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都重生了,又当消防兵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六十章 没有人比我更懂它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体育场外,两辆绿色卡车和两辆白色皮卡停在路边。 一群迷彩短打,惊慌失措地到处看着。 “我靠,我包呢?” “对啊,包哪去了?” 此时,胡培洲背着手过来,道: “包就不带了!你们的迷彩包也背不了,每个人需要带的东西,我们已经给你们整理出来了,按序号放到了每辆车上! 放心,你们那些玩意儿,都在伱们自己的背包里,丢不了!中队有监控,除了我们,没人能进去,回来之后,你们自行去拿! 战斗服跟车,其它东西,自己放到我们给你们准备的大背包里!自己去皮卡车认领自己的东西,快!” 战士们如丧考妣。 这么苦的训练计划,都没人想退出,但此刻,一些人想退出了。 但,胡培洲仿佛看穿了大家的心思,笑道: “路上,定期可以让你们打电话。” 大家都松了口气。 尼玛,总算保留了最后一点人性。 排队,领背包。 卫生巾也给大家准备好了,一人一包。 都是老兵,知道这玩意不是往裤裆里垫的,都拆开了,脱了鞋,垫到了鞋里。 但,还是有牛b的,问了一声:“胡中队,卫生巾管够不?” “管!” 得到肯定的答案,这货拿着卫生巾就上了卡车棚里,除了垫鞋子,窸窣窸窣又把两张卫生巾放进裤子里。 车下面的都惊了:“我擦,你贴屁眼儿上了?” “放屁!贴大腿!免得磨腿!我腿出汗多,还吸汗!” 这下,一些大腿比较粗的,立马开始不要脸的效仿。 方淮倒是没这个担忧,他的腿型刚合适,走路几乎不会磨腿。 “动作快点!准备好了过来集合!”教官们开始催促了。 除了山猫,大多教官也不嘴臭,只是催促,毕竟这可不是一群新兵,都是各个支队的顶尖人才,身上战功赫赫,军功章能挂满一身的,不在少数。 哪个拿出去,都是门面。 消防的口号是“养兵千日,用兵千日”,每天都在战斗,全国消防每天出警几千次,每年上百万次,这个数字还在随着c地震消防形象逐渐深入人心之后每日剧增。 生死考验从不少,能立下大功的,也多。 而老兵们,当然也有自己的自觉,从发完背包之后,不到三分钟,所有人整理完毕,在车前一片空地上自觉集结成队列。 教官们脸上都很是舒畅。 这种队伍,好带。 从昨天开始,条件逐渐苛刻,但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人撂挑子。 队列与之前,多了三个人。 山猫,李逵,林冲。 林冲的手里,拿着一面大旗。 西南消防综合救援队。 胡培洲站在队列面前,两次整队,所有人,精神昂扬。 “今天,我们西南片区综合救援集训队的训练,正式开始! 有的人一直在问,我们到底训练什么?为什么要进行拉练?为什么不直截了当的搞训练? 好,我告诉你们,是为了适应消防部队新的要求,新的征程! 从今天开始,你们除了每天的拉练任务,保证你们的训练量以外,还要进行实时,实地学习新的技能! 有的技能,很贵!需要大量的经费!所以请你们勿开小差,对得起总局的苦心,也对得起你们自己! 你们队列里面的,是你们的体能教官! 林冲! 李逵! 山猫! 我身后的,是你们的技能教官! 狐狸! 海豚! 渡鸦! 松鼠!” 胡培洲念到一个人的名字时,就有人答到。 “所有人的代号,不是为了保密,而是让你们容易记住!今天开始,你们的脑子,给我全部用到学习上来,身体,全部用到训练上来! 这是一场体力,意志,脑力的综合训练! 抛弃掉那些影响你们脑子和身体的外物,你们是前三期里身体素质最好的一届,至于脑子,我不知道!希望你们也能取得最好的学习成绩,证明你们自己!” 大家听到这话,终于茅塞顿开。 妈的,就说嘛!都说这培训经费多,40多天的拉练,难不成钱都花到了沿路的吃喝拉撒上?人家一个团几千号人拉出去,也没见贵到哪吧? 这就对了,这就对了。 方淮听到这话,脑子里已经在疯狂盘算。 看到那面旗上的字,他有了许多想法。 如此说来,这个培训班的思想,无疑是跟他的想法是有很高契合度的,只是这是针对一些具备强硬身体素质的尖兵式培训,而他想做的,是立起一个具备广大普适性的标杆,操作性更强一些。 不过也正常,时代有局限,人家还在试探新路,经费花了,肯定得花在尖兵身上,并且得保证一段时间之内不能退伍。 但,塔克拉玛干,到底有多干? 这次的培训,会有多少干货?对他接下来的二中队改造,有意义吗? 这个班,与其说是培训班,不如说是试验班吧? 上层关注度也许会很高,比自己那个二中队的内部改造,要高很多。 能否通过这次试验,推进一些事情? 胡培洲,也许是消防向专业多能救援队伍改造的忠实践行者。 只是,他这个试验,无疑是要失败的,从培训回去的那些人身上,他并没有看到太多新思想的诞生,没有觉得专业综合救援是所有人必须学会的东西,大多数,还是在部队体制的局限里谋求更好的生存。 消防嘛,消和防的都是火,其它的,咱们不必专业,但我可以学,学会了,以后支队有啥重大任务,必得找我咨询,以后支队离不开我,老子转完三期转四期,转完四期转五期… 这就是他们的想法。 他们来的目的,也只是为了增长见识而已,体能肯定是有增长,但思想上,并未获得过多启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