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大宋,开局喜提满门抄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4章 对王之王对穿肠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先是比拼绘画,出场的是翰林书画院的郭熙,也是范宽的得意门生,擅长山水画,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郭熙画的岩石有流动感,细密流利、舒卷如云的线条,由于其运笔的轨迹圆转如夏日上升的卷云,因此名为“卷云皴”。 不过离他技艺大成还有一段距离。 可是他的对手萧道古正是技艺大成之时。 西夏出来应战的是一位叫李书堂的画家。 范宽给出了题目,用画出一副描绘雪景的山水画。 翰林书画院的十位退休的元老综合评判,当然不是乱评判的,有一定标准的,山水画讲究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和传移摹写。 林萧也不懂,反正不管自己的事也不关心。 很快画好了,西夏李书堂画的是一副《大漠风雪图》,展现了西北大漠的萧杀荒凉之景,大气磅礴。 几位书画院的元老从笔法,构图,意境几方面点评了一阵之后,给了八分。 随后是郭熙的《江雪独钓图》,取自于柳宗元的独钓寒江雪,不得不说意境上已经更胜一筹了。 一群元老经过一番讨论,给了九分。 最后是萧道古的《辽帝射虎图》,雪地里,辽帝拉满弓如月,面对一只吊睛白额大虎,让人看一眼就感觉一股杀气扑面而来,就连不懂画的林萧都觉得画的杀气腾腾,果然,十个人经过讨论以后,给了九点五分。 比画环节辽国先拔头筹。 体验卡是什么意思了。 萧道古站了出来看着林萧:“这一场让我和林萧林公子比吧,其他人有愿意参加的吗?” 其他人都自觉的闭上嘴,没人会不自量力。 怎么都喜欢在樊楼挑战我,不知道樊楼是我的主场吗? 林萧站了起来走到场中,对萧道古拱手行礼:“萧先生,请!” 萧道古冷哼一声:“我在辽国就听你们宋人吹嘘你有多厉害,不知道是不是浪得虚名!” 林萧面的如常:“是不是浪得虚名,比过以后不就知道了。” “那好,我在辽国有三副绝对,至今没有人对的上来林公子今天要是能对上来,就算你赢。” “萧先生请!” 这时候林萧看到全家人都来了樊楼,站在人群里为他加油,曹丹姝,海棠,柳姨娘,林小妹都来了,惠国公主因为怀孕了怕出意外没来,林伯清不知道在想什么,神色有些复杂。 萧道古说:“林公子听好了,第一副上联是三光日月星。” 林萧差一点笑出来,就这小儿科,还千古绝对,那个时代只要刷过微博的谁不知道,我都不需要用体验卡。 林萧脱口而出:“四书风雅颂。” 全场安静,忽然李元昊忽然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站起来说:“还麒麟才子,最基本的常识都不知道吗?风雅颂怎么是四书。我看大宋不过尔尔。” 所有人都像看白痴一样看着他,弄得李元昊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李书堂赶紧拉过他,小声说:“《诗经》中的雅分大雅和小雅,所以叫四书风雅颂。” 李元昊闹了个大红脸,有点恼羞成怒地坐下了。 满楼哄堂大笑,西边的野蛮人,懂什么叫文化吗? 有人把对联挂了出来供众人欣赏。 不过林萧暗自警惕起来,这萧道古是有真才实学的,自己只是凑巧了对了上来,现在有道具为何不用,他马上使用了对王之王对穿肠体验卡。 “看来今天遇到对手了”萧道古来了兴致,开口道:“林公子听好了,我这第二联是生地一,熟地一,生熟地一。” 这是一副中药联,生地和熟地是两种中药,生地清热,熟地滋补,不懂药理根本不明白什么意思,更不可能对出来。 林萧马上脱口而出:“父当归,子当归,父子当归。”附当归和子当归也是两种中药。 对联挂了出来,众人啧啧称奇。 晏殊解释道:“上下两联嵌入“熟地”、“生地”、“附子”、“当归”四种药名,实则“熟”者“畜”也,“地”者“第”也,“熟生地一”即“畜生第一”,下联“附”谐“父”,“归”谐“龟”,“附子当归”就是“父子当龟”,指桑骂槐,痛快淋漓!上联以“熟”、“生”代“诗”、“书”,以“地一”易“第一”,“地”既与“熟”、“生”组成名词,又谐“第”与“一”表示序数,真乃其妙无比,值得玩味。” 众人如饮醇酒,醉在其中。仁宗皇帝激动地端起一杯酒一饮而尽。 林萧愣了,对王之王对穿肠体验卡,这么神奇的吗。 萧道古也愣了,这都不带思考一下的吗?太不可思议了。 然后他又说出了第三副上联:“四口为图,内口总须外口管。” 林萧脱口而出:“五人撑伞,小人全仗大人遮。” 楼内外喝彩声一片,仁宗皇帝叫了一声好,端起酒杯一口干了,畅快无比。 林萧自己都蒙了,我自己都不知道说的是什么玩意,立马有人把这副对联挂了出来,林萧才明白怎么回事,图的繁体字是圖,一个字有四个口,所以叫四口为图。伞的繁体字是傘,一个字有五个人,所以叫五人撑伞。 萧道古一拱手:“林公子大才,萧某输了。” 楼内外叫好声一片,大宋子民与有荣焉,林子风是大宋的骄傲,他赢了就是自己赢了,从此樊楼又多了一个故事。 “慢着!” 林萧刚想走回去,有人走了出来,是倭奴国使者。 他站出来说:“我有几副对联,不知道林公子能不能对的上来。” 又是一个不知死活的东西。 林萧说:“你有几副一起说吧,我赶时间!” 倭奴国使者说:“林公子听好了,小狗无知嫌路窄。” 林萧:“大鹏展翅恨天低。” 倭奴国使者:“出水小虾披绿袄。” 林萧:“落汤螃蟹穿红袍。” “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 “来匆匆,去匆匆,下马一笑各西东。” 倭奴国使者指着墙上的一副翠竹图说:“竹无心,生出许多枝节。” 林萧指着自己:“红莲有孔,不染半点污泥。” 楼上叫好声一片。 倭奴国使者又指着台上:“凡事莫当先,看戏何如听戏好。” 林萧道:“为人应顾后,上台终有下台时。” 倭奴国使者睁大了眼睛,不可置信地看着林萧,这可是全倭奴国文人精英一起研究了半年想出来的对联,目的就是难倒大宋文人,让倭奴国扬名中土,没想到在人家眼里就跟小孩子过家家一样简单,倭奴国使者突然吐了一口血,晕倒在地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