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盛世嫡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1章意欲联手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等问渠再回到书房时,叶锦衣已经带着珍珠回到了自个儿的院子里头,书房里只有秦琛一个人。 见问渠来了,秦琛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不是说今日与你一天的假,怎么现在就过来了?” 问渠知道自己铜珍珠的事情,定是躲不过两位主子的,如今看秦琛打趣,问渠也只好笑嘻嘻的来到秦琛身边,“主子让奴才歇,奴才觉得已经歇息好了,这就过来伺候主子。” 秦琛笑了笑,并没有多说什么,反而是垂着眸子继续练字。 问渠见状,轻手轻脚的上前来到秦琛的身侧,为秦琛备好文房具。 秦琛练了一会儿,轻轻开口,“好好待人家姑娘。” 问渠自然是知道秦琛在说什么,他脸上有笑,也有几分坚定,“自然!” 秦琛看着问渠的模样也着实好笑,开口问了句,“方才还惶惶不知所措,如今倒是一副春风得意的模样,看来这事儿还真是对了。” 问渠想着自己方才的模样,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头,“多谢两位主子关心,奴才一定尽心伺候主子。” 秦琛笑着摆了摆手,“你们平日里已经都够上心的了,好生生的过自己的日子就是。” 问渠心下感恩,如果不是这两位主子的细心安排,他和珍珠可能到现在也还没有上前一步的趋势。 眼瞧着白玉和珍珠都有了着落,叶锦衣渐渐把目光放在了采薇身上。 同采薇提了几次,可把采薇给吓着了,一见着叶锦衣单独找她,就赶忙说,“请大小姐开恩,奴婢并没有这门心思。” 一回两回还好,次数多了也让叶锦衣有些哭笑不得,也渐渐的打消了这个念头,采薇终于也能得几日空闲。 日子一天天过去,宫里头的消息也是越传越多,越传越烈。 皇帝不选秀女入宫消息已经是让很多人惊讶,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便将主意打到了太子妃跟三皇子妃身上。 而接下来传过的消息,却让很多人有些匪夷所思。 从皇宫里头传出来的消息,皇帝如今并不想把为高权重的女儿家嫁给太子或者是三皇子,而是更倾向于手中无实权的那些老臣家的女儿。 虽然这些消息让外头的人惊讶,但是却一桩桩都落入了叶锦衣的计算中。 在叶锦衣同秦琛谈及此事时,叶锦衣总要在心中默默的祈祷一句,希望上天能够保佑林歆月,让她顺利嫁入八皇子府或者是十三皇子府。 即使嫁不到皇子,那么重新发还回家让林歆月,自个儿去择个如意郎君也好。 林歆月在宫里头住着的储秀宫,虽然消息较为闭塞,但皇上的心思如何?还是可以从周边人反应上探知一二的。 自从林歆月知道了,事情的发展正如之前叶锦衣,同她说过的那样,她时常脸上都带着一抹笑意。 旁边一道入宫的小姑娘,有时候也会问她,“林家姑娘,你在这儿笑什么?” 林歆月却总是笑着摇了摇头,并没有说任何的话。 她心里头清楚,她笑的是她那在宫外的手帕交叶锦衣,她笑的是一切都在叶锦衣的掌握之中。 虽然林歆月不知道叶锦衣,是从哪得来的这些消息,但如今看来,一桩桩都应了他当初所说的话。 林歆月不由得安心了起来,她知道,至少在宫外还是有人在为她着想的。 宫外头因为皇帝的意思闹得沸沸扬扬,宫里头自然也是不得安生。 其中,心思最多的自然就是皇后跟王贵妃。 皇后生养了太子,而王贵妃是支持着三皇子的。 如果皇帝已经下了决心,不让太子妃和三皇子妃被那些为高权重的权臣女儿给占去,那么无论对皇后还是对王贵妃来讲,都是不利的。 皇后跟王贵妃分别在皇帝枕边吹了不少枕边风,但是依旧没有能改变皇帝的心思。 渐渐地两个人再也坐不住了,终于有一天皇后唤来了金穗,“去寿仙宫把王贵妃请来。” 金穗有些惊讶的看向皇后,“娘娘,您怎么突然想起了寿仙宫的那位?” 皇后虽然有诸多不悦,但是她也知道,如今这副场景,如果她和王贵妃在分边而立,对她们两人谁都没有好处。 皇后定了定神,“本宫叫你去你就去,哪来的这么多疑义?” 金穗见皇后隐约是有动怒的迹象了,赶忙说道,“是,奴婢这就去。” 王贵妃则是听着玉芝的回禀,手中的动作一顿,“你说……皇后娘娘请本宫过去?” 玉芝在旁边细声细气地说了一句,“奴婢方才也以为自个听错了,但是皇后娘娘身边的金穗已经在门口候着,就等娘娘回话了。” 王贵妃顿了一顿,“她终于是忍耐不住了……” 玉芝大着胆子在旁边猜了一句,“娘娘,您是说……太子妃和三皇子妃的事儿?” 王贵妃因为这件事自然也是焦头烂额的,但是王贵妃并不是三皇子的生母,所以对三皇子的情也没有皇后对太子来的深。 如今虽然是心中急切,但也不至于坐立难安,而皇后同她自然是不相同的,这不?就找人来寻她了。 王贵妃把手上的东西搁置在一旁,“难得她寻人来找我一回,我也去见见她好了。” 说着,王贵妃就领着玉芝去了凤仪宫。 皇后见着王贵妃,王贵妃脸上带着意义不明的笑意,她冲着皇后缓缓一福身,“妾见过皇后娘娘。” 皇后如今的心境是十分复杂的,她既不想看见王贵妃,但此时也没有办法,只能同王贵妃暂时联手。 为了自个儿的后话,皇后对王贵妃的态度也算是温和了不少,“妹妹来了?免礼,起身落座吧。” 皇后这番话一出,自然是有小宫娥端来团凳放在王贵妃的身后。 王贵妃看了一眼放在自己身后的凳子,先是笑了笑,“妾谢过您。” 盈盈落座后直身一句,“娘娘今日唤妾来,自然不会是为了小事,不妨就直说吧,免得绕来绕去,多费口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