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全族流放?我靠种植发家致富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7章 召回京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第407章召回京 在场之人谁不知道这是他们推辞之言?但是又有谁捅破? 大家不过都是心照不宣罢了,他竟然紧追不放! “谢卿,你怎么说?” 明德帝拿过那份口供,不过瞥了一眼就扔到了一边去。 这样的态度让下面的人心思各异。 谢司珩身姿挺拔,被人参了一本如玉的脸上并没有一丝变化,朝着皇上拱了拱手,这才转身用一双深邃的黑眸居高临下的看着韩御史: “我为何要杀皇子亲卫?” 韩御史抬头直视着谢司珩:“只因谢大人怀疑三位王爷的亲卫朝马车动了手··” “你可知马车之内坐着皇后娘娘?” “既然这三人目的不纯,那我以皇后娘娘的凤体为重,出手斩杀他们有何错之有?” “说本司藐视皇权、视皇家威严如无物简直可笑!” “难不成在韩大人眼中,皇后娘娘的凤体还要排在三位殿下之后?” “你简直颠倒是非、不分黑白、目无尊卑!” “莫说那三名亲卫确实动了手,就是没动手,本司在皇后娘娘和皇上的安全面前,也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站在后面的崔思义没想到谢司珩巧舌如簧,被揪到了如此明显的错处竟然还能黑白颠倒。 他递给韩御史一个眼神,韩御史立马领会,大声反驳: “你这是混淆视听,这是两码事!遇事自然以皇后娘娘凤体为先,但你本可以让人拿下亲卫,事后审问或交予殿下处置,或交给皇上!但你偏要当场斩杀震慑三位殿下,把他们的见面放在地上踩,压根儿没把殿下放在眼里!” “你说我目无尊卑?你一个衣冠枭獍之人,有何颜面指责别人目无尊卑?宣平侯不过是因为当初错认了人,你竟揪着不放,多次当着外人的面下自己父亲的面子!如此小肚鸡肠、睚眦必报、品行恶劣之人,又怎会让人相信你处事没有私心?” 在场之人脸色神异,忍不住扭头看向站在一旁的宣平侯谢远扬。 宣平侯那和谢司珩有两分相似的脸上露出几分抹失落和无奈,垂首并不和人对视。 看到这一幕的众人心中顿时复杂多了。 你说说,这哪有亲爹认错儿子的? 但是换句话说,当初他们看那假货也只觉得和谢世子简直一模一样! 也难怪宣平侯看错了眼。 要不是皇上当初给赐下去的海东青,这真假谁能分的清楚? 但是没想到,只因为这件事,父子两个之间竟然出现了很深的嫌隙。 子不言父之过,不论如何这谢世子如此心胸狭窄,也难怪遭人诟病。 谢司珩嘴角微勾,别人当着他的面骂他‘衣冠枭獍"他也不觉得生气,只淡淡反问:“你在教本司做事?” “既然这样,那不如本司把护送娘娘回京之时,抓到的几波刺客也都交给御史台来办理,等韩大人什么时候觉得合适了,本司就什么时候接手,如何?” 御史台的人的脸色像是打翻了颜料一样,恨不得把韩御史给拖出去,免得牵连了他们。 这谢司珩明显是骂他们御史台指手画脚越俎代庖。 堂堂一个御史竟还管刑察司办案。 韩御史脸皮绷紧:“谢大人分明是左言他顾,故意曲解我的意思不肯正面···” “哼!” 明德帝冷哼一声,怒拍桌子。 韩御史脸色难看的闭了嘴。 “皇后与朕一体,她的凤体比什么都重要,尔等竟敢如此轻慢!难不成是忘了当年朕这天下是怎么来的吗?” 明德帝越说越气,恼怒的拍着桌子: “朕当年不过是个乡下的穷小子,孑然一身就起兵!要不是皇后多次救朕于水火,哪来的大历朝今日!哪来的你们在这大放厥词!” “即使朕与皇后之间有些不睦,当年互相扶持的情谊也始终在这!朕看你们早忘到狗肚子里去了!” “臣等不敢!请皇上息怒!” 朝臣呼啦啦的跪了一地,这话朝中的几位老臣喊得十分大声。 他们都是跟随皇上最早的一批人,对皇后娘娘始终心存敬意。 之前帝后不和之时还担心过许多次,现在听到皇上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如此袒护皇后娘娘,他们只觉得心头感动老泪纵横。 皇上,他念旧啊! 不是忘恩负义过河拆桥之人。 明德帝脸色依然难看,指着韩御史:“来人!把他给我拉下去!等……” 一群侍卫刚要上前拖人。 “报——” 门外一位内侍匆匆地走进来,脸上带着几分喜悦。 “边关八百里加急,有捷讯传来!” “平王世子和平王殿下左右夹击,前后剿灭了外族的二十万大军!造成鞑靼、新罗、瓦剌三族重创!拿下了鞑靼首领人头,并对三族紧追不舍,对方举了白旗想要投降,愿意上贡换取太平,现请示皇上旨意!!!” 这个消息让人浑身一震, 明德帝脸上的怒意一瞬间转喜。 其他朝臣也跟着喜笑颜开,庄王见状立刻跪在前面:“儿臣恭祝父皇万寿无疆、国运昌盛!” 宣王和怡王还沉浸在刚才的消息中,到底是晚了一步。 此刻也只能跟着众多朝臣一起:“恭祝皇上(父皇)万寿无疆、国运昌盛!” “哈哈哈哈!!!没想到喜事成双!善!大善!” 明德帝高兴的简直喜怒于色。 下面的人全都一头雾水。 刚才还震怒不已眼看着要大开杀戒,现在竟然又高兴成这个样子? 喜事成双? 难不成还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喜事? “父皇!儿子想着二哥这么多年镇守边关劳苦功高,这次侄儿又立下大功,不如父皇将人召回京城亲自许下一门婚事奖励,也好让侄儿感受到父皇对他的疼爱!” 从听到捷讯的那一刻起,宣王的脑子就在飞速运转。 平王虽然不足为虑,但是手握兵权又立下如此大功也不能放任不管。 只能让平王唯一的儿子回京放在眼皮子底下看着。 能拉拢就拉拢,拉拢不成也要盯着不能站到其他人那边···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