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都重生了,又当消防兵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4章 谈话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第394章谈话 考核是怎么结束的,方淮不记得了。 反正胡培洲没让他继续参加考核。 他愣着神站在领导后面,只觉得耳朵嗡嗡嗡,看着那两道背影,心里一直在想一件事。 自己好像被国家买了命了。 兴奋是肯定有的。 配被国家买命,那还需要资格。 他入伍以来,一直就在“配不配”的问题上努力。 副班长,班长,党员… 如今,终于走到了这一步——提干。 士兵,那叫熬。 部队发展的路,到了军官干部这一步,才算是真正上坎。 部队是个小社会,现在,自己正式成为社会人儿了。 他没打算在任何一个人的庇护下过日子,舅舅是自己做事的本钱,不是升迁的捷径。 以后的路,不能跳着走了,自己的每一步,都要经得起检验。 这是他内心焕然一新之后面对的第一个沉重。 他忽然觉得,把全国大比武这一步走完,是一件挺重要的事情,不止是多出一两个月的警,更是他面对提干殊荣的理直气壮。 “方淮同志,期待你的表现!十月份,我会为你们消防战士授功,希望听到你比武夺冠的好消息!” “是!” 刘领导走了,于副局倒是多待了一会儿。 于副局先是把胡培洲叫到了车上,很快,胡培洲就叫人把方淮叫到了车上。 没有了刘领导的于副局,换了一副模样。 起码多了三两严肃。 当然,是对胡培洲的。 但方淮打开副驾驶,小心翼翼地坐进去,就被这股严肃辐射到了。 头发三七分的于副局近在咫尺,抱着手,眼神看着天花板作思考状。 于副局见到方淮,简单明了地开口道: “小方,伱们这个方案,领导一级,是谁在具体负责?” 方淮侧了些身子,尽量面对着领导,道: “报告,是我们副支队长,张中庭。” 于副局点了点头:“总队一级,支持力度怎么样?” 方淮斟酌了一番,还是道:“很大,我们总队长就是名义上的总负责人。” 于副局立马道:“那就是人员问题已经解决了,对吧?” 方淮抿了抿嘴。 “人员是会保障的,但是,领导您也知道,这个保障,是没有选择余地的,只能是各支队给谁,我们就要谁。 我们无法保证人员和特有岗位的适配,出成绩的难度也比较大。 如果是培训班这种水平,只需半年就能带出一支拥有国际水平的灾害救援队,根本不用考虑身体素质的问题,但普通特勤中队,或许需要两年以上,就像现在我们中队,还处在比较基础的训练阶段。” 面对于副局,方淮少有地没有偷奸耍滑,说什么全省人员紧张,人员无法调度。 有一说一,态度十分正经。 面对这种级别的领导,所有的糊弄和玩笑,都可能成为被厌恶的理由。 至于水平,他现在也有了更广的认知。 出来才能发现,二中队目前是什么档次? 优秀,但绝不是顶尖。 不是说现在就有多少中队比二中队强,而是如果各总队都按照这个思想组建一支“二中队”,以一些大总队的实力,恐怕随便整合一下,揉捏半年,全国就要出现十几二十支比二中队强,甚至强得多的中队。 消防的支队(团)一级人数虽然少于正规团,基本只有几百人,但总队一级,人员力量绝不少于整编师,大的省甚至有二三十个支队,精英能少了? 于副局听完这话,抱着的手抬起一只,摆了摆,道: “人员调动指标五个,不会多也不会少,但不是随意调动的,选拔最好是要冲着特长去,不能把眼睛全盯着全国赛场上的那批夺冠精英,而且要提前沟通好,不能违背自主意愿。” 方淮沉吟了一下,道:“是。” 于副局点点头,继续说道:“资金方面,支持主要在基建改造方面,根据材料物价,贵州比湖南略高一些,大约都是两千万左右,贵州大概会多一两百万,比你做出来的那套方案,预算上要多一些,至于装备上,你们总队自己补贴,要到多少,看你本事。” 听到这句“看你本事”,方淮内心忍不住腻歪了一下。 啥领导带啥兵啊。 胡培洲这口头禅,怕是跟于副局学的。 “…是。” “资金到总队头上,有多少能到你们中队?” 这个问题…好露骨啊。 方淮干脆直接地摇了摇头,悠悠叹了口气,道: “不知道,搞不好,总队全给宰了。” 这下,于副局的表情差点没绷住,脸抖了一下。 胡培洲也笑了:“你对你们总队,认识很深刻嘛。” 方淮却道:“不过,只会借用,要是掏了我们的,迟早得加倍还回来,中队建设是肯定有保障的,总队的配套资金,只会比局里多。” 这下,于副局瞪了瞪眼睛。 他对方淮了解并不深,不知他哪来的本事说这话,他的打算,本就是顺便找方淮来了解了解情况,实际很多事情,还是要去跟贵州总队对接。 本意,就是不要把这个他准备打造的重点项目,最后搞成一场要钱的闹剧。 开头炮,要一炮打响,成为他即将正式上任的三把火之一。 “小方有本事的。” 胡培洲还未来得及跟于副局交代方淮的家庭关系,见状,只得提了一句。 方淮则隐约猜到了领导的顾虑,想了半天,道:“首长,您如果能批准我在军校期间能够回中队,我可以保证中队改造期间的工作,一定能取得实效。” 消防提干类士兵去的昆指,08年以前,是依托于廊坊武警学院(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