正道。” “遍地都是我教信徒,不需要依附于强者。” “不需要?谁被赶到山里出不来?” “这……” “听我一句劝,还是给我做向导。” “我?我要回去和两位活佛商量一下。” “可以,等你抵达藏地,将得到固始汗的首级被挂在旗杆上。”ap. “你……” 尹咱呼图克图想生气都不敢。 他想了又想,心里依旧纠结得很。 “我给你安排一个住处,明天再给我答案。” 杨承应轻轻一招手,两名侍卫出来。 尹咱呼图克图站起身,向杨承应告辞,转身离开。 望着大红色的背影,洪承畴道:“殿下好谋算,看来这个大和尚非得和你合作。” “他不和我合作,温萨寺损失巨大,这可不符合他们的利益。” 杨承应伸了个懒腰,“比如想要从达赖手中抢到一席之地,他非得立下大功劳不可。” “你真的是怕黄教信徒联合,所以要控制藏地?” 洪承畴好奇地问。 “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想要统治整个蒙古,必须要掌握成吉思汗正统血脉和藏传佛教的解释权。” 整个蒙古大致分为蒙古本部+卫拉特蒙古+巴尔虎蒙古。 蒙古本部=蒙古左翼三部+蒙古右翼三部+科尔沁部。 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和硕特部+杜尔伯特部+土尔扈特部 巴尔虎蒙古:驻地在贝加尔湖畔,又叫布里亚特蒙古。 这么多的大部落,下面又有无数个小部落。信奉藏传佛教的人,至少占到九成,而且绝大部分是黄教。 想要治理蒙古,除了制度层面,宗教方面也必须加大力度。 掌握藏地,除了保证上游水源不落入他人之手,更是把达赖等能量巨大的活佛掌握在手中。 否则北方迟早要出事。 清与准噶尔百余年的战争,就让清帝明白了这一点,所以坚决拿下雪域高原,不让出现第二个噶尔丹。 “督师,明天和我一起回去,怎么样?”杨承应忽然道。 “这么急?”洪承畴有些诧异。 “提前做好准备,赶在秋收后出征,运气好,明年春耕之前就可以赶回来。” “整个冬天出去作战,不会太冷吧。” “哈哈哈……我的手底下很多人还喜欢冬天作战,他们觉得夏天太热了,还是冬天舒服。” “那好,我回去收拾一下。” “嗯,明天早上见。” 杨承应起身相送。 洪承畴也起身:“不用送,告辞。” “明日见。”杨承应抱了抱拳,目送洪承畴离开。 受制于交通条件,最好的作战时间要么冬天,要么正夏天。 其他时间,要么春耕秋收,要么细雨连绵,困难得离谱。 杨承应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吐出。 和硕特部,你们等着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