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为了保命,他公布了可控核聚变叶城高卫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40章 我到底忘记了什么事情?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宫内发生的各种丑事,身在宫外的李辛自然不知道。 他甚至都顾不上再去找魏忠贤,而是在会馆静心准备殿试。 虽说状元是谁,不过是魏忠贤一句话的事情。 可李辛明白,为了后面谋划,为了服众,他写出的文章必然要精彩万分,无人可辩才行。 毕竟状元试卷要永久留档,供后人查阅,不但要字迹超绝,还要文采斐然。 永流后世的东西,来不得半点玩笑。 但有意思的事情出现了。 到了傍晚时分,锦衣卫百户沈炼,竟秘密来到河南会馆找到李辛,并交给李辛一张字条。 李辛摊开一看,发现居然是明日殿试的试题,顿感哭笑不得。 “先生,此物乃是厂公大人亲手写就,陆千户说了,先生看完之后务必焚烧,免得引来不必要麻烦。” 沈炼抱着拳低声说着,眼睛死死盯着李辛手中字条。 李辛笑着微微点头,就着屋里的火烛将字条焚烧成灰后,沈炼才彻底放心。 要命啊! 这玩意儿若是被人发现,将引起全国轰动。 殿试试题泄露? 那整场天启恩科将成为一场笑话。 虽然在魏忠贤操控下,恩科试早成了阉党选拔考试,但最起码不能弄的这么明显。 可叹我沈炼,一身肝胆,满腔热血,最终还是成了阉党中人。 沈炼松了口气,再次抱拳。 “先生,既如此,沈某就先走了,预祝先生明日蟾宫折桂,独占鳌头……” 说完就要转身离开。 “等等!” 李辛却喊住对方:“沈炼,不知你家厂公可在府中?今日……没什么其他事吧?” 李辛今天在会馆待了一天,却总觉的好像忘了什么事情,心神不宁,忍不住问了一嘴。 “其他事……” 沈炼一愣,脸上浮现几分难堪之色。 他身为锦衣卫,自然知道宫里丑闻。 说奉圣夫人找小皇帝厮混,被张皇后撞见,在乾清宫里大闹一场,孩儿都差点没了。 可这件事…… 给他十个脑袋他也不敢传出去啊。 说一个字就要抄家灭门。 沈炼只好说道:“没什么事,先生!厂公大人日落后便回府安歇,让您也好生歇着,参加明日殿试。” 李辛似乎看出对方有难言之隐,但也知道此刻自己的身份还问不出来,只能点点头。 “行吧!多谢了,沈百户。” “不敢,不敢!” 沈炼径直离去,只剩下李辛望着窗外一声叹息。 我到底,忘记了什么事呢? …… 第二日。 殿试如约举行。 天还没亮,大批会试通过的贡生,依次步入皇庭。 明朝晚期的殿试,和清朝一样都是在太和殿前举行。 可这个时候太和殿还叫皇极殿,最早叫奉天殿,改了几次名字。 考生们在天没亮就要通过重重检查,确保身上没有小抄和危害皇上的武器在身。 说是殿试,可根本进不去大殿之内。 约摸一百来人会来到皇极殿前躬身而立,静静等候皇上出现。 大殿两侧的空地上,已摆放上百张桌椅,供考生们书写使用。 等太阳升起之后,天启皇帝朱由校才会出现在大殿之内,宣布考试开始,命太监和礼部的官员颁发试卷。 这个时候,想要看看皇帝尊容还是看不到的。 因为皇帝坐在大殿深处,根本懒得出来面见诸位考生。 考生们只能老老实实坐下,拿起纸笔开始答卷。 答卷的时间很长,约摸要考十二三个小时,也就是六七个时辰以上。 从天亮后一直考到下午时分,写完的人可以交卷离开皇宫。 若是天黑了还没写完,那就要告别殿试,沦为笑柄。 不过这种情况基本上不可能发生。 毕竟都是经历了多次考试闯过来的贡生,乃是全国精英中的精英。 怎么可能一天的时间还写不完一张试卷。 之所以写的慢,就是为了让字体好看,不能出现一丝半点错误。 严格要求馆阁体,字要方正、光园、乌黑、体大。 说白了。 整整两三千字的试卷,必须漂亮至极,一个笔误和墨点都不能出现。 因为一旦出现涂改,就意味着你和前三名,甚至前二十名都没有缘分。 写字都写不好,还他妈折腾什么? 落榜倒不至于,因为明朝清朝的殿试不会再筛选贡生,而是排列这些贡生名次。 名次最好的自然是一甲三人,状元、榜眼、探花,视为进士及第。 第二等,也叫二甲,约摸为整体人数三分之一,赐进士出身。 第三等,也叫三甲,是剩下的一帮倒霉蛋们,赐同进士出身。 这个排名可大有讲究。 要知道,只有一甲三人,和二甲数人才能进入翰林院充当修撰、编修等职。 其余人等要么在六部观政,要么下放到全国为官。 一旦进不了翰林院,这辈子基本定型。 因为从明成祖朱棣起,就定下了潜移默化的规矩。 非翰林不入内阁。 也就是说,只要没进翰林院当庶吉士,那么今后的成就会十分有限,绝对进不了内阁。 所以殿试排名,在贡生们看来重之又重。 而殿试排名如何出现,只有阅卷官说了算。 一般由八名德高望重的官员组成阅卷团队,对殿试的考生进行评判。 八人要看过所有试卷后,最终全员通过选出十份最优异的卷子,呈现给皇帝查阅。 所以说皇帝只需看十份卷子,就能钦点出状元、榜眼、探花的名次。 至于其他的人,由阅卷官依次排列即可。 时间很快到了日暮时分,在所有考生交卷后,阅卷官立刻开始加班加点的批阅。 因为他们操蛋的皇帝朱由校要求,明日就要开展传胪大典,后日就要出宫去耍。 约摸到了戌时刚过,亥时一刻,也就是晚上九点多钟的时候,终于排好所有贡生名次。 十份优异者的试卷,被送进乾清宫朱由校的面前。 李辛的卷子,赫然放在首位。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