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平凡的山村,不平凡的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四章鱼获出乎意料得多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提着水桶,陈锋最先去了山洞口那边。 当他来到小水潭边上,都不用把地笼拿起来,就已经看到里面有鱼的身影了。 此时的地笼里,时不时有银光闪现。 这种情况,那就是被困在地笼里的白条在游动。 而且应为水质清晰,陈锋已经看见许多鱼影在地笼里游荡了,都是些不大的小鱼。 这个到没什么失望的,小水沟里都是些小鱼,有大鱼,大都是被抓了。 没有多犹豫,陈锋直接下水,伸出手一把拉起来了地笼。 当地笼快离开水面的时候,笼里被困住的鱼立马就开始沸腾了,水花都溅到了陈锋身上。 “哈哈哈,不错不错,居然能有这么多鱼。” 当陈锋把鱼提出水面后,整个地笼的鱼出乎预料的多。 陈锋下地笼前,心里预期有个半斤就差不多了。 而眼前地笼里的鱼呢,直接比预期翻了好几倍,起码三四斤。 其中鲫鱼最多,过了就是白条,一根刺陈锋也看见不少。 还有一些溪石斑,钢鳅,外加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小杂鱼。 陈锋还在里面看到了一条四五两的七星鱼,这玩意咋也有,哪个小屁孩放里面的? 没多想,陈锋把带来的水桶里又加了这泉水,接着把地笼拿到岸边,开始解地笼放鱼到桶里了。 今天最主要的还是想捕捉点一根刺。 把鱼都倒入水桶里后,陈锋伸手在水桶里捞了起来。 一是大致看看有多少一根刺,而呢,把一些小鱼放了。 特别是一根刺,本来就少,太小的如果吃了,那太浪费了。 三四斤各种鱼,陈锋在桶里挑选了几分钟,最后留下了接近一半个头大的。 挺不错的,一中指长的一根刺都有十二三条。 提着地笼和水桶,陈锋又前往了下一个地笼。 也不知是长条地笼不好用,还是这一段上下三百米的小水沟中没那么多鱼。 当陈锋拿着地笼在水里抖了抖,拿出来时,估计这长条地笼里的各种鱼只有一斤来点,去掉小鱼,可能也就半斤多点。 还是抓大放小,第二个地笼的鱼获收入通中。 收完第二个地笼,陈锋继续前往第三个。 这小水沟最后一个地笼,稍微让陈锋又高兴了一会。 这最后一个小地笼,收获比第二个多了接近一倍。 还是同样的抓大放小,陈锋含泪放点六条只有小拇指长的一根刺后,提着桶和地笼回家了。 至于大水渠里的地笼,他打算等会再去收。 毕竟现在他提的水桶里,有着三四斤各种冷水鱼。 万一在桶里打堆太久了死上一些,那来可惜了。 回到家里,陈锋直接把一桶鱼都给倒进了洗槽边上的水池里。 在农村,许多农户家的洗槽边上,都有一口水池。 这水池了不是拿来蓄水养鱼的,一般用来冬天洗红薯的。 陈锋在出来取地笼前,就在小水池里放了半水池山泉水。 鱼放进去后,陈锋还担心会有鱼挂掉,直接回屋,没一会端了子碗稀释灵液,慢慢的移动这倒进了水池里。 这稀释灵液一进入水里。 原本都不怎么游动的鱼儿们,立马就沸腾了起来,那个水花四溅啊,陈锋都担心它们会不会因此受伤而挂了。 没多看,陈锋找了一张做鸡鸭圈舍剩下的绳网,给盖在了水池上。 接着用砖头给压住,最后打开一点边上的水龙头,让水池里保持一致有新鲜山泉水滴进去。 直到这,陈锋才再次给桶里加上点稀释灵液,然后提桶前往大水渠那边收最后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地笼。 期待这最大一个地笼有最好的收获。 说实话,这时提着水桶到大水渠这边的陈锋,心里有一丝丝不好意思。 这么多年来,村里村民在穷,都没有谁会到大水渠这边来下网抓鱼。 最多拿鱼竿钓一些回家吃,或者有亲朋好友来玩时,过来钓鱼玩。 其余都是等和大水渠两三年一次清淤的时候,才会把里面的鱼抓起来全村分一点。 一些小的鱼苗也会放小水沟里,拦上拦网留种。 等从新蓄水,去掉拦网,小河沟的鱼苗自己就会流入大水渠从新生长。 就连靠着抓泥鳅黄鳝之类挣钱的蒋安国,也从来没有在大水渠这边抓过鱼虾。 陈锋这是第一个这么干的。 还好着小子知道廉耻,心里还会不好意思。 “就一次,以后不会这么干了。” 陈锋心里给了自己一个安慰。 不过这有点自欺欺人,而且也没有减轻心里那一丝丝不好意思。 “哎,等过几天,去找找支书商量一下,买点鱼苗养里面吧,这样也可以弥补一下今天的过错。” 说起来这大水渠只有三米宽,看起来很小。 可实际上,大水渠的实际面积可一点不小。 这大水渠可是从村子中间直行两百多米,接着在右转向到达村西头的悬崖边,这又是四百多接近五百。 加起来总长度超过七百米。 三七二十一,所以整条大水渠可是有着平均一米半水深,总面积两千一百多平方,也就是三亩多。 这面积,外加常年不断流淌的泉水,养个千把条草鱼,加大几百条花白鲢。 同时还可以放养几百上千条的鲫鱼鲤鱼,黄辣丁之类的。 也就奇了个怪,怎么没有村民把这大水渠承包下来养鱼呢? 可能是因为村里就没有养过鱼的把,大家都是土里刨山里找,这些风险不大,养鱼有风险,翻塘一次血本无归。 所以才没人养鱼把? 想到这,陈锋脑海里生出一个想法来。 既然这大水渠没人租来养鱼,那索性不如改天去村里问问,要是能承包,给承包下来养点鱼之类的。 反正现在也没事,养鱼也可以打发时间不是? 而且边上那么多荒田,到时候一起承包几亩,平时种牧草,冬天种黑麦草。 这样能保证一年四季都有绿草来提供养鱼,都不用买啥饲料。 而且这山泉加草养的鱼,卖出去的价格也高。 嗯,就这么办,不为挣钱,能打发一下时间也可以。 以后别人问到现在干啥工作啊,也不会像现在一样回答在家闲着。 养鱼也是一份工作不是。 摇晃一下脑袋,陈锋不在想刷事了,还是收地笼要紧。 走了几百米,陈锋来到上午下地笼的地方。 他并没有立马伸手去拉起地笼,而是前后左右看了看。 主要是看看有没有村民。 毕竟他这么干,要是被村民看见了,说不定得背后说他坏话啥的。 打量了一圈,陈锋没看见有村民,接着立马弯下腰,解下栓在杂草上的绳子,接着就开始拉起地笼来。 水比来下地笼时要浑浊一些,外加水生一米半,陈锋只能依稀看到地笼里有鱼。 当地笼第一格露出水面,陈锋就看见里面有着一条条各种鱼获。 在第一格,居然还有四条两大一两小四条黄鳝。 小两条还没大拇指大,而大的两条,每一条都比大拇指还粗一圈。 最大一条,陈锋觉得得有接近半斤。 露出笑容,陈锋一边拉,一边抖一抖,这样把地笼的鱼都抖到最后一格去,等会也好取。 不过边拉边抖,这越抖越不对静。 刚开始感觉一切轻松,可是这地笼拉起来得越多,不管是拉还是抖,都感觉越来越重。 当陈锋拉起四分之三的地笼是,眼见的情况让他大吃一斤。 只见还没出水的那一段地笼里,此时已经是白花花的一大坨。 这一大坨白花花的东西,不是其他别的东西,那是一条条鱼挤在一起形成的。 “我草,这么多?” 看到这三米地笼的收获,陈锋直接爆了粗口。 这拥挤的一坨鱼团,目测起码十来斤,说不定得有二三十斤也不一定,就他提过来装鱼的水桶,都不一定能装完这么多鱼。 “这也太多了吧?” 陈锋也只是想着,这地笼能收获个四五斤各类鱼获,那就心满意足了。 结果没想到,这比想的多了好几倍。 惊讶了一下,陈锋准备先把地笼拉起来再说。 稍微一用力,两秒钟不到地笼就被快速拉了起来。 陈锋没像收前三个小地笼那样,把鱼获都放桶里挑选。 提着拉起来的地笼,向边上的荒田里走了两步,到田里后,陈锋放下地笼。 接着把地笼尾部挽起来的出口给打开,立马干枯的荒田里,就出现一堆白花花的大小鱼。 鱼真不少,陈锋都没时间去仔细看看有哪些鱼种。 把水桶在大水渠里舀了一些水后,陈锋开始快速的挑拣堆,放在荒地里到处跳动的鱼获。 大的入通,小的随手就往边上的大水渠里扔去放生掉!!!也不怕这样扔给摔死了。 不过没办法,不这样快点,鱼都得干死。 陈锋现在犹如一位,在计件发工资的工厂上班的工人。 而今天,正好遇到全场工价最高最好做的工件,那是拼了命的干。 速度快得,都快看到挥动的手,出现残影了。 紧紧不到八分钟,陈锋把该收的收了,该放的放了,一大堆鱼获被打处理完了。 此时,他带来的水桶已经装了大半桶了。 扔掉的小鱼只留下的更多,要是全带回去,得两只水桶才装得下。 也不多停留,陈锋一手地笼一手桶,急急忙忙的就赶回家。 直到这大半桶鱼都放入水池里,陈锋这才稍微放心一些。 不过看到水池里密集的各类鱼获,陈锋知道,他还得忙一会。 这么多鱼喂养在这一立方的小水池里,肯定是养不过夜的。 水里的氧气含量肯定不够这些鱼儿生存,所以还得挑选最少一半多出来养洗槽里。 休息了片刻,陈锋又开始忙碌起来。 “他喵的,刚才怎么就那么着急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