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陛下,这第三个问题我们昨日已经说过,那就是上上下下的官场问题。武都已经基本肃清,但地方官场还有很多宗门子弟或者当地权贵。若是不尽快处理,恐怕会影响朝廷的各种决策,诸位大人也难以做事。”
这话得到很多人的赞同,尤其是项天成。
他立马诉苦:“臣虽然拥有了不少权限,但若是地方官员不配合,甚至暗中阻挠,臣就算有通天本领也无法做事。”
“上通下达,若是中下层堵塞,陛下的政策命令根本不能有效传达。”
这些问题楚麟当然知道,但是没法那么快解决,目前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古剑门,其他均是次要。
想了会儿,楚麟道:“司马优正式担任吏部尚书,这事交给你去处理,可以先斩后奏。许乾安排五十人辅助,必要时候可以动用地方军队。”
司马优领旨,面色如常。
这事本就是他一直在做,这些年也在观察研究,现在继续着手不成问题。
朱墨再说第四个问题:“这三年内有不少冤假错案,皆是楚萧和赵间所为。但他俩已经伏法,平反的事理应我们去做。”
楚麟点头:“那是自然,不能让奸臣逍遥,也不能让忠臣蒙冤。大理寺和刑部负责调查此事,刑部尚书让司马胜担任。”
司马胜伤好了,马上谢恩。
很多大臣面面相觑,想说但是不敢说。
司马优已经是吏部尚书,再让他儿子担任刑部尚书,似乎不太合适。
如此一来,会让贵妃的权利大增,容易出现外戚干权的隐患。
但念及陛下的脾气,没人敢说话。
就连朱墨也没说,因为他知道陛下对司马优与司马胜的看重。
“陛下,第五个问题是修炼司。修炼司本是大武修炼的根本,权势极大。但修炼司在这三年里沦为古剑门作恶的工具,已经名声尽毁,难以回到从前。”
这是大问题。
楚麟绝不可能把修炼司裁撤,但也不能说洗白就能洗白,总得有个由头。
这时候,年轻的司马胜给了个办法。
“陛下,何不改头换面?”
楚麟正好也想到这里,便说:“那就把修炼司撤销,更改为修仙阁。设立阁主和副阁主,楚尉担任阁主,朱墨和齐修担任副阁主,各位可有意见?”
楚尉正好在场,他有意见。
“我就算了,没那闲工夫,陛下还是安排他人更好。”
既如此,楚麟自己担任阁主。
“修仙阁的职责与修炼司一模一样,没有根本上的变化。不过其运行方式改回以前,且为了消除后续名声影响,此后逐渐以修仙阁的名义传播修炼功法,争取让每个大武百姓都有机会修炼。”
百姓未尝不能修炼。
没资源无妨,可以进行基础修炼,让自己的天赋发掘出来。
到时候不需要他们主动,修仙阁自己就会去招揽。
以往没这些条件,很多天赋高的人年龄大了才被发现,错过了最好的修炼时间。
“陛下此举甚善,不出百年,我大武必将遍地修士,不输仙门。”
“没错,与仙门不能比高端力量,但可以比人才多寡。只要时间足够,我们必会超过他们。”
“陛下,臣以为,宗门也是大武修士的一部分,可以适当扶持。”
楚麟全部允诺,只要对大武有好处,都可以做。
讨论一会儿,朱墨又提出其他问题:“陛下,您既然有意管束天下宗门,就得制定相应规则。而且,宗门不应该由修仙阁管理,免得其过于庞大。修仙阁应该只管修炼。”
楚麟昨天就对古涛水说过,这时候正好下达命令。
“成立万宗司,设立司正和副司正,司正由古涛水担任,副司正从其他宗门里面选取。”
古涛水不在金銮殿,楚麟给了他特权,不需要上朝。
“陛下,臣有问题。”大理寺卿袁绍哲突然说话。
楚麟希望臣子们多提问题,马上让他说清楚。
“陛下,若是修仙阁和万宗司的人触犯律法,应该谁来判罚。在之前,修炼司不允许外人插手,哪怕是他们有人犯事也是自己内部处理,这就导致官官相护,律法在里面形同虚设。”
这个问题不只是在楚萧当权的三年里存在,以前就很普遍。
修士很多时候不拘世俗,朝廷对其掌控很松,犯事了大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个问题很好,诸位爱卿,你们说说怎么办?别的人朕不知道怎么处置,但如果朕做错事,肯定会受惩罚。”
这话已经很明显。
朱墨道:“当初之所以对修士网开一面,是因为修士稀少,对国家还有更大的作用。但现在修士普通化,数量越来越多。对其约束必然也要常态化。因此臣建议,让修士也必须严格遵守律法,也就是说,大理寺拥有判罚修仙阁与万宗司的权利。此外,太武府也应该有抓人的权限。”
太武府相当于武都的府衙,在其他国家也叫作京兆府。
其长官叫太武令,正二品官职。
太武令梁泓马上出来诉苦:“以往修士犯事,只需要往修炼司躲起来就行,我太武府只能干看着,很影响民间各种案子的进展。”
其他诸如刑部和礼部也有类似的诉苦,让楚麟大致心里明白。
“朕知道了。那就按照你们所说,大理寺可以节制修仙阁与万宗司,太武府也可以进去抓人。但是必须合情合理。”
接下来商讨一些小事,楚麟大都将其抛给大臣们,让他们自己处理。
“陛下,此次罪人很多,有功之人也不少。对于罪人需要惩罚,功臣也需要奖赏。”朱墨提议。
“那是当然,朱相负责拟定相关内容,拟好后给朕看看就行。除了常规奖励外,朕额外给功法和灵物奖赏。”
但凡今天在场的文臣武将,多多少少都能得到奖励。
楚麟还宣读了一些圣旨,要么升官,要么赏爵,金銮殿里喜气洋洋。
值得一提,朱墨被封了宣文侯,司马优被封留文伯。
齐修早就是公爵了,封无可封,给些赏赐就行。
还有很多没到场的人,尤其是伏天秦武等人。
他们暂时都封为伯爵,若是之后统一乾洲,他们至少是武侯。
大量封赏结束后,一直不怎么说话的工部尚书陈烽提了个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