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娱乐,开局毕业作品火爆全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3章 此生何其有幸,得炎黄赐名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23%!” 会议室里所有人都呆了。 他们已经记不清,今晚,这是第几次这么呆若木鸡了! 但,这个数字,还是让他们浑身像过电一般,麻透了! 23%! 夏炎已经封神! 这个横空出世的年轻人。 人人都以为他空有其表,只会胡吹大气。 现实,给了那些人狠狠的一个大比斗! 这是怎样的妖孽啊! 柳临风听完,仿佛被人抽了脊梁一样,坐倒在椅子里。 他只觉得自己心跳快要破了胸膛,耳朵里嗡嗡直响。 还真让夏炎这小子做到了! 他怎么就做到了呢? 当时自己和老梁,只当是年轻人气盛,受不得轻视而说的大话。 谁能想到,夏炎是完全的自信之言? 23%! 他再一次打破了他自己创造的收视纪录。 他才多大? 22?还是23? 柳临风已经开始期待,未来的夏炎,还能创造出什么样的奇迹了! 湘南卫视大楼,龚长城一脸严肃的听着汇报,心里波涛汹涌。 23%啊! 这个夏炎,到底是何方神圣! 第一次出手,就这么碾压全国? 龚长城已经没有心情去关心《最强歌手》的收视了,心里只有夏炎。 他皱着眉思索了片刻,拿起电话拨了出去: “老徐,你马上收拾一下,去一趟京城! 对,马上!坐最近的飞机! 无论如何,也要见夏炎一面! 没错,就是那个夏炎。 你要想尽一切办法,不惜代价,让他入职湘南卫视! 可以许诺他一个电视制作部主任的位置,薪资由他开! 最不济,也要邀一两部综艺! 带上支票本! 对,你马上动身!” 挂了电话,龚长城揉了揉发胀的脑门。 出手晚了点,希望老徐能成功吧。 时间稍早一点,中原电视台的总部大楼。 会议室内,台长听完《国家宝藏》的收视汇报,一拍会桌,道: “老陈,我听说,这个夏炎是咱们中原省的人?” “没错,我记得他父亲好像是个教师,当时《洛神水赋》火的时候,我们专门关注过。” 赵台长一脸可惜道:“贻误了战机啊! 当时要是我们主动靠拢,说不定,今日就是我中原卫视的翻身之日!” 说罢不再犹豫: “老陈,由你来全权负责和夏炎对接的事情。 任何条件,只要不太过分,都由着他! 同是中原人,我们总该有点地利优势吧? 我希望尽快听到结果!” 陈副台长点了点头道:“明白!” 心里却是震惊无比。 我大中原怎么冒出这么个妖孽来! 条件随便开? 这是一般人能享受的待遇? 但是谁让人家就是有这个实力呢? 只是这么优秀的人,轮得到我们去挖吗? 只怕人家身边早已经围满了豺狼虎豹吧? 陈副台长有点头疼起来,心里暗自琢磨怎么和夏炎接上头。 而这一场景,在不少卫视上演。 远在京城的夏炎,还不知道,自己将要面对怎样的复杂局面。 看电视的观众,可不知道背后的波涛汹涌,只静静的看着《国家宝藏》进入到了国宝石鼓的今生故事。 那一年,霓虹国入侵的战火蔓延到了京城,那时的京城博物院刚刚成立六年,上百万的国宝面临着被洗劫的危机。 那时候的博物院,做了一个巨大的决定: 将一万三千箱的国宝南迁! 梁嘉辉影帝在舞台上,款款的述说着那段艰苦的迁宝过程。 石鼓被一位叫梁庭玮的志士,一路护送走遍了大半个华夏大地! 在那个年代,这么大的工程,个中艰辛,自不必说。 轰炸,流寇,车祸,火灾… 各种灾难不断,但,上百万件文物,无一丢失! 战争结束,梁庭玮的儿子,又将石鼓毫发无损的运回了京城! 最后,守护石鼓的重要任务,又交到了他孙子的肩上! 一家三代人的守护,才有了华夏文脉的传承,华夏文化才没有断绝! 当白发苍苍的孙子辈守护者,梁金生先生一露面,人们再次感动泪目。 平平淡淡,不加任何修饰的叙述,却那么的打动人心。 这就是文化的魅力啊! “大老爷们又落泪了,致敬那些国宝守护人!” “历时十六年的南迁啊!伟大!这就是我们华夏的精神!” “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愿在种花家!” 舞台上,梁嘉辉对着现场观众说道: “梁金生老师,这一辈子把一件事做到了极致。” 张国力好奇问道:“哪一件事呢?” “那就是清点博物院的文物! 紫禁城中186万余件文物,就是梁老师一件一件清点出来的!” 张国力惊讶的张大了嘴巴,现场观众更是掌声雷鸣,一脸不可置信。 这是什么工足量啊! 这得有对文物着怎么样的热爱,才能坚持下来? 一件件文物名称,卡片名称,文物号码都要一一对上,还要和历史时间联系起来。 整整七年啊! 梁老师才完成这一项工作! 舞台上的张国力和梁嘉辉满面惊容。 电视机前的观众,也是肃然起敬。 “择一业,终一生,说的就是梁老这种吧?除了敬佩先生,不知道说什么了。” “一人坐拥五千年啊,哈哈哈,老先生牛批!” “此生何其有幸,得炎黄赐名啊!” 最后京城博物院国宝守护队伍全部出场,一首队歌,让所有观众泪流满面。 “巍巍故宫竦峙苍穹 雕梁画栋巧及人工 文华武英太和乾清 体象天地寔丽且宏 巍巍故宫古物攸同 环姿玮态百代是崇 殷盘周彝唐画宋瓷 亿万斯品罗列靡遗” 梁先生大声问道:“谁其守之?” 守护队员齐声喝道:“惟吾队士!” “谁其护之?” “惟吾队士!” 这时,拍摄现场所有观众不自觉的全部站了起来。 他们眼含热泪,拼命的拍着手掌。 那是对这些守护者的赞颂! 正是他们,才能让我们大众,能在文物里了解历史,了解华夏! 他们,值得! 电视机前的人们,热血沸腾,豪气盈胸。 “憋泪憋到现在,没能忍住!我华夏,牛批!” “燃爆了!华视从不让人失望!夏导牛批!” “谁其守之?吾辈当守之!” “谁其护之?吾辈当护之!” 终于,时间长达一百分钟的《国家宝藏》第一期,结束了。 无论是各大卫视的会议室,还是华夏大地无数的家庭,都似乎陷入了沉静。 人们似乎都还没有从节目中走出来,还沉浸在华夏国宝的惊人魅力之中。 片刻,就如同高潮过后,那种打了一场硬仗一般的脱力感,顿时袭来。 所有人几乎都是面含微笑,满足的呼了一口气。 华视的这场文化盛宴,着实让他们饱了。 看饱了,听饱了,眼泪也流了不少。 所有人,在回过味来,都在心里飘过一个念头: 夏炎,牛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