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生物实验
队长苗放接着回复了岑雨提出的上半个问题:“这一切的背后自然是神通广大的外星人策划和导演的,当然不只是为了吸收地球动物的精气和能量来维持他们的生存这样简单。这里有一个疑点,就是外星人为什么要把那只狐狸一样的外星生物也带到地球?还有,外星人现在不是已经离开地球了,为什么不把这个外星生物也一起带走呢?会不会这里就是外星人的一个生物实验室,他们在研究什么东西,这种东西是他们那个星球所没有的。”
经苗队长一提醒,钟灵马上反应过来,抢过话头就说:“苗队长怀疑得对,外星人在地球上设立了这样一个生物实验室,目的就是研究地球上珍稀动物身上所释放出的精气和能量中的物质,这种物质能够使外星人得到象类似药品一样的保健作用,甚至是延年益寿的作用。”
周宇想了想说:“我认为事情可能还没有这样简单,外星人为什么要到地球上来专门采集这些东西,拿回去用作他们的保健药之类的物质来使用呢?到外星球去开发资源,这对外星人来说是轻而益举的事情,何苦化这么大的力气兴师动众做这么大一个工程呢。你想,这几乎是把地球上几万年以来的稀罕动物都召了过来了啊,这个怎么做到的呢?人类不是都说这些动物早就已经灭绝失传了吗?难道我们不能设想,按照外星人的神通广大,他们完全有能力,可以通过基因改造和其它生物工程,来再造并恢复远古时期地球上的生物世界吗?”
大家听了周宇的话,觉得这太可怕了。在这个地方,外星生物通过吸收动物精华和能量来生存,显示了宇宙中多样而奇妙的生命形式,这已经很让大家难以接受了。外星生物和地球生物之间形成了共生关系,这是很好理解的。这种共生关系实现了资源的共享与利用,也提醒我们地球上生命之间的关系可以存在着无尽的可能性。另外,异星能量吸收者以一种与我们完全不同的方式与自然界发生相互作用,让人们深深地思考宇宙的无穷奥秘和生命的多样性。
但是,大家对于周宇提出的外星人用基因改造和生物工程再造生物世界,这个就实在想不明白了。大家沉默了有好一会儿,这个时候,一直很少开口的夏禹站出来说话了:
“其实,基因改造和生物工程这件事,我们地球人不是也已经在做了吗?譬如说转基因生物的生产,通过将具有特定功能的基因从某个生物体中提取出来,然后将其植入到另一个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使得转基因生物具有更好的抗病、抗虫或抗旱等特性。例如,将抗虫基因植入棉花中,使得棉花具有抗虫能力,从而减少对农药的依赖。还有象基因诊断与治疗,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修复或替换患者体内存在缺陷的基因,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例如,针对某些遗传性疾病的基因疗法,通过将正常的基因导入患者的细胞,来弥补患者基因组中的缺陷。至于生物工程,那范围就更广了,譬如利用生物体内的生物反应器生产具有重要价值的蛋白质或其他生物制品。例如,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大肠杆菌中生产人类胰岛素,从而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替代疗法。这些例子表明,地球人已经在基因改造和生物工程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当然,这些技术的应用也引发了一系列伦理和安全问题,如基因改造生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等。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对这些潜在的风险进行充分的评估和监管。对于外星人用基因改造和生物工程再造生物世界的猜想,我认为很有一种存在可能,那就是外星人可能会利用在地球上作基因改造和生物工程的实验,来研究出适应和改变他们所处的星球环境的方法,从而实现可持续的生存和发展。在这个实验中,地球上的动物在与外星生命共存共生的过程中,将会逐渐演化出独特的特征和行为方式,有些动物身上将来甚至还可能出现与外星生命相似的结构和器官,假以时日,这种变化就会以进化的形式得以固定下来,而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品种,这个新品种就可以在某些条件十分苛刻的地方、譬如说在另一个星球上也能适应并生存。”
夏禹的一席话,使大家茅塞顿开、思绪万千。
“老夏,那外星人既然能创造出这么多古代的地球生物,那按照他们这么神通广大,会不会也能创造出象我们人类一样的有智慧的生物啊?说不定他们也就是奔着这个来的,创造出来这样的智慧生物后,以便将来取代我们人类,来实现外星人掌控地球的目的。”云海问了一个令所有人都感到震惊的问题。
夏禹差一点被这个问题问到了,一时还真答不上来。他想了想,对云海和大家说道:“我的看法是,外星人还不至于能神通广大到能创造出智慧生命的地步吧。想想我们人类是怎么产生的吧。那是一个天、地、自然界各种因素凑合在一起,长期演变、不断进化的结果。”
于是,夏禹又向大家详细介绍了我们人类之所以能成为地球上唯一的智慧生命的成因和过程:
地球上的地质年代从中生代进入新生代后,被子植物逐渐取代了裸子植物,而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裸子植物是地球上最早用种子进行有性繁殖的植物,在此之前出现的藻类和蕨类则都是以孢子进行有性生殖的。但当植物的更高级阶段被子植物产生后,由于它具有了裸子植物所没有的花和果实,因此被子植物的这种多样性和复杂性远远超过了裸子植物,以它作为食物主要来源的新生代生物群落,其对环境适应的复杂性,自然也就远远超过了裸子植物为主的中生代。植物群落的这种复杂性,由此成为了哺乳动物中的灵长类向智能进化的基础。但是生活在被子植物时代的哺乳类动物并不只有灵长类,为什么灵长类最终能成为向智慧进化的赢家呢?
由于新生代被子植物的出现,其美丽的花朵和可口的果实,促使了树栖生物的产生和崛起。原始灵长类动物就是依靠树栖进行生活的一个物种。它们长期进行树栖和采摘生活,因而产生了具有促进智能进化的特殊结构--手。手的抓握和精细动作,进一步刺激了大脑皮层的进化。有些生物虽然也在树上生活,但却不像灵长类这样靠快速攀缘和采摘进行生活。比如松鼠、鸟类等,虽然树栖,却没有手,也就缺乏对大脑皮层的进化刺激。所以灵长类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在被子植物的繁盛时期所形成的,手的更多运用促进了大脑的不断进化,脑容量由低到高、体型也由小到大。
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促进了灵长类对手的运用,同时促使灵长类的大脑不断进化,拥有了比其他动物更强的应对自然的能力。经过了六千多万年的长期进化后,原始灵长类动物从一开始的只有老鼠那样大小,到后来脑容量和体格不断增大,达到了象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猩猩那样大小时,已初步具备了远超于其他动物的智力水平。高等动物的产生,必须是伴随着植物从低等向高等演变过程中才会产生,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地球上生活了一亿多年的恐龙没有进化成智能动物的原因,因为那时候还没有高等植物被子植物的产生。
尽管如此,一直生活在非洲森林里的古猿为什么只能停留在灵长类动物的智力水平上,却不能进化到类人猿呢?那是因为动物的进化除了要有植物的进化配合之外,还得依靠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发生的变化。
约1200万年前,地壳运动使非洲东部的大地上出现了一条大裂谷。大裂谷的阻隔成为人和猿分道扬镳的关键,裂谷之西依然是茂密湿润的树丛,这里的森林古猿不需作出太大的改变来适应环境,就注定了它们迄今仍处在猿类的阶段,如大猩猩等。而大裂谷以东地区,由于地壳变动,降雨量渐次减少,林地消失不见出现了草原,大部分与现今猿类共同的祖先族群当时无法适应都先后相继灭绝,只有其中一小部分的猿类,开始学习适应新的环境,改变习惯下地活动,从而生存了下来。这些生存下来的猿类,其中有一些物种大约500万-800万年前,在雨林周围与稀树草原的连接地带,成功地进化成为了南方古猿,并开始双足行走,这才开始了向智力水平更高的人类的方向进化,终于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从本能到进化出智能,实现了从一般动物到智慧生物的飞跃。
在南方古猿后来的进化过程中,大自然的严酷变化又使许多中间种和分支种都相继灭绝,才留下了能人,从中又留下了直立人,后又从中留下了智人。直到留下了现代人类的祖先--晚期智人,他们是一类生活在5万年前至1万年前的古人类。
在听了夏禹对人类演化史的讲解后,陶章似乎终于找到了同路人,他说道:“听老夏这么说,人类之所以有今天,那是经过了几千万的年的演化,是不断淘汰、不断进化的种属分化过程中生存下来的。所谓劳动创造了人,没有同大自然的斗争,人类就不会走到今天。因此,认为外星人也能够创造出象人类一样的智慧生物,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周宇马上又开始提出了另类的看法:“我看老陶的看法太机械了,老夏讲解的是人类的进化史,但我们之前讨论的是外星人对动物的基因改造。老夏不是也说到,我们人类也在做基因改造或者叫作基因编辑这样的事吗,即是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对生物体基因组特定目标进行修饰,高效而精准的实现基因插入、缺失或替换,从而改变其遗传信息和表现型特征。世界著名物理学家霍金也认为通过基因编辑,可以使我们无需等待生物进化的缓慢步骤,就能改进我们人类自身的DNA,并预言在最近的一千年,我们人类很有可能将DNA完整重新设计,创造新的改良的人种。就算不进行基因编辑,我们人类也一直处于一个快速的进化当中。据国外研究表明,过去4万年来,人类的进化速度在加快,尤其是最近5000年来,进化速度更是比以前快了100倍。并且可以预见的是,人类未来可以演化出与现在完全不同的新物种。据此我在想,外星人完全可以使用基因改造的方法,来使创造出的动物变得越来越聪明,最终一定会创造出智慧生命。”
大家又被周宇的话彻底震住了。过了一会儿,夏禹又发表了自已的观点:“我不同意周宇的观点,那样的话,只是考虑了一个基因编辑的技术,而没有考虑到编辑后即对基因作改造后的个体的生存条件。虽然外星人可以在动物的基因型中选择可以作为编辑内容的遗传变异,但显然创造不出类似南方古猿向类人猿方向发展那样的自然条件,因为人类进化史中的外部条件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而不是人为可以去改变的。如果可以通过基因编辑就能使动物变得更聪明,那么大家想一想,我们人类难道就不可以通过基因编辑变得更聪明,甚至变得和超人一样都可以。那样的话,不就十分荒唐可笑吗?现代的人类构成了一个大的社会,没有迹象表明存在着任何能筛选出更优越基因型的自然选择,随着起改善作用的选择不再发挥作用,也就没有机会进化出一种更优越的人类物种。”
周宇还是不服气,他顶着夏禹的话说:“我还是认为一切皆有可能。说不定我们人类还真不是长期进化演变过来的呢。你们想想看,我们人类在演变的过程中,曾经碰到了象冰河期这样的寒冷时期,为了抵御风寒的侵袭,人类的身上应该象北极熊那样全身长满绒毛才对。你们也看到了,洞穴里的那个外星生物,也是全身不长绒毛的,在那样寒冷的环境里,它也能适应并生存下来。而其他动物为了在高海拔地方生活,首先就是保暖,一般都具有厚实的毛皮或羽毛,以防止体温过快散失。在不长绒毛这点上,我们和外星生物多么相似。如果我要说,人类可能是外星人在几万年之前的某个时期造就的一个智慧生命,大家可能又要说我是不是疯了。但大家想过没有,如果说人类确实是几百万年以来特别是最近的几十万年以来演变过来的,那么至少这几十万年当中,人类在各个阶段都应该留下许许多多可以证明演化过程的骨骼才对。但是遗憾的是,在我们中国,除了只发现了少数的晚期智人譬如BJ山顶洞人、四川资阳人、山西峙峪人、内蒙古河套人、广西柳江人等所谓现代人的祖先外,没有再发现大规模数量众多的骨骼。”
周宇定了定神,又开始滔滔不绝地说下去:“人类进化史最后一个晚期智人阶段的代表性人群叫作克罗马农人,是今天欧洲人的直系祖先,其生活年代是在2~3万年前。1868年,在法国多尔多涅区的莱塞济附近的克罗马农山洞的裂隙中,发现了5具人类骨骼化石,其中4具是成年(2具男性、2具女性),1具是小孩。据认定,他们的体质形态基本上和现代人相同,其特征是额高而穹,颅顶高而宽大,头骨非常大,脑圆而丰满,脑容量平均为1660毫升,在现代人平均脑容量之上,这有可能暗示克鲁马农的总体智力水平在现代欧洲人之上。而且他们身材高大,男性多在180厘米,女性约167厘米,要知道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前的西欧诸多种族,成年男性身高大多只在166厘米以下。尽管这个身高放在今天的人类社会并不算突出,但要知道现代欧洲人也不过是在过去两百年间才迅速长高的。此前,多数欧洲种族成年男性平均身高都不足170厘米。克罗马农人是欧洲冰河时期洞穴岩画的创造者,同时还创造了大量优美的雕刻和雕塑。学术界将它们统称为冰河艺术,由于克罗马农人主要以狩猎为生,所以又称之为狩猎者艺术。这一艺术不但水平极高,也是最古老的。今天存在于法国西南部和西班牙北部的法兰科—坎塔布利亚地区的狩猎者洞穴岩画和雕刻、雕塑,就是这一艺术的代表。克罗马农人所创造的这一写实主义造型艺术,在考古学上至今没有发现任何先兆,似乎是突然冒出来的。也无任何继承——随后的新石器时期岩画艺术,几乎全是抽象风格,许多技法如透视画法、动态感等,直到一万多年后的文艺复兴时代才又重新发明出来,因而又好像是突然结束的。而且,在人类的进化史上,如此灿烂的旧石器时代艺术高峰,似乎只此一家,别无分号,其他地区能够与之比肩的艺术高峰,则大抵皆是新石器时代或甚至是文明时代的产物。那么,克罗马农人何以能够在旧石器时代即创造出这等的辉煌呢?如果他们不是外星人所创造出来的智慧生命,怎么能在冰河时期非常寒冷、物质又十分奇缺的年代里,人又长得那样高、脑子又那样好使呢?”
夏禹马上就回答了周宇提出的这个问题:“克罗马农人是在更新世最后一个大冰期──武木冰期中进入欧洲的,那时欧洲的北部等大部分地区都被厚厚的冰层所覆盖,但克罗马农人所在的法兰科——坎塔布利亚地区,却处于大西洋暖流和西风带所形成的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型的亚热带气候的控制之下,冬季平均气温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高得多,这里就成为了冰河时期动植物生存的天堂。当时那里有成群的猛犸象、野牛、野鹿和野马在那里游荡,克罗马农人狩猎捕杀它们。这些丰富多样的动物蛋白,不仅大大地增强了他们的体质,而且极大地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模式。他们往往选择悬崖下的岩洞作为他们的居所,用树枝或兽皮围住洞口来抵御风雪,并用厚密的兽皮铺地做床,还用大量干兽粪或带油脂的骨头做燃料取暖,这种居室的舒适简直能赶得上当代城市中的公寓了。并以此为大本营,每到大西洋鲑鱼汛期,便移居大西洋边的捕鱼临时营地,渔汛过后再满载而归。如果始终住在寒冷而潮湿的岩洞之中,或者长期缺乏食物和维生素,那他们就根本不可能会去创造出那么辉煌的文化。长期的定居生活还很可能使他们已然从族群发展到氏族阶段,具有了图腾意识,出现了某些萌芽状态的文明社会形态。总而言之,克罗马农人曾经达到过的生活水平、健康水平和文化水平,不仅比生活在同时代其他地区的族群高得多,就是后来的大多数现代人,恐怕也望尘莫及。任何艺术的高峰,都是以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文化积累为前提的。因此,意味着文化积累的晚期智人和意味着物质基础的动物资源天堂,是形成欧洲狩猎者艺术的两大不可或缺的决定性因素,没有前者便不可能形成狩猎者;没有后者便不会有狩猎者的长时期的定居,自然也就不可能形成空前绝后的狩猎者艺术高峰。什么外星人创造了克罗马农人,这种说法是毫无根据、无稽之谈。”
周宇哑口无言,从此不再辩驳。大家听了夏禹的一番高论后,也都感觉获益非浅、增长了很多见识。
在回去的这一路上,登山队员们也看到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带来的巨大破坏。到处都存在垃圾、污染、过度开发等问题,让他们深感忧虑。人类真的需要反思自身行为对地球造成的影响,并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好人类自已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