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辽东雄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百零五回 交易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尹咱呼图克图不是自爆,而是认命了。 他苦学汉语,却一直装着听不懂,就是潜伏下来了解对手。 结果是苦涩的。 杨承应太冷静,也太有耐心。 他知道黄教大势已成,所以很有耐心的拆黄教。 自佛法西传到现在分出好几个流派,黄教就不能拆分出几个流派? 除了拆黄教,就是不断打击黄教的政治盟友,使他们无法进入西藏消灭藏巴汗。 没人消灭藏巴汗,也就意味着黄教在雪域高原一直处于打压状态。 等杨承应有能力进入藏地,黄教的两大活佛也只能待在藏地,再也没有出路。 和杨承应合作,成了尹咱呼图克图唯一的选择。 “活佛,咱们都是聪明人,不如我们做笔交易。” 杨承应说道:“你能说服卫拉特蒙古三大部不帮助和硕特部,我就同意温萨寺可以有两个活佛。” “这是分化黄教的把戏!”尹咱呼图克图揭穿。 “没有错。可对您和温萨寺来说,却是唯一一次翻身的机会。” “这话怎么说?” “达赖才是藏地黄教的领袖。你当初积极奔走,不就是想靠着解救黄教的功绩,替温萨寺争得一席之地。” “你连这个都知道?!” “不仅如此,我还在想‘四世达赖"为什么死那么早。” “也许是上苍的原因吧!” “是吗?也许是藏地不希望出现一个蒙古出身的活佛。” “殿下……” “别紧张,我没别的意思。”杨承应沉声道,“总之,这是一桩很有意义的买卖。” “老和尚看不出意义所在。”尹咱呼图克图还在嘴硬。 “我知道,你与和硕特部达成交易,你圆寂后,将转世到和硕特部某位台吉的身上,继承你尹咱呼图克图的法号。” “这……” “如果我击败了和硕特部,你觉得这个约定还算数吗?” “殿下,老和尚愿意答应你的条件,只是老和尚也有一个条件。” “说来听听。” “请您赐予温萨寺大活佛,等同于达赖一样高的地位。” “没有问题。” 杨承应笑了。 尹咱呼图克图违心的笑了。 既然阻止不了,那么为温萨寺谋求最大的利益,便是理所当然。 白毛风渐渐的停了。 说起白毛风,就不得不提它与地面积雪覆盖程度和积雪时间的长短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地面积雪覆盖浅,且积雪时间短,表层积雪疏松,较易形成白毛风。 因此,在白毛风停了之后,队伍清点物资,将损失统计起来。 结果发现损失极少。 随后,大军开拔,继续向北行进。 与此同时,额哲伦带着数名伴当和一些礼物,南下与杨承应会面。 从库伦出发,刚到巴彦塔尔,就撞上了辽东军侦察连。 “你们是什么人?”裴承恩大声喊道。 他身后的侦察连骑兵,都已经把骑枪握在手里。 额哲伦让伴当喊道:“她是土谢图汗的额吉,代替大汗迎接周王殿下到来。” “如果你们真是迎接殿下,请在此等候,容我禀报殿下,请殿下定夺再说。” 裴承恩并没有因为对方是女性,又只带了这点人就轻视。 他一边对额哲伦说着,一边向身边的通信兵使眼色。 通信兵拿出黑旗,向后面的侦察连骑兵发旗语。 后面的骑兵收到后,再向后面的人传消息。 全员戒备。 不久,一名骑兵策马赶来,询问情况。 裴承恩禀报了。 那骑兵策马离开。 额哲伦静静地观察着,发现对方非常警惕,骑兵已经散开,摆出的是游击战术。 “辽东军果然不一样。”额哲伦对身边的女仆道,“草原上分布着明暗哨探,一看就知道很难缠。” 她不由得感叹:“难怪大汗担心啊……” 唯一觉得奇怪的,只有他们为什么都不穿甲胄。 等了一会儿,那名通报的骑兵去而复还,并且带了数名骑兵。 骑兵们飞快赶到。 为首的是一个青年,在马背上抱拳,用蒙古语道: “殿下欢迎土谢图汗的母亲,请您随我去见殿下。” “好。”额哲伦点点头。 青年一挥手,骑兵迅速向两侧散开,让出一条道路。 裴承恩也率领侦察连到一边。 额哲伦的队伍从辽东骑兵中间穿过。 裴承恩趁机小声问青年:“殿下有没有别的命令?” “全军不要停,按照预定的地点行军。”青年小声回答。 “明白。” 裴承恩应了一声,率领侦察连向北方继续挺进。 青年率领近卫骑兵,保护着额哲伦南下。 额哲伦端坐在马车上,看似稳如泰山,心里却有些紧张。 她不是害怕见到那一位决定她儿子命运的人,而是发现儿子完全没有胜算。 沿途所见,辽东的哨探每隔一段路就有。 他们用旗子传递信息。 头顶上还有几只海东青盘旋着,发出各种犀利的声音,也是在传递消息。 蒙古骑兵讲究一个“来去如风,出其不备”。 但在防守严密的辽东军面前,这些都没了用武之地。 继续往南。 额哲伦第一次见到辽东军,就被它震撼到了。 步兵居中,骑兵在步兵两侧。行进速度不快不慢,军容严整。 穿着棉鞋的脚踩在雪地,发出整齐的“吱吱”声音。 每名士兵都穿着厚厚的棉衣,手里拿着额哲伦从未见过的火器,腰间绑着皮坐的包。背上背着一个大大的包,不知道有什么用。 骑兵有三把火器,一长两短。 统一的装束,带来的震撼,令人窒息。 尤其是这些士兵路过额哲伦时,投过来的眼神,非常凌厉——仿佛在看一个死人。 如果只是一两个人,额哲伦不会觉得害怕,对方是一群人。 伴当们手握弯刀的刀柄,也是紧张不安。 青年策马上前,安慰他们:“不用担心,殿下的士兵军纪严明,是不会对自己人下手。” “哦。”额哲伦低头,掩饰自己的慌乱。 青年带着他们从队伍一侧继续南下,很快就看到了中军大纛。 上面书写着一个斗大的字——杨,旁边是爵位+官职。 中军迅速靠近。 额哲伦认出了一个跟着中军走的熟人——索诺木。 索诺木的前面,一个面容俊朗、身材魁梧的青年,骑着白马,威风凛凛。 他应该是杨承应,额哲伦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