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大宋,开局喜提满门抄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4章 广州行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公元1034年,北宋改国号为景佑,封为景佑元年。 仁宗皇帝封自己为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废郭皇后,立林妃为后,第二年,郭皇后在冷宫去世。 公元1035年,景佑二年,刘太后崩,举国同孝。 这一年,西夏李元昊称帝,母米氏族人山喜,谋杀元昊,事觉,元昊鸩其母,杀之,沉山喜之族于河。 西夏军队又入侵府州,宋仁宗下令并州、代州(今山西代县)宋军严阵以待,西夏军被迫撤离了宋朝领土。 范仲淹因力谏宋仁宗皇后而被贬知睦州(今浙江建德东)后半年,又被任命为苏州(今江苏苏州)知州。范仲淹上任伊始,苏州就遭受到特大洪水灾害,老百姓根本无法耕种田地。景祐元年(1034)九月,范仲淹召募当地游手好闲之徒疏浚五河,引太湖水入海,这一工程尚未完成,范仲淹又被迁知明州(今浙江宁波)。两浙路转运使上书朝廷,说范仲淹治水有方,希望他能继续留任苏州知州,等疏浚五河工程完工后再调离。范仲淹得以留任苏州,完成了治理五河的任务。 泉州港。 苏振棠看着日益凋敝的港口,愁眉不展,因为他是泉州港的大股东,泉州港没人来了,他天天急的睡不着。 苏振棠问管家老孙头:“怎么来泉州港的船越来越少了?” “老爷有所不知,南面有广州港,北面又新建了个上海港,外面来的船都跑到这两个地方去了。” “泉州港不好吗,为什么都往这两个地方跑?” “广州现在是世界第一大城市,广州港可是现代化的港口,咱们这里太老了。” “什么叫现代化,三年前广州还是蛮夷之地,广州也不远,不行,我要去广州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说去就去,苏振棠带着管家老孙头踏上了广州之旅。 坐船一路到了广州港,老孙头喊道:“老爷,你快出来看看吧!” 苏振棠眉头一皱,随后也探身出了船舱。 然后如同老孙头一般愣住了,也是满面的震惊之色。 苏振棠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 一座比泉州港大十倍的港口,数万艘商船在广州港进进出出,一派繁忙景象。船靠了岸,老孙头把马车从车上开下来,上了一条宽阔笔直的水泥路。 三个硕大的烫金大字:广州港,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此刻马车还在赶路,但是却走的格外平顺。这路太平稳了,是用什么石头修建的? 路边一个港口工作人员像看乡巴佬一样看着二人,解释道:“这叫水泥路,镇南王发明的,广州的路都是用水泥铺设的。” 说完他就去忙了,像这样第一次来广州被震惊的手足无措的的乡巴佬他见得多了。 苏振棠赞叹道:“没想到,三年前广州还是个小港口,竟然能修出这样奇特的路,有趣真是有趣,看来说什么也要见识见识这广州城了!” 老孙头不由得赞同道:“连道路都修建的如此平整,这镇南王一定不俗。” “那不是废话,镇南王可是媲美李白一样的人物。” 苏振棠陷入了回忆,他想起多年前在樊楼二十万两银子买下《欲借风霜二十贴》的情景,那是他这辈子最划算的一笔投资,他把画送给了当时的宰相吕夷简,吕夷简直接让他做了泉州转运使,从此摇身一变从商人变成官商,直接买下了泉州港的大部分土地。 这时候一艘冒着蒸汽的轮船靠岸,一群商人围了上去。 船舱打开,有士兵押着一群黄头发白皮肤的女洋鬼子下船。 船上一个人走了下来,正是麻六。 麻六现场开始介绍。 “这些都是刚从欧罗巴抢回来的奴隶,前几天我们攻占了法兰西,这些都是正宗的法兰西的洋妞,你看个个都是金发碧眼肤白貌美,老规矩,起拍价十两银子。” 一群人疯抢:“十一两。” “十二两” “十五两” “十五两,还有没有更高的。”麻六环视一周,一锤定音:“十五两这位法兰西洋妞归这位先生了,下一个。” 苏振棠睁大了眼睛:“这广州这么野的吗,公开拍卖奴隶。” 老孙头小声说:“老爷,等走的时候要不要买几个回家暖床。” “呸!洋鬼子身上一股骚味。”苏振棠满脸鄙夷地说:“算了你想要走的时候给你买两个。” “谢谢老爷。”老孙头喜不自胜,在几个洋妞高耸的胸脯上瞄来瞄去,恋恋不舍地驾着马车往前走。 整个港口都是忙碌的人,装卸货物的大车络绎不绝又井井有条。港口太大了,整整走了半个时辰才从港口纵横交错的路转出来,一路直奔广州城。 三年时间把一个小港口建设成比京城还大的港口,这镇南王真是奇人。 两旁的风景不断划过,远处的城墙开始一点点出现在二人眼前。 ...... 待走近后。 苏振棠和老孙头同时张大了嘴! 一座庞大无比的广州城如同一座巨兽一样横在二人面前。 青灰色的墙砖,混合着水泥建造,高达数丈的城墙!无一不显露着两个字:豪橫! “老孙头,你跟我去过京城,你说这得有十个京城这么大吧!” “不止,老爷你看那边还在建着,不知道会有多大。” 苏振棠有些郁闷:“广州城这么大,为什么没人报告给我。” “老爷,听说是镇南王怕京城那边知道消息,多收税,故意瞒着,到现在京城还以为岭南是蛮荒之地。” 马车到了城门,被一个挎着枪的官差拦下:“哪里来的,有没有路引。” 老孙头递上路引:“我们是泉州来的。” 官差翻看了两眼递还回去接着道:“来广州所为何事?” “经商!我家老爷是做瓷器和茶叶生意的,来此看看。” 听到经商二字,官差嘴角一咧,转头跟身边一人耳语了一番,那人热情地上来招呼:“你们来广州可是来对地方了,我们广州的瓷器可是天下最好的,当年楚王叛乱,景德镇最好的瓷器师傅都被请到广州来了。” 苏振棠不明所以,点点头,那人又拿出一个册子,上面彩印了许多瓷器,精美无比。 于是开口道:“这广州城如此庞大应该花了不少钱吧?官府是不是加税了?” 不等面前的官差回答后面一个官差先不乐意了。 “这是什么话,广州城可没花老百姓一分钱。” 官差面色不善,苏振棠赶紧摸了一锭银子塞了过去。 谁知道官差见了银子眼神一变,厉声道:“干什么!拿走拿走!我们广州不兴这个!” 苏振棠的手僵在半空,递也不是收也不是。 心里一时哭笑不得,还有不兴收银子的?这广州真他娘的邪门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