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绘梦师:异能者之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章 奥菲利亚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杨乔将手机卡放置到自己的手机上,打开后,里面是一些陌生号码的通话记录,19号早上8点以及当晚凌晨1点20分确实有个相同的虚拟号,那应该是蛇头或者渔民打给他催他前往夷洲岛的,其余的什么也没有。杨乔心想,这应该就是他用来联系蛇头的电话号码了。 他又将储存卡插进电脑,内心很是忐忑,这里面到底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杨乔打开储存卡里,里面只有一个相册,相册里有两个视频,和几张照片。 那个视频内容将杨乔惊到了。他终于知道为什么小米粒的妈妈会死,为什么方圆会死,他们都不是自杀的。 视频里的那个人历历在目,视频里的内容他简直不敢相信,居然有如此衣冠禽兽。 杨乔实在不忍继续往下看,他如鲠在喉。 这些年自己麻木随性,将心血埋葬在画里,现实里的灯红酒绿也好,高山流水也罢,甚至是瑰丽壮观的奇景也难以让自己内心颤动。而如今,因为方圆,因为小米粒,因为小米粒的妈妈,内心满是悲悯。他们为什么会相信自己,为什么要将这无情且残忍的世界赤裸裸地展示给自己。 他看着那些照片,再次回忆起审讯室里方圆的画,原来他早就告诉自己真相了,只是自己未曾读懂。 这个关键性证据现在还不能随便交给警察。 方圆如果相信警察,他不会选择这种方式将证据隐藏起来。 但如果将视频曝光于公众,那么小米粒妈妈和方圆只会成为众矢之的,恐怕打草惊蛇,让那些坏人有藏匿的机会。这也就是为什么方圆没有将视频内容曝光的原因。 那么,警察局里到底有谁可以信任的? 杨乔突然想起一个人,警局墙上贴着的,媒体报道过的那个人,也是负责这次案子的刑侦队队长“二郎”郑毅。 郑毅之所以被称为“二郎”,是因为他办案认真负责、对案件敏锐,如同二郎神一样,仿佛拥有第三只眼在窥探整个案子中别人难以察觉的细节。 他一定要将证据亲自送到郑毅手上,不能有差错,这是两条人命换来的,背后可能还有无数生命在惨遭不测,等着他用这份证据主持公道。 不过警方已经将方圆定为自杀,他们还会重新调查吗?还是他们就只想草草了事?难道这是警方放出的烟雾弹,因为郭院长说方圆的尸体还没火化,警方也还没有对这个案件发出明确的声明,说明他们根本没有结案。 杨乔想着要不先去找到郑毅试探一番,再做决定是否要将这些证据交给他。 郑毅手头有好几个案子在查,其中方圆案最令他头疼。 这个案子被群众传的神乎其乎的,还涉及DT的一个亿,而方圆一死,DT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各种阴谋论又在民间传播。DT声誉受损,合作伙伴也出现信任危机,他们不得不设立了专项组解决舆论危机,同时派出法务每天来警局询问案件进度,催促破案。 郑毅一见到DT的人,就像老鼠见了猫,立马躲起来,他算是见识到了财团的力量。 不过他这个刑侦队队长可不是个摆设,破案也从来不是靠蛮力,而是靠智慧。他从自己父亲以及老谋深算的朱长洪那学到不少本事,这些年,朱长洪带着他阅遍官场是非,了解了不少灰白界线,他深谙其道却拙其道。 陈晨电话告知郑毅,杨乔找他,郑毅听闻心想应该是有新线索了,他火急火燎地从外面赶回局里。 今天是周日,公安局的人比较少,只留了些值班的警察,还有一些加班办案的警察。 郑毅匆匆忙忙从外头回来,穿着一身警服,身高约一米八,皮肤晒成了小麦色,脸型方正,眼睛很小,比起他的粗眉毛来,郑毅的眼睛小的几乎只剩一条缝,缝里透出犀利的光,仿佛被他扫上一眼,就能窃到对方内心的每一个念头,那种不怒自威的气质还真是天生的,毕竟杨乔见了其他警察,这股凛然之气在郑毅身上最为强烈。 杨乔一眼就认出他是谁,他和他的父亲郑恺年太像了,特别是那双传神的小眼睛,几乎一模一样,不过郑毅的五官更柔和,表情更友善。 郑毅叫上陈晨,将杨乔带入一间办公室。 走进办公室迎面而来的是一股浓浓的绿茶混合着跌打药的味道,有点苦涩,有点刺鼻,倒是一点烟味都没有。屋内摆设倒也简易,是个办公的好地方,一张办公桌,两把办公椅分别在桌子两侧,办公桌正对的那堵墙旁边靠着一个办公室常见的大型收纳柜,柜子里整齐摆放着各种书籍和文件。 陈晨坐在靠窗一侧的椅子上,郑毅拿出录音笔和笔记本,打开录音笔开关,摆正身板,准备开始和杨乔沟通。杨乔看着他到郑毅在拿东西时,左手的小拇指和无名指十分僵硬,弯曲困难,应该是受过伤吧。 “你今天是来提交10·19特大网络案件的新证据,是吗?”郑毅说起话来字正腔圆,几乎不夹杂一点私人感情。 “嗯,我前几天去了一趟宁市儿童福利院,本想给福利院做一些捐赠,可是听郭院长说方圆自杀了。”杨乔并非在嫌犯的位置,而是一个提供线索的市民。 在这间屋子里,陈晨几乎没有任何存在感,杨乔感觉自己正在和郑毅进行一对一的博弈,这让他精神紧绷。 郑毅比起之前讯问的警察来,他的气场真是令人丧胆。 “你怎么想到要去宁市儿童福利院做捐赠?”郑毅丝毫没有提及方圆的死因,反而追问其捐赠的原因。 “我曾经给福利院的孩子画过画,了解过福利院的那些孩子都是孤儿,生活需要帮助,所以就去做些捐赠。” 郑毅点点头,继续问到,“那郭院长还和你说了什么?” “也没说什么,就是关于方圆得了渐冻症以及他过往的一些生活。” “你今天来,除了提过新线索,还有其他事吗?” “我想知道方圆的下落,这是其一。他找我画过画,算是我的客户,而且我听说他身世可怜,是个孤儿,还患有渐冻症,有点同情他。不过,我总觉得他不是一个会自杀的人。其二,10·19特大网络案的画,是我画的,所以我想过来了解一下情况,看看是否有帮上忙的地方。”杨乔直接道出自己来的目的。 郑毅听杨乔说过来帮忙,倒觉得有几分好笑,不过他说方圆不是自杀的,难道杨乔破解了那三幅画的秘密? “你为什么觉得方圆不是自杀的?” “因为他的画。” 果然是画里有话,郑毅这段时间没事就盯着那三幅画,也没瞧出有什么玄机,警队也请了画师过来分析,也没有什么和案件有多大关联的结果:“那三幅画是你画的,你是说他让你画的那三幅画另有深意?” “准确的说,是我上次在审讯室里,你们给我看过方圆的画,解释了那三幅画。” 郑毅更是惊讶不已,审讯室里方圆的画难道才是这个案子的关键,而所有人却将目光紧盯着当时出现在百万公众面前的这三幅画,方圆这是为了转移视线吗? 还是,他一开始就想借警方的手将那些画展示给杨乔,让警方给杨乔传递信息?如果真是这样,这么多天过去,杨乔该办的事早就办完了,这完全就是声东击西,表面上他暴露杨乔,给他下套,实际上他莫不是为了保护杨乔? 郑毅心想难道那些画里藏着一亿元的下落,亦或方圆的死因?还是他们接下来会有其他行动。 整个事件越想越复杂,郑毅顿觉细思恐想,如果他们接下来还有所行动,一定会比上次的案子更大,否则他们不要绕这么大的圈子通过审讯室传递信息吧。 郑毅双手交叉,表情略微显出几分懊悔。 杨乔见状,猜想到郑毅当时应该是忽略了那些画,而且他此刻对此感到焦虑。上次那个案件已经够大了,他此刻如果不能破解那些画的含义,同时又因为疏忽,利用上次的画给自己传递了信息,那么这将是郑毅整个案子最大的疏漏。 “我也是昨晚刚想通的,我研究了很久那三幅画,始终没有找到什么有用的线索,然而昨晚我看到画册上的一张名画——《奥菲利亚》。想起方圆之前的三幅画,加上最近发现的一些事,好像所有的谜底都对上了。” 郑毅听得一脸茫然,奥菲利亚?是谁?这些搞创作的人都喜欢装神秘,搞一些虚虚晃晃的假象,真是令人头疼。 “奥菲利亚是莎士比亚著名悲剧《哈姆雷特》中的女主。”杨乔缓缓道来,他看出郑毅对此一无所知。 “奥菲利亚的油画有很多,而方圆模仿的这幅,是1852年,约翰·艾瓦瑞特·米莱斯所画。” 杨乔向郑毅和陈晨介绍《奥菲利亚》这幅画,陈晨也打开电脑,搜索这幅画的相关介绍,交给郑毅。 杨乔将这幅画的由来娓娓道来:“米莱斯素来以画风细腻著称,他喜欢描绘人间现实的苦难和不幸。米莱斯画中的奥菲利亚静静地躺在一条清澈的河水上,她的周围藤蔓交错,鲜花拥簇,水草相依......” 郑毅一边快速浏览电脑上关于《奥菲利亚》的信息,一边听着杨乔的介绍。听到一半,他有点不耐烦,不想继续听这些众所周知的内容:“乌鸦花象征忘恩或幼稚,荨麻代表痛苦,雏菊代表清白,玫瑰象征爱情和美丽,紫罗兰象征忠贞。你所说的,网络上都有。方圆的手稿很多,他模仿名画画出来的草稿也很多,为什么偏偏是这幅画?” 郑毅确实厉害,短短几分钟时间,就能抓住重点。 杨乔并没有感到惊讶,他继续说到:“有人说,米莱斯的这幅画中隐藏了一个头骨,预示死亡。” “奥菲利亚溺水躺在水里,这不是很明显的事吗?还需要什么预示?”郑毅不明白为什么这些画家非得搞些假象,让人觉得高深莫测。 “Riluzole,利鲁唑的英文,是方圆画这幅画的署名。这幅画左上角枯萎的紫罗兰,是一个英文字母“F”,是false(假的)的首字母。” 郑毅终于听到想听的,但是杨乔的这个说辞,显然苍白勉强,在法律面前一文不值:“虽然我对艺术画的解读一窍不通。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我还是懂的。你的解读只是你个人的猜测,猜想?也有可能是你专业课程的分析?无论是什么。但我们办案,讲究真凭实据,而不是凭主观臆想,随意下定论。“F”可能是任何一个英文的首字母,比如鲜花floer,永恒forever,为什么一定是false?” 杨乔嘴角上扬,无声地笑着,他没有直接回答郑毅的问话,而是要与他做个交易:“你要证据,我要结果。” 郑毅听到这话,几乎要从椅子上跳起来,可是他忍着怒火,挑衅地问道:“证据,你有吗?” 杨乔笑而不语,他双手交叉于胸前,背靠椅子,尽量让自己放松。这场交易,不是他平日里与甲方的工作对峙,而是一场与受过专业训练,历经无数生死命案的刑警之间的较量。他知道自己会输,但在正义面前,即使输个精光,也未尝不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